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海外卫星图曝光了干船坞内至少三艘舾装状态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这才几天功夫,出海打鱼的渔民偶遇到了水面航行状态的实艇。
单看颜值这一块,那确实是跟上了潮流,围壳部分较之以往的093型有较大的改动,更佳的流线造型。
实在不行,可以看看去年十月曝光的一张正侧面照,就更为清晰明朗,围壳尺寸确实加大了不少,而目前一些信息表明,围部分的加长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流体力学的考虑,很有可能是为HQ-10近程防空系统的上艇做铺垫,当然那种夸张的围壳后半部分打开的思路显然有些过头,更大的可能性还是装一个潜射的VLS垂发系统。
大家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自然就是艇体部分了,特别是安装巡航导弹的VLS垂发系统,根据目前海外卫星照显示,至少有三排12枚的数量。
不过整个VLS系统占据艇体长度的极小部分,结合相连舱室出现缺口的迹象来分析,不排除还有个类似的垂发系统,很大的概率是18和24这两组数据,反正现在知道了,保底数字是12枚。
而且现有的鱼雷发射管其实也可以发射潜射型的YJ-18,同样具备超远距离的反舰和攻陆能力,综合下来,其真实的携带量绝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当然潜射VLS垂发系统的数量单元越多越好,等同于携弹量的增加,毕竟出海一次不容易,海上补给也不如全球满是军事基地的美海军那般便利,由此层面考虑,其实携弹量依然是硬核指标。
另外通过另一张舾装完毕的照片能够看到艇体末端若隐若现的泵推系统,轮廓层面分析和美俄的区别不大,因此有轴推进的可能性较高。
以往的大黑鱼,多数都是成双成对,直白点就是一次性一般都是两艘左右,因此每一个批次呈现的状态都有所不同,属于那种小步快跑的战略,而这一次,就不提舾装状态的,水面航行的加上,至少达到了一个巴掌的数量,说明是批产版本,当然这不是终极版本,后续还会有改进类型,但是至少这种批产版本是相当罕见的,说明数量需求较大。
想来也是,水面的家伙都在大踏步的前进,水下的大家伙不可能没任何的动静,只是密级程度较高,难以一窥究竟,反正从批产数量这个细节就能看出这次的新黑鱼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准,当然是否追上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断然不能轻易的下结论,但是单就目前看到的一些信息而言,比预想的要好,既不能盲目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
别人都是艇身舵,咱们围壳舵为什么这么高
其实“围楼”设计成倒扣的“舰首”形状,效果会更好。
最经典的设计是一坑3-4弹我说的是串联设计也就是一根管子竖着塞3-4发防空导弹[滑稽笑]技术好点一根管子可以竖着塞4-6发,潜射HQ-10和舰艇用的区别是有一个冷弹射系统和一个二级火箭助推器[呲牙笑]
[滑稽笑]为了节省空间有没有考虑过冷垂发HQ-10设计[滑稽笑]也就是在围壳里放4-6个专用的潜艇发射管,可以在水面状态发射也可以在水下潜望镜深度发射,潜望镜设计对空的光电/雷达探测瞄准制导系统[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