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哭,还是该笑?小蜜蜂老师辞职了

毒小寨文化 2024-11-22 09:26:39

该哭,还是该笑?小蜜蜂老师辞职了

最近读到《墨子·尚贤上》的一段话: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大概意思是说,圣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论出身,唯能是举,“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就是墨家所推崇的主张“尚贤”。

遇到贤人,要重用他,要交给他事情做,要让他做事,那就要给他爵位、俸禄和决断之权,原因很简单,地位不高,人民就不会敬重他;待遇不高,人民就不会信任他(大概就是古代版的高薪养能);决断无权,人民就不会畏惧他。人民不敬不信不畏,那他就做不成事。

末了,墨子还补充了一句话,并不是因为他是贤人,我才把这三样东西给他,而是因为我要他能做成事,才把这三样东西给他。很明显,在墨子看来,地位、待遇和决断之权是一个贤能之人做成事情的必要条件。

真的豁然开朗,突然也想到了最近的一个新闻。

某地的小邓老师是一个小学的班主任,班里总有个别娃娃爱讲小话,上课时窃窃私语,怎么解决呢?小邓老师突然想到一条好计策,她给爱讲话的几个学生戴上了小蜜蜂,这样一来,窃窃私语就变成了高声喧哗,一个个都涨红了脸,再也不敢课堂讲小话了,屏息凝神,教室一下子安静了,可以说效果立竿见影。小邓老师把这个视频传到网上,一时间流量巨大,网友纷纷怒赞,这方法好,当年我老师要是这样做了,我也不至于现在工地搬砖了。

甚至有同学把这个视频转给我,马老师,你可以学学,效果肯定好,我哈哈一笑,也这么觉得。

不料第二天再看新闻,小邓老师因为视频影响力太大,也遭受到了一些指责和非议,辞职了,离开了学校,一时间又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指责小邓老师,这是体罚学生了,还是侮辱学生伤害尊严了?真的可笑,人家是班主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她管一个班,你连她那一亩三分地的决断权都不给,请问班主任还能做什么?还能做成事吗?

学生不听话,到底要不要管?怎么管?这不行,那不行,束手束脚,难道只能靠说教吗?只能静待花开吗?最后干脆佛系不管了,那伤害的又是谁?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的难管,家长宠爱,社会保护,打不得、骂不得,甚至批评不得,一管你伤害人家自尊心了,影响人家情绪了,抑郁了怎么办?一管学生就举报、家长就举报,而一旦出了师生纠纷、家校纠纷,第一时间被停职被处分的往往是教师,学生是孩子啊,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着;家长众多啊,舆论影响大啊,法不责众啊。

于是,老师就开始慢慢变得佛系,不敢管,不想管,不愿管,又不是我家孩子,出了事,讨不到好,还要挨处分,何必呢?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愿意去管、动脑子去管的小邓老师,既没有体罚,也没有侮辱,而且效果还好,竟然被骂走了,就想问问那些所谓的“专家们”“家长们”你们倒也出出招,到一线亲自去管管,不要只在键盘后当键盘侠,唾沫横飞,虚话空蹈,有什么用呢?你也多多少少出一点建设性、实用性的建议啊。

古人都明白的道理,你要让他去做事,那就把那一亩三分地的决断权给他,让他大胆后顾无忧地去做事,不要动辄掣肘、指点、批评,你是乘客,那就不要抢方向盘;你是球迷,就没必要下场一展雄风;你是守门员,那就没必要冲锋陷阵。这个社会,大家各司其职,才能更好更安全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一个小邓老师辞职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有一大群老师因此佛系起来,就这舆论环境,还管啥呢?

最后真的忍不住把这几句话再说一遍: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地位和待遇老师们已不敢奢望,但那一点决断权、管理权还是给他们吧,毕竟课堂是他们在上,而不是围观者,也不是吃瓜群众。

0 阅读:2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