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贺怡是贺子珍的亲妹妹,在贺家一帮孩子里,她排在不前不后的位置,上头有贺敏学哥哥和贺子珍姐姐罩着,下头还跟着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跟那时候好多老封建家庭一样,小时候的贺子珍和贺怡,在她们老爹眼里并不算太重要。老爹只舍得花钱给哥哥请私塾先生,对她们俩就没那么上心了。
贺子珍打小就是个有主意、性子刚强的孩子。老爸不让上学,她就拉着妹妹贺怡躲在门后头,悄悄地听老师讲课。有了姐姐的带头,贺怡也悄悄地学了不少文化知识。所以在贺怡心里,姐姐始终是那个最亲最近、最爱的人。每当贺子珍碰上啥难题,贺怡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解决。
【护理毛泽覃,促成一段佳话】
大革命的热度不断攀升,永新县的一大批年轻男女都积极投身到了革命的浪潮中。贺怡和贺子珍也紧跟步伐,成为了共青团的一员。
在贺怡心里,贺子珍就是她的标杆,她天天紧跟着姐姐,忙前忙后,从早忙到晚。贺怡可不是简单的“小尾巴”,她和贺子珍一起,合力办妥了不少重要事情。没多久,贺子珍就当上了永新县妇女部的头一任部长,贺怡呢,则做了副部长。两个人一起张罗粮食,给前线送去支援。
1927年那会儿,蒋介石突然反水,开始狠狠地打压革命志士。贺怡一家也没能幸免,她哥哥贺敏学被抓了起来,姐姐贺子珍呢,远在吉安。贺怡没办法,只能带着爹妈到处躲藏。好在有亲戚朋友的帮忙,贺怡带着父母一路奔逃,最后躲进了吉安清源山上的一座寺庙里,算是暂时安全了。
逃难时,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贺怡变得愈发坚强,即使没有姐姐的照顾,她也能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后来,贺怡依靠爸妈在寺庙里做杂役的掩护,在周边地区悄悄开展地下工作和游击战斗。
1929年那会儿,新四军在东固休整期间,贺怡在吉安悄悄躲着国民党那些反革命的人,结果意外碰到了多年没联系上的亲姐姐贺子珍。那时候,贺子珍已经成了家,贺怡还见到了自己的姐夫,就是毛泽东。可遗憾的是,没聚多久,部队又有新任务得出发,姐妹俩只好又一次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部队出发前,给贺怡派了个关键差事:照顾在战场上受伤的毛泽覃。贺怡对毛泽覃这个名字挺陌生,只知道姐姐提过,他是姐夫毛泽东的亲弟弟。既然是上级分配的,而且毛泽覃还是毛泽东的亲弟弟,贺怡当然二话不说,打算好好照顾他。
大家都没料到,这次碰头,居然让两个人传出了一段美好故事。
毛泽覃在大余的战斗中腿部不幸负伤,为了他的安全着想,组织安排他留下,并得找人专门照顾。考虑到贺怡是贺子珍的亲妹妹,组织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贺怡,让她来照料毛泽覃。
贺怡遵照组织上的吩咐,去了烈士家属王大娘家,负责照顾毛泽覃。她进屋一看,毛泽覃正半躺着床上,眼睛闭着养神。一有动静,他立马就醒了,眼神变得锐利。但看清来的是个小姑娘后,毛泽覃尴尬地咧嘴笑了。
毛书记,我是组织安排来关照您的,贺怡直接说明来意。“姑娘,你贵姓啊?”毛泽覃望着眼前的这位女子,心里头觉得怪亲切的,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
“贺怡。”贺怡话音一落,毛泽覃心里顿时明白了,难怪呢!他细细打量,发现贺怡还真和他的嫂子有点像。
往后的日子里,贺怡全心全意照顾着毛泽覃。毛泽覃的右腿在战场上不幸被炮弹炸伤,一大块肉都不见了,伤口看着触目惊心,血肉模糊的。尽管贺怡心里挺害怕的,但她还是硬着头皮,天天跟着大夫一起给毛泽覃清洗伤口、换药,一点都没嫌弃过脏和累。
以前医疗设施不咋样,得靠自己去山里挖些草药。有次,贺怡刚出门不久,天上就哗哗下起了大雨。雨虽然慢慢小了,可贺怡一直没回来。毛泽覃心里急得团团转,眼睛直盯着窗外,直到瞅见贺怡的身影,他才松了一口气。
贺怡被大雨浇了个透心凉,浑身打颤,但她没空管自己,乐颠颠地从篮子里掏出一把草药,冲着毛泽覃咧嘴傻乐,就跟小孩子似的。毛泽覃心里头那个暖啊,特别受触动。
那段时间,贺怡更深入地了解了毛泽覃,她被毛泽覃投身革命所经历的重重困难深深打动,心中充满了敬意。而毛泽覃呢,也对贺怡独自一人带着父母躲避反动派追捕的勇敢举动感到十分钦佩。就这样,两人慢慢变得亲密无间,有啥说啥,成了知心朋友。
贺怡细心照顾着毛泽覃,他的腿伤恢复得挺快,没多久就重返队伍了。等毛泽覃离开后,贺怡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特别不是滋味。
1931年的时候,毛泽覃和贺怡被调到了同一个地方干活。这可是他俩分开两年后头一回再见面,老朋友一碰头,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别提了。
两人在工作中频繁打交道,渐渐地对上了眼,后来在这一年的某个时候,他们决定结婚成为夫妻。婚后,贺怡给毛泽覃生了个孩子。但因为工作太忙,贺怡就把孩子交给了自己老妈帮忙照看。可没想到,因为那时候战乱不断,孩子竟然走丢了。
1933年的时候,共产党临时中央因为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只好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到了瑞金没多久,贺怡又生了个娃,可惜这孩子不小心被开水烫到,结果没了。贺怡这人特别刚强,接连没了两个孩子,对她的打击特别大。她跟老公也总是见不着面,唯一能让她坚持下去的,就是对革命胜利的那份盼头。
【坚持游击斗争,不幸丢失小毛毛】
因为指挥上的失误,中央苏区的地盘越来越小,这让毛泽东心急如焚,连吃饭睡觉都不香了。有天,毛泽东开完会后,拖着累垮的身子回到家,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嘴角一丝笑容都没有。贺子珍见状,赶忙上前问道:“咋回事啊,有啥不好的消息吗?”
毛泽东神情严肃地讲:“咱们的队伍快撑不住了,上面决定要离开苏区。”贺子珍一听,脸一下子就拉长了。她心里一直明白前线的仗打得很艰难,但没想到已经糟糕到这个地步。中央这一撤,就意味着得丢掉这个不知牺牲了多少战士性命才换来的地方。
家园没了,红军就像没了根的浮萍,又得过上那种漂泊不定、四处奔波打游击的日子。一想到这,贺子珍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眼泪止不住地就往下掉。可谁承想,毛泽东接下来的话,简直就像当头一棒,他说:“中央有令,这次红军转移,女同志都不能跟着部队,孩子更别想带上。”
贺子珍心里头更不是滋味了,毛主席心疼地看着她说:“其实我也舍不得你和咱小毛毛,我再出去琢磨琢磨别的法子。”说完,他又迈步出了家门,急匆匆地回到了于都。可遗憾的是,期盼中的转机没来,过了几天,就见警卫员回来拿毛主席的日常用品,还告诉她:毛主席已经跟着先头部队先走了,虽然上面同意了她跟着部队一起走,但孩子却没法带上。
除了贺子珍,还有另外三十位女同志跟着中央一起走,她们都被编进了休养连。在启程之前,贺子珍跑到瑞金下肖村找妹妹贺怡,想跟她商量一下怎么安顿小毛毛。可到了妹妹家后,贺子珍才知道,中央有安排,让贺怡和毛泽覃留在苏区,继续打游击。
贺怡自告奋勇担起了照看小毛毛的重担,让贺子珍别牵挂。随后,贺子珍踏上了长征的征途。望着妹妹怀里的小毛毛,贺怡心里头别提多难受了,但为了革命事业,她和孩子只能忍痛分别。在即将启程的那一刻,贺子珍拿起自己的灰军装,小心翼翼地剪开,借着微弱的灯光,亲手一针一线给儿子缝制了一件小棉袄。
谁都没料到,那次分别后,就再也没见过面了。
红军完成长征任务后,苏区很快就被敌人全面占领了。那时候,红军独立师的师长毛泽覃带着游击队,在闽赣边界不停地转移战斗。与此同时,贺怡正怀着孩子,党组织出于对她安全的考虑,加上她父母也需要人照料,就安排她带着父母前往赣州,继续在那里秘密进行地下工作。
小毛毛先是被毛泽覃送到了一户普通人家寄养,随后又被安排由警卫员带着,悄悄躲到了瑞金乡下的一处亲戚家。但没多久,毛泽覃带着的部分红军被国民党军队给围住了,经历了一场恶战后,毛泽覃和那位警卫员都英勇牺牲了,小毛毛也因此失去了踪迹,没人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
小毛毛不见了,这事儿成了贺怡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可那时候她自己也是焦头烂额,没办法顾上太多,只能硬着头皮,心怀愧疚继续过日子。
毛泽覃离世后,贺怡坚强地生下了一个男孩,这男孩日后成为了有名的导弹专家,他就是贺麓成。战争的惨烈没有让贺怡屈服,她反而把悲痛转化成动力。在地下党同志的支援下,她悄悄建起了一个秘密联络点,暗暗增强党的力量,还陆续成立了五个小组。
为了让苏区百姓心里燃起革命成功的火苗,地下党的人用“中国工农红军赣粤游击司令部”的名头,到处张贴告示。这些告示讲明了红军长征路上的不易和他们坚决北上打鬼子的心,同时还把国民党那些坏蛋干的坏事都给抖搂了出来。
这次暗中推广活动效果出奇地好,把国民党反动派惹毛了,他们加强对赣州的管理,这让地下党组织处境更加艰难。陈毅、项英等领导指示后,贺怡明确了赣州地下组织接下来的任务方向:首要的是确保安全、隐藏好自己,保持队伍的力量,发展得小心谨慎,还得全力支持并协助红军的游击战斗。
赣州地区的游击队,因为被敌人封锁,跟中央联系不上了,所以很难摸清中央红军的动向和接到上面的指示。他们信息闭塞,没啥渠道了解外界,只能靠着看看报纸,自己琢磨分析下形势。
在游击部队里,除了信息被封锁是个大难题,食盐和药品也是稀缺得要命。不少战士因为缺药,没能及时看病,结果伤口感染丢了命;还有的战士,因为长期吃不上盐,身体垮了也没挺过来。为了这事儿,贺怡可真是操碎了心,想方设法地找解决办法。
有一天,贺怡接到了游击部队发来的求援信,说他们急需一批药物,想让这边想想办法。地下党的同志们费了好大劲,终于把那批药物给弄到手了。可接下来的问题是,咋把这药物悄悄送上山呢?
当地下组织陷入困境时,贺怡从村民随口的一句话里得到了启发。这儿有个习惯,就是每天一早,都有村民会去城里收集尿水和粪便。贺怡心想,为啥不在粪桶里做个暗格,让村民帮忙带出去呢。有了这主意,贺怡赶紧告诉其他同志,一番安排后,药品竟然就这么轻松地过了关卡。
在赣州这块地方,贺怡就这么一直坚持斗争了好些年。
1940年的时候,贺怡倒霉地落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手里。为了守住党的秘密,不让敌人从她嘴里套出啥不好的东西,贺怡想都没想就试着吞金子自杀。那金子在她肚子里可把她折腾坏了,疼得要命,眼看就不行了。结果,没人给她治,她却硬是挺过来了,真是不可思议。
获救之后,贺怡被紧急送往了延安。她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大夫检查后表示,得赶紧动手术,把那枚金戒指给摘掉。但这手术风险实在太大,没人敢在手术同意书上动笔。这事儿传到毛泽东耳朵里,他立马赶到医院探望贺怡,并且毫不犹豫地在那份手术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贺怡知道后,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说不出来的感动。
【贺怡寻找小毛毛,不幸去世】
从瑞金分别后,贺怡就再没见过亲姐姐。等她自己到了延安,才晓得姐姐已经下定决心去了苏联。这让她心里头对姐姐的想念更重了,记得那时候,姐姐为了长征,硬是把小毛毛留在了家里,那个场景,贺怡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194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搬到了北京,毛主席一家就临时住在香山的双清别墅里。那年春天,江青带着李讷去了苏联治病,就剩下毛岸英陪着毛主席。可能是觉得身边少了些亲人的陪伴,毛主席心里头突然有了个想法,想把他的大闺女接过来一起住。
过了几天,毛泽东把贺怡叫了过去,聊起了贺子珍的事情,他直接对贺怡说:“你把娇娇接过来吧!”贺怡听了毛泽东的话,立马动身去了沈阳,跟姐姐贺子珍说了这事儿。贺子珍一听,立马就点头同意了,娇娇听说能见到爸爸,也是高兴得不得了。唯独贺怡,心里头有些犯嘀咕,隐隐有些担心。
没过几天,娇娇被送走之后,贺子珍明显感到了孤单,因为现在她身边已经没有孩子在陪伴了。
以前的一些事儿,让毛泽东和贺子珍没能走到一起,这事儿让贺怡心里挺不是滋味。她带着一股子不服气的劲儿,把娇娇带到了香山。见到毛泽东后,贺怡就顺嘴说了说姐姐的事儿,想让毛泽东和贺子珍再续前缘。可没想到,毛泽东一听这话就火了:“你咋这么不懂事呢!我这个党的头儿,哪能干出这种不负责任的事儿啊!”
贺怡默不作声,眼眶红红的,心里头舍不得姐姐孤零零的。她猛地记起了那个走丢的小毛毛,说要把他找回来。毛泽东听后,叹了口气说:“都过去十几年啦,人家农民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咱这时候再去找,岂不是对不住人家嘛!”这个念头也就这么打消了。
娇娇到香山没几天,就慢慢习惯了和老爸一起的日子,整个人都变得爱笑爱说话了,有啥心里话都乐意找老爸聊聊。不过呢,毛泽东也留意到一个事儿,娇娇好像从来都没喊过江青妈妈。瞧着闺女那活泼劲儿,他琢磨着得找机会问问闺女这是咋回事。
有一天,父女俩出去溜达,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江青。娇娇突然冒出一句:“老爸,江青会不会揍我啊?”毛泽东一听,眼里全是惊讶和不解,他问:“孩子,你听谁说的江青要打你?”娇娇实话实说:“是姨妈跟我讲的,我看小说里写的那些后妈,老喜欢打孩子。”毛泽东听后,就没再吭声了。
娇娇回想起来,那是贺怡在生气时随口说的一句气愤话,根本没有想要挑拨任何人。不过,这事儿却让毛泽东上了心,他觉得贺怡这么说可能会伤了孩子那颗幼小的心。于是,毛泽东把贺怡请到了家里,直接在娇娇和毛岸青面前,对贺怡讲:“你得跟孩子说声对不起。”
贺怡心里头明白自己这回做错了,她真心实意地向孩子说了对不起。后来,贺怡拉过娇娇,问她想不想回去找妈妈。但那时候娇娇还太小,好不容易见到了爸爸,压根儿就没去想妈妈一个人得多孤单。所以,娇娇摇了摇头,说她不想回去。
之后,贺怡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找到小毛毛的念头。她觉得,要是能把小毛毛找回来,贺子珍就不会那么孤单了。
那时候,贺怡是中共吉安地委的组织部长,因为工作需要去广东出差。她就想着趁这个机会,把寄养在广东的儿子贺麓成接回来,还顺便带上了古柏烈士留下的孩子古一明,三个人一块儿上路。到了广东后,贺怡突然接到吉安地委的电话,说可能找到了她另一个孩子小毛毛的消息,让他们赶紧回去。
听到这个消息,贺怡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她哪还顾得上天快黑了,非得立马坐着吉普车,从广东一路奔回来不可。
车一到泰和,夜已经深了。这地方土匪特别多,听说还有人扬言要对贺怡下手。大家为了贺怡的安全着想,都劝她先在泰和歇一晚,等天亮了再走。但贺怡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小毛毛的消息,哪肯等啊,她压根儿没把危险放心上,硬是要连夜开车赶路。
可就在这时,出了岔子。车子正飞快地从泰和往吉安方向下坡冲,突然间,对面山坡上亮起了火光。贺怡眼尖,立马喊道:“不好,有强盗!”她赶紧叫司机停车避一避,但司机跟没听见似的,不光没踩刹车,反而一脚油门往大桥上冲。
在那个紧急关头,贺怡眼疾手快,一把将儿子贺麓成拽出车门外,自己跟车上的其他人却都掉进了河里。贺麓成被甩出车后,腿磕到了什么地方,疼得一下就晕了过去。等第二天他醒过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后来他才得知,那晚留在车里的人,一个都没能幸免。
贺怡是在旁边村里被村民们撞见的,大家合力把她从车里拽出来,但那时她已经没了气息。
贺怡是个地道的“烈性女子”,在那些漫长又艰难的日子里,她不仅磨炼出了如火般的脾气,还铸就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可遗憾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她年轻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从此,她再也无法像儿时那样,紧紧跟在姐姐屁股后面,做她的小跟屁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