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建筑琉璃艺术的宝库

故居行人物谈 2025-01-04 15:34:46

我在祆神楼前

在介休当兵多年,不仅知道“三贤故里”:介子推、郭林宗、文彦博,他们的故乡——文家巷、郭家村、旌介也都去过,还曾写过诗:“绵山汾水两相间,秦柏宋槐火箭团。文巷郭村常过往,回眸旌介是兵缘。”后来故地重游,战友重逢,又写诗道:“三贤故里介休城,战友重逢难忘情。回首当年终不悔,人生历练是军营”,对介休还是有感情的。

当然也知道介休的古建筑琉璃饰件特别精美、漂亮。我们一营原在顺城关东门外农机校住,一进顺城关东门就是祆神楼,山门戏台上下叠构,楼顶十字歇山式,檐下四向凸出山花,瓦件脊饰全为琉璃制品,设计巧妙,结构奇特,雄健稳定,瑰丽壮观。刚当兵时,年轻好动,星期天没事,就曾爬上祆神楼去玩。早操更是穿过祆神楼顺着顺城街跑,跑步声产生共鸣,特别扰民。侦察兵训练也曾登上东城城墙,架上方向盘、炮队镜,这儿看那儿看,把祆神楼顶也看个够。

调到团里,住在东门外,大土堆子以东原水泥厂。一进城东门内是个大下坡,不远处路南有棵古槐树,一般称宋槐,离文家巷也不远。据说,文彦博“皮球浮上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可惜后来宋槐枯了。沿东大街再往西走,就到了城隍庙。城隍庙屋顶也都是色彩斑斓的琉璃制品,特别生动形象。南面还有一个影壁,就在路旁,方心、四角、壁顶脊均以精美的琉璃装饰,我们更是常来常往。

影壁

介休城西北角,还有后土庙,我们也去过。五进院落,有影壁、山门、过殿、三清楼、后殿。寺庙建筑全部饰以琉璃瓦件,造型优美,制作精巧,有琉璃莲花脊筒,有高耸的龙吻、生动的兽头。那时,师部还在介休,城西大多是师部的领域,城东才属于我们团,我们觉得新鲜、好奇,也跑去瞎逛,仿佛哪儿有招待所。

1972年,我们团侦察分队在连福训练,营长有事,我们开车去看营长。回来就撒了鸭子,因连福离洪山很近,我们就奔了洪山。洪山,在介休也是很有名的,突出的就是洪山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石桐水北流而注于汾”的记载。附近山青水绿,风光如画,源泉之上有源神庙,村民祭奠,众人游玩,逐有庙会,很是热闹。

我在洪山窑遗址像前

还有洪山窑址,唐代九大名窑之一的洪山窑址,就是介休古琉璃的主要产地之一。洪山有一种粘土,适宜烧制琉璃,加之,附近有煤窑,丰富的水资源,就促成了洪山窑,烧制各种瓷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公同义阖碗窑行公议规条碑记》载:“盖介休所管地方,俱有出产物类各异,推磁器出产,首属我村洪山也!昉于何时,自唐朝末宋代初而开设碗窑久矣。”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源神碑》载:“北宋至道三年(997年)重建源神庙之前,庙之北就有奉祀陶器之鼻祖太上老君的窑神庙------”北宋真宗时期洪山窑烧瓷就已很旺盛,且产量很大。所以,从那次我们到洪山就知道了介休的琉璃,有其历史渊源,有其历史发展,要不然介休到处古建筑物都有精美的琉璃饰件,这与其根源是分不开的。

我在三贤广场

但真正深入地了解琉璃文化,还是在2017年7月参观浏览介休博物馆以后。介休博物馆建筑在祆神楼外三贤广场东北侧。其实,这个地方就是顺城关东门附近原城墙内外的一些地方,离我们当年住得介休农机校不远,也是我们经常游玩跑操训练的地方。

现在,建成了宽阔美丽的三贤广场真是高兴,我们四处观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清明源地”牌楼里,有“四狮抬瓶”,即四个狮子共抬着一个宝瓶,取其谐音寓意为:“四时太平”、“世世太平”、“事事太平”,承载着介休人民的美好心愿,也是介休标志性的建筑。据说,这原型是五岳庙钟鼓楼的脊饰。

我在介休博物馆前

这样,我们走进了介休博物馆参观。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介休博物馆琳琅满目,富丽堂皇,真乃集聚了介休有史以来的精华。介休历史厚重,文化深远,人才荟萃,陶窑悠久,各种形式多样的展品丰富了博物馆。

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古建遗珍”。介休现存的古建筑就有坛、庙、祠、堂186处,寺、观、塔62幢等。城里的祆神楼、城隍庙、后土庙就不说了。义棠汾河大桥边的滚钟寺塔,仿佛就是“延安宝塔”,更是经常过往。张壁古堡,“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我们也曾探游过。

我在张壁古堡

琉璃,流光陆离也,被誉为我国五大名器之一(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玛瑙、砗磲)。古代称溜璃,药玻璃,是一种用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锰和钴的物质为着色剂,配以石英制成的一种低温釉陶器。

特别是介休的琉璃,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多出自洪山琉璃窑,被称为“琉璃之乡”。先是制胚胎,入窑素烧,后是施釉料,入窑彩烧,素有“高温烧胎,低温烧釉”之说,真正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情感与制作的融合,细腻含蓄,精致灵巧,神奇隽永,泽润光彩。

建筑屋顶的琉璃构件更是五彩缤纷,仪态万方,丰富多彩,瑰丽多变。有琉璃瓦、琉璃筒瓦、琉璃莲花脊筒;

有琉璃人物:披盔戴甲的武士、骑兽扬威的壮汉、骑凤指路的仙人等;

有琉璃神兽,苍龙、凤凰、狮子、老虎、神牛、大象等;

有琉璃鸱吻,喷浪降雨,防火避灾,辟邪镇妖,固脊防水;

有琉璃花卉,五颜六色,奇花异草,色泽艳丽,光彩照人。真是远观有势,近看有形,线条优雅,韵味无穷,凝集着介休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堪称中华一绝。

介休的古建筑琉璃构件,历经数百年风雨,保存数量之多,种类之繁,质量之精,艺术之美,实属难得。获得了我国建筑界、美术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堪称古建筑史、陶瓷烧造史和美术史上留下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我们一一看去,拍下了好多相片,也算是我们的收藏和留念。不由写诗赞曰:“甍宇琉丹传世间,介休瑰宝展绝颜。当年有幸从军驻,历史遗珍赞永年。”

九口 2025、1、3

0 阅读:1

故居行人物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