泰州“熊猫犬”走红出圈背后是众多中小动物园的无奈

三国部落说趣事 2024-05-16 05:30:46

“狗里狗气的简直是太可爱了!”“像一只熬夜的狗!”,怎么都想不到,“五一”假期期间泰州动物园两只可爱“熊猫犬”忽然就掌握了流量密码,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关注报道一下子就在网络上爆火,以一种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

据报道,泰州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园里没有熊猫,把狗染成熊猫的创意来源于网络,这样做是一是为了填补下空白,二是为了增加动物园的趣味性,提高客流量。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引进真的熊猫时,对方表示因为动物园规模比较小,目前还引进不了大熊猫。

面对泰州动物园别出心裁的“熊猫犬”,有网友表示,“人太多了,还排队,真的没想到。大熊猫看过好多次,‘熊猫犬’还第一次见,感觉挺有意思的。”但是也有网友认为,将松狮犬染毛变“熊猫犬”突破了动物园营销的基本底线,不仅涉嫌欺骗诱导消费,还混淆了动物物种定义的概念,有虐待动物的嫌疑,并戏称,古有“指鹿为马”,今有“画狗为熊”。

不可否认,从营销学上来讲,“熊猫犬”的走红,给泰州动物园带来了泼天的流量和富贵,但是动物园作为种群数量极少的野生动物的庇护所,还承担着承担着向公众普及动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科学知识的责任。因此,“熊猫犬”这一吸引游客眼球的噱头,也让泰州动物园陷入质疑的漩涡。其实,泰州动物园“画狗为熊”这一举动,也是近年来全国众多中小型动物园面临生存困境的无奈之举。

有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动物园数量由168家增长至195家左右,但是除了少数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爆款”外,绝大部分动物园都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身处中小城市,市场体量不大的动物园存在经费短缺、人员短缺等客观困难,又陷入“吸引不来游客—收入减少—条件无法改善—更吸引不来游客”的恶性循环。为了增加收入,不少动物园除了搞动物马戏来来提升吸引力外,还脑洞大开让游客拿着肉钓老虎、给猴子散烟拍短视频引流,在老虎园搭帐篷让游客进去睡觉……,如此种种不仅把游客的安全和动物的感受抛诸脑后,还背离了动物园的公益和科普功能。

不过,面对生存困境,有的动物园在“穷的揭不开锅”的时候,却始终坚守科普教育和自然保护的初心,打造有特色的精品项目,既提高了整体收入,又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如南京红山动物园面对持续亏损,通过推出动物爱心云认养、售卖创意周边产品、推出畅销科普书等方式,让爱护野外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又如江苏南通动物园,在园内的森迪部落树屋酒店推出的一项“零距离”互动项目,让游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小狮子、小老虎、小熊猫等萌兽亲密接触,让该动物园成为许多亲子游家庭的首选“目的地”。

世界在变化,动物园应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回应社会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南京红山动物园为代表的“先行者”们无疑给众多中小动物园做了表率、打了样。当然,让动物园良性发展是动物园运营方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也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关注与关心。毕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郭庆裕

编辑:江源灯影张

0 阅读:0

三国部落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