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元宇宙政策汇总(2025年3月)

元力社 2025-04-11 18:24:41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持续向纵深推进,全球元宇宙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力度,以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赛迪顾问近期发布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元宇宙产业正加快落地赋能进程,在与其他技术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特别是AI大模型的接入,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报告预计,到2027年,中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1676.7亿元,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元宇宙的软硬件产品层和应用场景层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对产业效率提升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在硬件方面,各类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设备性能持续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软件层面,相关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也在不断优化。而在应用场景层中,元宇宙在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创造了新的业务模式和价值。

元宇宙所具有的沉浸式体验和虚实融合优势,对用户具有强大吸引力,发展潜力巨大。这种优势不仅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还能为应用场景的效率提升提供新思路。当下,大空间VR凭借突破性的沉浸体验和交互模式,成为元宇宙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今年以来,线下大空间VR沉浸体验展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各类IP内容大空间纷纷涌现,广泛涉及文博、文旅等领域。

鉴于元宇宙产业的蓬勃发展,元力社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多次对元宇宙的相关发展进行了汇总分析。在本期中,元力社将重点梳理2025年3月中国发布的与元宇宙产业及技术相关的政策,以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政策推进的最新动态,把握元宇宙产业的发展脉搏。

国务院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明确指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其中,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持续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高质量开展“三品”全国行,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省级

广东省

3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通过政策支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

该通知明确提出,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对研发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广东省计划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标杆案例,每个案例最高可获得800万元奖励,以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

福建省

3月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共六个部分。到2026年,数字化全面赋能取得重要进展,在政府运行、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培育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典型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7%左右。

其中,加强量子计算、元宇宙、6G网络等新兴领域前瞻性技术储备。前瞻布局元宇宙、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赛道,培育18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持续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培育,到2026年创新企业突破350家。

鼓励各级文旅机构挖掘区域特色文化内涵和山海旅游资源,培育50个左右数字文旅典型应用场景。升级数字文旅管理综合应用,优化提升“畅游八闽”平台,提供更便捷好用文旅线上服务。

湖南省

3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其中提出,实施“人工智能+消费”促进行动,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推广。举办AI自动驾驶竞速比赛。

积极布局文化和科技融合,以IP赋能,围绕线上演艺、数字文博、微短剧、社交电商等新文化业态,结合文旅、电竞赛事等线下实景或资源,构建多元化消费生态。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发展智慧超市、智慧驿站、智慧书店等新零售业态。

3月23日,湖南省促进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到,建设以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等省实验室和在湘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智能农机创新研发中心,推动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创新突破,为智能农机生产企业提供研发、中试、展示展销场所和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人机交互平台等公共服务,集中开展智能农机装备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创新研发。

广西省

3月7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动方案》指出,力争到2027年广西将推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其中,推动形成以南宁为主引擎、各设区市协同联动的区域创新应用发展新格局。支持南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加快提升人工智能软件和智能终端产品的供给能力。

浙江省

3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兴趣电商等新型消费业态,2025年新增直播相关企业1000家、培育“绿色直播间”300个。焕新历史经典、中华老字号产品,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湖北省

3月中旬,湖北省总工会公布《“数智木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根据该行动计划安排,未来三年,全省工会将重点推进数智技能培训行动、数智创新促进行动、数智生活服务行动、数智人才关爱行动等“四个行动”。

实施数智技能培训行动。以女职工需求为出发点,提升女职工数字获取与交流技能,增强女职工数字应用、实数融合发展能力。举办女职工数智技能提升培训班,三年培训女职工10万人次,重点企业女职工网络安全培训覆盖率力争100%。

安徽省

3月27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方案》。

该《行动方案》为安徽省人工智能发展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将加速向实体经济和社会服务渗透,成为推动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社会服务便捷普惠高效的关键手段;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河南省

3月24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工作要点》。

预计到2025年底,河南省算力规模将突破94EFlops,迈入全国第一梯队。实现备案数据交易规模达到50亿元。同时,推动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支持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在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做强基础大模型(L0),加快培育垂直大模型(L1),推动大模型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培育行业应用开发商和集成商,促进场景大模型(L2)落地应用。

计划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大力推进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中原算谷等智算中心建设,强化“嵩山”“中原”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功能,提升一站式人工智能算力服务能力。

山东省

3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

计划提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培育打造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应用“名景”,牵引带动元宇宙产业突破发展,遴选20个左右优秀创新产品、示范效应强的应用场景,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辽宁省

3月27日,辽宁省教育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聚焦于课程、教学、师资、资源、评价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其实施路径,旨在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发展。

《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即到2027年,辽宁将建成30个以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到2030年,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

3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等5部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根据《实施方案》可知,到2027年,引进落地智能算力中心项目30个以上,智能算力突破100万PFLOPS,建成全国绿色算力保障基地。在电力能源、现代农牧、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形成30个以上面向细分场景的行业大模型,打造100个以上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案例,建成全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基地,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其中,在人工智能+文化旅游方面,推进建设安全可信的北疆文化大模型,支持多语种内容安全可信生成。支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景点推荐与行程规划,支持利用大模型技术强化景区人机交互、内容生成与智能化管理,推动景区人流监测预警、安全监测预警等智能场景建设。推动发展智能化沉浸式特色文化演艺项目,增强文化旅游的互动性与吸引力。

市级

北京市

3月4日,《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

在智慧文旅方面,推进5G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融合,探索新型内容生产、传播和体验方式,鼓励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文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新场景。持续开展国家组织的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满足游客高并发高速上网需求。加速推进热点景区和商圈、文旅场所5G-A覆盖,打造一批5G+数字文博标杆项目。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探索在人形机器人中预置5G模组,加强人形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协同适配能力,推进具备5G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场景、消费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丰富系统性解决方案,拓展人机协同、柔性生产等制造新模式。

3月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中关村管委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了《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根据该计划,到2027年,北京将着力实现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重点领域的落地应用,形成10项以上关键技术突破。在AI大模型、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5个重点领域形成20个以上优秀标杆应用案例。

上海市

3月1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措施特别支持AI融合赋能。鼓励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行业企业专注于垂直领域,评选出性能先进的细分专用模型并给予补助。同时,发挥市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的作用,支持大模型企业设立产业生态基金。

此外,每年将设立一定规模的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以优惠价格支持初创型企业、创新企业平台、专业服务机构等使用智能算力、语料库等资源。针对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安全审计师等新工种,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并给予补贴。

3月25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印发《2025年促进本市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工作要点》。

根据《工作要点》可知,上海将丰富文旅服务消费供给,提升信息服务消费能级,打造融合性服务消费场景。

出台《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 2027)》。继续办好“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推出“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展”等一批文博大展项目。出台《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着力构建产业对接服务品牌,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及管理服务能力。

举办2025年上海信息消费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活动,支持数字技术在文旅、教育、健康、交通等领域深化应用,赋能元宇宙、网络游戏、在线音视频、AI等热点。开展第二批元宇宙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遴选、第三批重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作。

3月26日,《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发布。

《实施意见》指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云边端协同、产业链条完备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打造若干综合型智算云平台和一批垂直型智算云平台,形成一批智算云标杆应用;培育1-2家战略型企业和20家高成长企业,吸引国内外头部云商在沪扩大投资。

深圳市

3月3日,《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印发。

根据计划,到2026年,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并力争突破1万亿元大关。在此期间,深圳市将努力集聚不少于10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终端企业,同时推动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的产量超过1.5亿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市将重点关注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计划在这些领域推出50款以上的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此外,深圳市还将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养老、智慧政务等多个应用场景中,打造60个以上的典型人工智能终端应用案例。

3月12日,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印发《光明区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鼓励智算中心建设,对经区政府同意支持建设的智能算力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每个平台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对采购算力资源的企业,最高600万元向采购企业提供算力券补贴,连续资助3年。每年遴选不超过20个具有行业引领的人工智能示范场景项目给予供需双向支持,对示范场景需求方,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示范场景能力提供方,给予最高400万元资助。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聚焦通用大模型、核心算法、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软件信息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一企业最高500万元的配套资助。对人工智能企业上年度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每年最高奖励5000万元。

3月20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印发。

《规程》重点聚焦算力支撑、基础数据、人工智能软件、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服务等领域,扶持“模型券”、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示范标杆、国家“揭榜挂帅”配套支持、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等10个项目。

其中,对具有推广价值和引领作用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示范标杆项目予以资助,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经核定项目建设主体实际投入的30%予以资助,其中示范应用项目最高200万元、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项目最高1000万元。针对符合条件的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项目,给予单家企业最高150万元资助。资助资金拨付至创新中心,单个创新中心每年获资助金额合计不超过3000万元。

厦门市

3月25日,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厦门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包括4部分15条措施,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攻关,突破核心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

对联合体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000万元、1000万元奖励;鼓励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厦设立分支机构,根据投入和运营情况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

杭州市

3月3日,杭州市富阳区经信局正式发布了《杭州市富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

该《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6年底,富阳区将在未来产业领域培育出10家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和15家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促进这些未来产业的发展,富阳区计划新增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领域的未来产业培育基金,并预计新增本地智算算力300P以上,同时至少有3家以上的算力服务企业。

结合杭州市的未来产业方案,富阳区将优先发展六大未来产业:前沿新材料、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合成生物、氢能与储能、空天信息。同时,富阳区也将关注类脑智能、未来网络、量子技术、元宇宙等新兴的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形成“6+N”的未来产业布局,积极抢占科技发展的风口。

广州市

3月5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局印发南沙元宇宙产业先导示范区入驻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拟入驻单位主营业务应属于以下元宇宙产业领域范围:基于5G高速沉浸式互联网的虚实相融的研发和应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及周边外延产业;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ER扩展现实、沉浸式视觉、区块链、虚实互动、虚拟人、智能语音交互、3D数字资产等人机交互技术、沉浸式数字内容生产及元宇宙产业应用等;与元宇宙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产业运营服务、活动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等。

重庆市

3月初,重庆市铜梁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公开征求《铜梁区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公告。

《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力发展数字文旅经济,做大做优数字文旅产业,强化科技赋能旅游发展。

对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智能影视拍摄、动漫游戏研发制作运营、虚拟现实应用、数字阅读等数字文旅企业,新购置数字文旅设备超过1000万元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补助。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旅游消费体验新场景,对社会效益较好且投资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智能交互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补助。

3月1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可知,到2027年,在服务消费各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服务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商品和服务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40%。

《实施方案》指出,提升文旅服务扩容提质,构建信息服务消费生态圈,打造融合化服务消费场景。鼓励企业围绕“5G+”“VR+”“AI+”“北斗+”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区块链等融合示范应用场景。支持在智能化教育教学、自动驾驶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促进“数字人”在数字营销、在线培训、电商直播、影音娱乐等12多场景应用。

合肥市

3月中旬,我国首个数据标注产业专项规划《合肥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

规划明确,到2027年底,合肥将实现多语种标注和语音标注能力国际领先,构建教育、医疗、工业、科技创新等11个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集,标注数据规模达3000TB,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千亿级体量。

珠海市

3月19日,《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到,拟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降低企业使用智能算力的成本。企业通过“云上智城”算力互联服务平台购买算力,按实际支出费用不超过50%的比例予以“算力券”资助,并实现免申即享;拟设立总额最高3亿元的“模型券”,降低企业使用大模型的成本,每家企业每年累计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另外,支持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面向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高精度传感器、柔性关节、球形电机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揭榜挂帅”任务,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资助。鼓励建设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RISC-V开源生态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

苏州市

3月17日,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苏州市加快发展AI芯片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提到,围绕AI芯片重点方向,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给予最高200万元运营经费支持。建设AI芯片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新建平台按总投资的20%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聚焦AI芯片领域,大力引进培养处于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来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海内外人才,给予3000万元~1亿元项目资助和300万元~1000万元购房补贴。

惠州市

3月6日,惠州市工信局发布《惠州市数字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提出,大力招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经济等领域优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对新成立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两年内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含)以上的,最高奖励200万元。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申报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对竞争性重大研发项目和重点研发项目,市级资金分别给予最低200万元和50万元资助,对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的项目,按照技术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平湖市

3月7日,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公开征求《平湖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意见》指出,鼓励大视听产业投资,智慧旅游产品开发。

鼓励旅游企业在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主题公园、演艺场所、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促进电子竞技、动漫游戏等线上数字场景与线下旅游场景融合发展;开发以上智慧旅游产品的旅游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励。

烟台市

3月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可知,到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3.5%。未来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8%。

支持烟台市培育新一代核能、生命科学、深海空天、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型电子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建设数字智能(光电传感)、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等未来产业加速园,规划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设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针对蓬莱区的智慧旅游,烟台市将推进“旅游+元宇宙”发展。计划运用“数字人+元宇宙”技术,将传统的旅游宣传方式升级为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0 阅读:2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