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创造过早稻三万多斤的奇迹,也创造过一斤玉米蒸五斤馍的经验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4-05-15 20:36:55

看历史要一分为二,既要吸取历史教训,又要总结成功的一面。

三年特殊时期,虽然出现了短时间粮食短缺,但那是个奇迹和创造不断的时代,我们创造了早稻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奇迹,至今没有哪个国家能突破;虽然农民有吃不饱饭的现象,但为了度过难关大家群策群力,开动脑筋,创造了很多的粗粮细作方法和代食品的挖掘运动,其中粮食增量法的创造和推广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59年8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张官营公社党委给鲁山县委送去一张喜报,全文如下:

县委:

张官营公社于8月14日创造了一斤玉米蒸五斤馍的经验,全公社已经推广。创造的经过是:把玉米煮到五六成熟时捞出,晾半干后磨面,过细箩,出面率为 118.3%。再以六分之一的面加水煮成饭糊,和下余六分之五的面一起搅匀,装笼蒸熟即成。每斤玉米平均蒸馍五斤一两九钱,比旧做法产量增加两倍以上。这是不动镰刀的大增产,并具有许多好处。特报喜,请验收。

张官营公社这一发明"创造",对正为粮食问题发愁的鲁山县委来说,真是一条特大喜讯。

因为如果此事可行,那可是"不动镰刀的大增产"!

不过鲁山县委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为了慎重起见,派了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去张官营实地考察"一斤玉米蒸五斤馍"的情况。

农工部长到现场后,除了听汇报、和炊事员、管理人员进行座谈,还亲自动手用15斤玉米做了试验。

照新的蒸馍法,15斤玉米蒸出了65斤馍。

这次试验虽然没有达到一斤玉米五斤馍,但四斤三两多,也很不错了,尤其是做出的馍质量很高,如果技术再熟练一些,一斤玉米蒸五斤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农工部部长马上向县委报告:报喜成果属实,试验成功,应大力推广。

鲁山所在的许昌地委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重视,马上在电话会上向全地区推广了这个"先进经验"。

张官营公社顿时引来了众多来自县内外的"取经"者,河南省委、许昌地委和鲁山县委三级生活福利办公室,会同河南省粮食厅,成立联合考察组特地前来考察。

9月24日,《河南日报》报道了张官营公社的"先进做馍法",并立即在河南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

开封地委马上召开全地区电话会议,号召全区迅速组织试验。许昌地委更是积极,从 10月1日至3日,先后指定40个食堂进行重点试验。

河南省生活福利办公室也在鲁山召开现场会议。接着,洛阳地区和汝阳、唐河、滑县等县也迅速组织试验推广。

结果,"这一先进经验推广以后,各地社员的生活普遍有了显著改善,并且比过去节约了更多的粮食"。汝阳县使用新法做馍后,全县每个食堂每天能吃到两至三顿馍,推广这一技术仅一周时间,全县即节约粮食19.5万余斤。唐河县则有1003个食堂由于使用了这一做馍法,由原来的一天只能吃一顿馍提高到了一天吃两顿馍、一顿面条。

鲁山的创造出"先进做馍法"后,新乡地区的清丰县(今属濮阳市)如获至宝,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广。

该县派生活福利部部长带领一批炊事员前往鲁山参观学习,学成,回来后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清丰县委对这一做馍法总结出了五大优越性:

一是增加馍产量,节约粮食,能保证社员吃饱、吃好,据全县2304个食堂10天的统计,节约粮食150843斤;

二是味道鲜美,易于消化,耐饥,身体健康;

三是减少了面粉加工任务,节约了劳力、畜力,促进了生产发展;

四是打破了玉米只能做窝窝喝糊糊的老陈规,提高了利用率;

五是有力地打击了"右倾保守"思想,进一步树立了敢想、敢说、敢于大胆发明创造的思想。

清丰县这一"先进经验"刚开始推广时,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表示怀疑,也有炊事员因操作复杂不愿使用新法做馍。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清丰县委采取了"书记动手,突破重点"的办法,召开全县公社副书记、大队和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以及炊事员、管理员现场会议,全县在10月份用半个月的时间,召开现场会334次,终于克服了"右倾保守思想"。

同时,还广泛宣传一斤玉米五斤馍的"科学道理",经科学分析研究:玉米经过几次加热处理后,引起了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和胶化作用,不是单纯加水,而是由于"扩大了分子,增加了营养"。

有了科学依据,据说"消除了怀疑,鼓足了干劲,从此社员吃的饱,吃的好,吃的省,公共食堂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我之所以想起了这种粮食增量法,是因为看到一些网友说现在良田大面积撂荒,担心如果敌对国家卡我们的脖子不卖给我们粮食,我们会重新挨饿,我想如果我们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重新拾起来,吃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增量法其实就相当于粮食产量增加了几倍。

另外,玉米芯现在不少都用来养食用菌了,其实那个时候,玉米芯吃法也得了挖掘,发明了玉米芯蒸馍的办法:

先将玉米芯整理干净,用碾子碾碎,磨成细面,然后按照用玉米面做馍的操作规程,每斤玉米芯面可出二斤半到三斤的馍。

据说这种馍吃起来味美香甜,不怕麻烦的网友可以试着做一下尝尝,我想这种馍对降低三高肯定有好处,我想最主要的是这种宝贵的经验,粗粮细作的方法不能失传!

一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好的经验为什么没有流传继承下来?

我想可能是工序太复杂的缘故吧!

下面的经验介绍,值得收藏,可以试着做一做。

0 阅读:10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