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时期:起自1662年康熙继位,至1975年乾隆退位,共计134年。
一、康雍乾时期的成绩康雍乾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均有很大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社会秩序相对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国家统一大大巩固和加强,因而形成康雍乾盛世。戴先生认为,其繁荣甚至远超汉唐。
经济上来看:(1)农业方面,养活3亿人口很不容易;(2)手工业方面,较为发达;(3)市场贸易方面,也较为活跃,可惜国外贸易很少。
政治上的成就也不少,最重要的是巩固了中国的统一,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现在中国的版图。
政治上来看:最重要的是巩固了中国的统一,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现在中国的版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be15d39af3941094bdd3c2b084990b.jpg)
三藩平定后,中原地区100多年没有战争,这对中国、对康雍乾时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稳定的内地社会,为发展提供了平台。康雍乾三朝的政策又能够适应当时形势的要求,适应人民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治、经济政策,重要的有:学习汉族的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农业方面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推广农业高产作物如白薯、花生等;重视水利,治理黄河、淮河、永定河、运河、浙江的海塘;赋税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地丁合一;经常减免赋税;以工代赈等。
民族政策,重要的有:大规模移民,从中原人口密集的地区向边疆空旷的地区移民;雍正在西南实行改土归流;对少数民族笼络、团结他们,在中央设立理藩院。
文化政策,重要的有:实行尊孔重儒的政策;收编《全唐诗》、《康熙字典》、《皇舆全览图》、《古今图书集成》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d80aa7d9d60a9a0d930f3593753b6d.jpg)
第一,人均土地仅约3.5亩,地少人多,人满为患;人均产粮量意味着农民穷困,没有力量购买更多的工业品,买不了那么多的工业品,就难于形成一个广大的市场,限制了工业的发展,所以农村的穷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第二,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体制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到了康雍乾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更加厉害了,变本加厉。
第三,重农轻商,不愿搞对外贸易。
第四,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康雍乾时期尤其严格;尤其乾隆的对外政策十分糟糕,而且自以为是天朝上国,自我封闭,自我满足,不肯睁开眼睛看看世界。
第五,康雍乾时代发生了很多文字狱,使得知识分子缄口不言,窒息了自由活泼的思想;更不用说是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了。
这些都是阴影,没有持久的前进的动力。康雍乾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前所未有,但中国的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小结:戴逸教授在文末感慨道:
历史是无情的,当你一旦在近代化的起步点上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因为你所丧失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也丧失了近代化的条件。
中国原来有这么深厚的底子,是这么强大的国家,后来衰退到如此地步,这值得我们深思,从康雍乾时期可以总结很多经验教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4302074d43e41ca796c6419b2977c6.jpg)
中国历史上的强盛,到了康乾盛世,可以说至极了。但是衰落也是从此而起,当我们还在沉迷于天朝上国的时候,欧洲已经经过了工业革命,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其实清朝本来有一个机会的,那就是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这是接触外国先进文化的非常好的机会,但是没有抓住,乾隆沉浸在自己的功绩中沾沾自喜,以至于根本没有将小小的英国看在眼里。这个机遇丧失了,也就失去了一个放眼看世界的很好的机会。
这个机会的失去,也导致了我们百年屈辱的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世界总在变化中,你停滞不前,你不愿意去自我改革,就会陷入机械,一切生机,也就随着时间而流逝殆尽了。
这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系列内容的读书总结之《论康雍乾盛世》,主讲人:戴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