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地市级城市机关的公务员的晋升往往比县级机关公务员的晋升更有优势,从普遍性来看可能是如此,但从我了解的情况,其实市级机关与县级相比,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
我从大学毕业以后,最开始是在县级机关工作,担任过县级的机关的股长,担任过驻村工作队员,回到机关后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实职。三年之后我下派到原来驻村的乡镇,代理镇长兼任镇党委副书记,乡镇换届以后被选举为镇长,跨入乡科级正职干部的行列。
五年以后乡镇再次换届,组织上要我回到原来的县级局担任一把手。过了一年多,市级局面向全市遴选正科级干部,我顺利通过遴选调动到了市级局担任科长职务。市级局科长这个职务,虽然是面向全市的业务工作,但都是比较宏观的,工作压力与县级局一把手相比,压力要小得多。
我当时之所以要参加遴选,主要是家属和孩子都在市里居住,工作这么多年总算一家三口总算可以团圆了,而且工作相对比在县里轻松。市级机关的平台相对比较大,接触面也比县里广,我对自己今后的晋升有很大的期待。
但岁月不饶人,眼看我已经50多岁了,要想在市级机关晋升副处级干部,其实晋升的压力与县里差不多。市级局副处级以上的位置就是那么几个,科长也有好几个。虽然从资历上看我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我是从县里遴选上来的,与那些一直在市级机关工作的同事相比,我的弱势也是明显的。
职务晋升没有了希望,我把希望寄托在职级的晋升上,但在正科级岗位累计工作十四年了,每次晋升一级主任科员我都不在名单之内,后来组织上宣布我退居二线了,我还是一个二级主任科员,现在局里像我一样的担任过多年正科级实职还是二级主任科员的人还有好几个。
虽然局里领导多次表示,从正科级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同事,都有机会晋升一级主任科员,要大家做好本职工作,职级问题组织上会考虑的,目前的面临的困难是任职结构比例的问题。市里的晋升和县里不一样。
县里的晋升指标是由县委组织部门统筹使用指标,对于县里担任过正科级实职的干部,很容易解决一级主任科员,部分人还可以解决四级或是三级调研员。但在市级局不一样,每年的职级晋升指标,都是根据各个局的干部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市委组织部给局里有指标,局里才会按照程序晋升。
按照职务职级并行规定,职级职数一般按照各机关分别核定。职数较少或者难以按照各机关分别核定的职级,由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及其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职级晋升审批权限,分级统筹核定和使用。市级机关的领导班子与所属部门职级职数分开统筹核定和使用。
从晋升比例来看,市级机关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不超过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数量的60%,其中一级、二级主任科员不超过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总数的50%,这个规定和县级机关是一样的。只是县里的是按照县乡机关公务员的数量来统一确定,市级机关是按照本单位公务员的数量来确定的,选择的余地相对来说,还不如县级机关。
假如我这个市级局,有公务员的五十人,一级到四级主任科员为30人,其中一级二级主任科员为15人,这15人基本上都是在职的正科级干部,或是退居二线的正科级干部,只要没有人退休,或是调出,几年没有指标,没有人晋升这是常态。
综上所述,从我的经历证明,职务职级并行规定实施以后,由于市或是县级机关,对于一二级主任科员的比例只有一级到四级主任科员的总数的50%,而且这种晋升的比例是按照单位公务员的数量来核定的,不是每年都有晋升指标,所以我担任了十四年的正科实职,还是二级主任科员也就不奇怪了。不是我本人不努力,而现实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