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972期
大家好,有粉丝留言问能否告诉他尿酸高是如何损伤肾的,有什方法能恢复肾功能,阻断尿酸高对肾的损伤。
尿酸高,太多人只关心痛风关节炎能否动不动就发作,因为痛风发作后疼痛难忍,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这种难受太刻骨铭心了。
那尿酸高是如何慢慢损伤肾的呢?
尿酸高对肾的损伤,缓慢而隐匿,早期痛风性肾病甚至肾功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有无肾损伤只能从中医的腰肾、小便等症候去辨证,但如果去做肾活检,或双线 CT 则会发现肾络内有针状的尿酸盐结晶体。
痛风肾如果确诊大多已经进入肾衰期,治疗难度加大。
尿酸高有无肾损伤,可以根据尿微量蛋白测定来确诊。
痛风性肾病早期,有肾小管性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为代表。稍后可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时以微量白蛋白为代表。
在早期痛风性肾病中,尿酸盐结晶主要沉溺于肾髓质肾乳头和锥体中,引起肾小管-间质炎症,随着尿酸长期高,逐渐发展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
到了晚期,有肾小管受累,肾小球肌膜增厚,肾小管硬化,肾功进行性恶化。
西医认为尿酸高是导致痛风性肾病的基础,对肾功的损伤程度和尿酸高低成正比。
治疗呢,则多以多喝水、执行低嘌呤饮食、碱化尿液和抑制嘌呤形成尿酸。
但是显示的临床上发现,有的患者把血尿酸降到正常后,其尿蛋白排除却没减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可以从中医认为的通风性肾病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来理解,本虚是脾肾虚,标实是尿酸高痰湿瘀阻。
如何治?

治疗尿酸高导致痛风性肾病的常规方法(也就是对照组 30 名患者的方法):低嘌呤饮食,控制肉类海鲜等摄入,不喝酒不抽烟,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按照 0.8~1g/kg·d,鼓励大量喝水,保持尿量在 2000~3000ml 只见,口服别嘌醇降尿酸,加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血压高的加服洛汀新调理血压。
参与研究的患者有 38 名,他们在上面的传统疗法基础上,加服下面的可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活血泄浊汤治疗,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黄芪、太子参、萆薢、山茱萸、当归、积雪草、丹参、益母草、苍术、蚕砂、牛膝、大黄。
加减方法:
湿热显著的,加萹蓄、六一散。
下肢(或全身水肿)的,加茯苓皮、猪苓。
腰痛明显的,加杜仲、续断。
夜尿多的,加益智仁、桑螵蛸。
有恶心呕吐的,加代赭石、苏梗。
痛风关节疼痛的,加威灵仙、忍冬藤。
血尿明显的,加白茅根、大蓟、小蓟。
尿白细胞高,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尿蛋白明显的,加石韦、疳积草。
伴有尿路结石的,加威灵仙,鸡内金。
上面患者都治疗三个月,结果显示:
单用西药方法的 30 名花着,显效仅 6 名,有效 13 名,无效 11 名。
加用活血泄浊汤的38 名患者,显效 17 名,有效 18 名,无效仅 3 名。
而且在肾功指标上,24 小时尿蛋白、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等加服中药的降低更多更满意,血脂四项改善更好,血流变学指标证实血液流动更通畅。

中医认为痛风性肾病,多发生在肥胖的痰湿体质患者中,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解,日久导致脾肾两虚,水液代谢异常,湿浊内生,导致尿酸高,久病入络,浊瘀互结而成。
一方面是饮食长期过食辛辣肥甘,或情志不疏,损伤脾胃,生化乏源,日久形成脾肾两虚。
另一方面,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再因为久病(长期尿酸高)而进一步损伤正气,导致脾肾两虚更严重。
从而痛风性肾病,主要为脾肾两虚为本浊瘀内聚为标,治疗则应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泄浊。
上面的方剂中,黄芪、太子参、山茱萸、牛膝可健脾益肾,来治疗疾病之本。以丹参、当归活血补血。以苍术、萆薢、蚕砂祛湿化痰浊、以积雪草、益母草、牛膝、制大黄来活血祛瘀、利水泄浊。
全方诸药共奏健脾补肾、活血化瘀、去痰湿泄浊功效,可以降尿酸,改善脾肾,临床验证效果好于单用西药的方法。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05年第5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冯天宝等文章《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38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