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陈友谅是乱世中的豪杰,然而很多人不清楚这两位在元末争夺天下的敌手,他们的人生轨迹既相似又差别很大。朱元璋来自安徽的贫困农家,陈友谅是湖北的渔民之子,他们都在动荡的时代崭露头角,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但到最后,为啥朱元璋能成为皇帝,而陈友谅却在鄱阳湖畔失败了呢?
【一、命运的起点:两个苦命人的不同选择】
大家都觉得朱元璋和陈友谅是命中注定的对头,可谁也没想到,这两个日后相互对抗的人,出身竟是这般相像。
元末至正八年,朱元璋在安徽凤阳的一个穷困农户家中诞生。当时的朱家,穷得连一口铁锅都没有,天天就只能拿野菜煮着吃来维持生计。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以及母亲陈氏,只得每天早出晚归,整日过着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生活。
挺有意思的是,陈友谅比朱元璋早出生八年,他的家境也不咋样。陈友谅的爹陈普是湖北仙桃的一个渔民,成天在长江上打鱼撒网,他家也就仅仅能够勉强维持温饱。
然而,这两个同样来自贫寒家庭的少年,却踏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朱元璋在十六岁的时候,那真是灾祸不断。一场瘟疫把他全家人的命都给夺走了,就剩他自己还活着。没办法,他只能去皇觉寺当和尚。在那寺里,他每天都得干那些特别苦特别累的活儿,像砍柴啦、挑水啦、扫地啦、劈柴啦,啥都得他来做。
然而就在这时,有个老和尚给了朱元璋一本《武王伐纣》的书。这书说的是周武王带领军队攻打纣王的事儿,朱元璋虽说不认得字,就让寺庙里的和尚给他讲。这一讲,可不得了,竟然使朱元璋对这个故事特别着迷。
这会儿的陈友谅,走的是一条全然不一样的道儿。他打小就在私塾里念书,虽说资质算不上好,可也算是识得几个字。得空的时候,他还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些拳脚功夫。
某天,陈友谅在集市上得知了徐寿辉起义这事儿。那时候,徐寿辉已然占据了湖广一带,动静闹得挺大。陈友谅知晓后,马上把手里的书一放,积极去投靠了义军的头儿倪文俊。
这一年,朱元璋待在皇觉寺中念着经、诵着佛呢。结果有人打算到官府告发他跟反贼有牵扯,没办法,他只得从寺庙出来,去投靠郭子兴的义军了。
就这么着,两个身世相仿的年轻人,一个是无奈之下踏上了起义的道路,一个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革命的大潮之中。哪能料到,这居然变成了他们往后命运出现转折的重要时刻。
接下来的事儿,着实让人颇多感慨。朱元璋投身郭子兴的义军后,最开始就是个小兵,每天的任务是给将士们做饭。就这么个貌似最不打眼的活儿,却帮他收获了将士们的认可。为啥呢?因为朱元璋老是先给兄弟们把饭盛好,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那陈友谅呢,他加入倪文俊的军队后,很快便崭露头角。没到半年时间,就成了个小队长。然而,他对下属极为严苛,动不动就又打又骂,慢慢地也就让军队失去了对他的拥护之心。
【二、师徒之恩:一忠一奸的鲜明对比】
大家都认为朱元璋能够创立大明王朝,是因为他有非凡的胆识,但很多人都不清楚,他最为人赞扬的地方,是他对老师的恩情懂得感恩并予以回报。
在至正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刚到濠州,就投靠到郭子兴那儿了。当时的郭子兴在红巾军里可是个有实力的人物,手下的兵力很强,将士也不少。朱元璋在他的队伍里,一开始是个负责煮饭的小兵,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起来给将士们做饭。
有一回,郭子兴到营地巡查,瞧见朱元璋在灶台那儿忙活着。凑过去一瞧,原来朱元璋正认真地挑拣米粮呢,把糠秕和石子一颗一颗地往外拣。郭子兴问他为啥要这么费劲,朱元璋回应说:“将士们拼命打仗,吃口干净饭是理所当然的。”
这话把郭子兴感动得不行,打那以后,他对朱元璋特别信任。没过多长时间,郭子兴把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这么一来,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就更紧密了。
然而没多长时间,郭子兴的其他女婿对朱元璋心生嫉妒,跑到郭子兴跟前讲朱元璋的不是。这一下,朱元璋被关进了地牢,每天就只能靠着马氏悄悄给他送来的一张烙饼填饱肚子。
即便这样,朱元璋对郭子兴也毫无怨恨。后来事情真相清楚了,郭子兴满心愧疚,朱元璋却表示:“老师对我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我怎会因为一个短暂的误会就忘掉这份恩情呢?”
再来瞧瞧陈友谅这边。他去投靠倪文俊的时候,倪文俊对他着实不错。倪文俊不光接纳了这个没啥名气的人,还亲手传授给他用兵的办法,并且让他在军队里当了个小队长。
谁能想到好心没好报呢。在至正十七年的时候,陈友谅在军队里已经稳住了阵脚,手下也有了一帮敢死之士。有一天晚上,陈友谅猛然带兵把倪文俊的大帐给围了起来。倪文俊正在睡梦中呢,被士兵拽出来的时候还在叫嚷:“友谅,我把你当儿子一样,你为啥要这样做?”
陈友谅啥也没说,直接把倪文俊的脑袋砍了下来,紧接着就把他的部队给接管了。
这事儿没完呢。陈友谅接着去投靠了红巾军的头儿徐寿辉,徐寿辉把他当成亲信。然而,三年后的一个深更半夜,徐寿辉的营地又被人给围了。这一回,徐寿辉连问个“为啥”的工夫都没有,就被陈友谅派来的杀手给砍死在榻上了。
就这么着,陈友谅在没几年的工夫里,接连把两位拿他当亲儿子一样的恩师给杀了。他每干掉一个师父,自己的势力就变强一些。然而在军队当中,再也没人敢对他付出真心了。
有趣的是,后来朱元璋知晓了这事,跟身边的人讲了这样的一番话:“不讲信用、背弃道义的人,就算把天下都占了又能怎么样呢?”而这话,正好体现出了这两个人最为本质的不同。
【三、用人之道:治军理政的不同方式】
大家都觉得朱元璋能够当上皇帝,是靠他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很多人不清楚,这支军队之所以强大,正是源于他的用人方法。
在至正十八年的某一天,朱元璋的大帐前来了个衣着破旧的书生,这人说自己叫刘伯温。守营的兵士瞧他模样邋遢,打算将他撵走。偏巧朱元璋这时路过,只一眼就觉得此人不一般,当即就把他邀进了帐里。
那个穿着破破烂烂的书生,乃是日后声名远扬的刘伯温。朱元璋不仅没瞧不上他那寒酸模样,还亲手给他泡了一杯热茶。他俩聊了足足一个时辰,朱元璋当下就决定要重用他。
不仅这样,朱元璋特意给刘伯温搭建了一顶“第一谋士”的营帐,安排他专门承担军事谋划的工作。每次开战之前,朱元璋都会先去和刘伯温探讨一番。
在陈友谅那儿,情形则差别很大。陈友谅手下也有有本事的人,像谋士华云龙,就曾为陈友谅提过许多不错的点子。
曾有一回,华云龙跟陈友谅讲,暂且别称帝,得先积攒些实力。然而,陈友谅不仅没听进去,还发火怒斥:“你这是在怀疑我的本事吗?”打那以后,华云龙就不敢再给陈友谅出主意了。
不光这样,陈友谅对投降过来的将领特别严苛。有一回,元朝的一名将军领着五千兵马前来投靠他。可陈友谅不光没重视利用这些兵马,还把那将军给关押了起来,理由是担心这人会再次反叛。
如此一来,在陈友谅的军队里慢慢出现了这样一种风气:但凡有些本事的人,都不敢过于显露自己,就怕遭到猜疑;但凡有什么提议,也不敢讲得太过直白,就怕惹恼了主帅。
再看朱元璋这边,他不光重视文人谋士,对普通士兵也颇为关爱。每回打完仗,他都会亲自去探望受伤的将士,给他们送去食物和饮水。
有一回,一名士兵于战场上把朱元璋给救了。朱元璋不光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还将他调到自己身旁做亲兵。这事儿一传开,军队里将士们的斗志愈发昂扬了。
正是这般差异极大的用人之法,促成了两支性质全然相异的军队。
在朱元璋的军队中,将士们齐心协力,整个军队上下团结。而陈友谅的军队里,众人都心怀异志,彼此之间相互猜疑。
后来刘伯温曾言道:“一个将领,唯有知晓用人之法,方可成就大业。”此语点明了朱元璋与陈友谅在管理军队和处理政务方面的最大差异。
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差异不光在用人方面有所体现,在对待百姓的态度上更是如此。朱元璋但凡到一个地方,定会严格下令军队不许骚扰百姓。然而陈友谅的军队,却老是抢夺百姓的财物,致使他们所到的地方,民众一听到风声就赶紧逃走。
【四、决战之时:鄱阳湖上的生死较量】
大家都认为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军的最终决战,然而很多人都不清楚,在这场震撼人心的大战开始之前,有个不太被人知晓的康茂才事件。
在至正二十五年的春季,朱元璋的麾下有个大将叫康茂才,他原本是元朝的将领,之后投靠了朱元璋。挺有意思的是,这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以前在军队里的时候,他们还互相以兄弟相称呢。
朱元璋晓得这事儿后,赶忙把康茂才叫来,让他给陈友谅写封信。信里讲康茂才打算带着部下投靠陈友谅,还把朱元璋军队的实际情况告知陈友谅。陈友谅接到信后,高兴得不行,马上就派兵过来接应了。
谁能想到这居然是个特意谋划的陷阱。在龙湾那个地方,朱元璋的兵马早就埋伏好了。陈友谅的队伍刚到那儿,就被朱元璋的军队突然攻击。这一场仗,陈友谅吃了大亏,费了好大劲儿才摆脱包围逃出去。
这次失败使陈友谅完全清楚,若要战胜朱元璋,就得展开一场具有决定性的大仗。随后,他传下命令,将所有战船集中起来,打算在鄱阳湖跟朱元璋一决胜负。
在至正二十七年的秋天,鄱阳湖畔那可是战鼓响个不停。陈友谅的水师据称拥有三千艘战船,而朱元璋这边呢,战船还不到八百艘。不过啊,朱元璋的战船全是小型的快船,那机动性相当灵活。反观陈友谅的战船,都是大型的楼船,看着倒是很威风,可就是行动特别迟缓。
让人特别意外的是,陈友谅竟然下令将全部战船用铁索给连起来,还说这样能构成一道铁壁,朱元璋的那些小船就别想突破这道防线了。
这个决定把在场的将领们惊得不行。华云龙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言:“把大船连一块儿,要是起火了咋整?”陈友谅却毫不在意,回应道:“凭朱元璋的那几艘小船,能弄出啥动静来?”
战斗刚打响时,陈友谅的战术貌似挺管用。他那些大船构成的防线坚如磐石,使得朱元璋的小船难以靠近。然而到了次日,风向猛地变了,朱元璋即刻下令让将士们拿火箭去攻打陈友谅的战船。
铁索把船连起来的糟糕后果这下子可冒出来了。有一艘船着了火,没一会儿就往旁边的船扩散开去。陈友谅的兵士们打算弄断铁索好逃命,然而这时候才察觉已经晚了。
眼瞅着局势没希望了,陈友谅亲自带着精锐部队试图冲破包围。这当口,朱元璋的大将郭英一箭射在他脑门上。就这么着,这位曾威风凛凛的豪杰,在鄱阳湖边倒下了。
战后,朱元璋的手下在湖里把陈友谅的尸首给捞了上来。朱元璋瞅着这位老对手的遗体,让人弄来质量上乘的棺材,把他给埋了。临了的时候,朱元璋对着棺材言道:“你跟我原本都是天下的豪杰,咋就非得走到这般田地呢?”
【五、历史的启示:成败兴衰的深层思考】
大家都觉得朱元璋跟陈友谅的争斗,只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对抗,然而他们没意识到这当中还包含着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
在朱元璋的军队于鄱阳湖上把陈友谅打败之后,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出现了。朱元璋的手下在清理战场的时候,找到了陈友谅的一本日记。这日记里记录了他这些年的种种行径:把倪文俊给杀了、偷偷害了徐寿辉、把进谏言的大臣给诛杀了。每一件事儿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朱元璋瞧完这本日记,马上把众将领召集起来,问道:“各位晓得陈友谅为啥会败吗?”将领们还没来得及回应,他便冲着日记一指,言道:“这便是缘由。”
要讲这个答案,那得从陈友谅称帝的那一天讲起。当时陈友谅在采石五通庙前搞登基大典,然而不巧的是,天气很差,狂风猛吹,大雨如注。大臣们只得跪在满是泥水的沙滩上,匆忙地把仪式给弄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匆忙举办的登基大典上,陈友谅的一个老部下站出来讲:“主公,您还记得倪文俊和徐寿辉最后的结局吗?”这老部下话还没说完呢,就被陈友谅直接给砍了脑袋。
再看朱元璋那儿,在他的军营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将士们围坐一块,有说有笑;文官和武将之间,也能够坦诚地交流。就算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要是有不错的主意,也能够径直向朱元璋提出。
有一回,一小兵拼死向朱元璋进言,说不要攻打一座城。朱元璋没去怪罪他,还仔细地询问缘由。这小兵就是那座城的人,对城里的布防很清楚。朱元璋听了他的建议,躲开了一场或许会出现的损失。
类似的例子不少呢。像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常常毫不避讳地指明朱元璋的过错。而每逢这种时候,朱元璋都会用心倾听,从不发火。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于南京城建造太庙时,特地命人将这些过往之事刻于石碑。碑文中言:“天下之兴衰,取决于人心。”
这块石碑留存至今。挺有趣的是,只要游客询问这块碑的由来,导游们就会讲述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事儿。他们会讲,这是个涉及仁义跟暴虐、忠诚与背叛的故事,也是个关乎人心所向的故事。
现今,历史学家在探讨这段历史的时候,常常表示: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争斗,不单单是军事力量的抗衡,更是管理军队、治理政务方法的比拼。在这一争斗中,朱元璋凭借仁义来赢得人心,然而陈友谅却由于残暴而丧失民心。
在南京博物院里,一直留存着一面曾在鄱阳湖大战中用过的战旗。这面旗帜已然褪色,不过上面的“仁义”二字仍旧能够清楚地看到。此面旗帜,默默地讲述着那段气势恢宏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