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父母合格吗?在鲁迅眼中,合格的父母至少要做到这3件事!

卿心君悦 2023-08-21 14:41:46

文丨卿心君悦

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鲁迅很是写了几篇好文章,其中又以1919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最为深刻。

鲁迅的这篇文章,在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里谈到过,当时着重分享的是父母与子女“无恩”(何者是本位)的这一点,而这一次着重分享的却是——

在鲁迅眼中,合格的父母至少要做到的三件事。

首先,要自爱

关于父母要先“自爱”的这一问题,鲁迅在文章中,如此说道:

“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如今提到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多数人会想到便是“起跑线”这个词,但这却不是鲁迅所关注的地方,“起跑线”这个词关涉的是经济物质的范畴,而鲁迅所指向的却是父母的精神及身体。

尤其是父母身体对子女的影响,鲁迅更是举了一个例子——

在易卜生的《群鬼》中,鲁迅看到了父母身体“遗传”的可怕:主人公欧士华是一个热爱生活,又会创作的人,然而父亲遗传给他东西——“梅毒”,却让欧士华无法正常做人。

欧士华很爱他的母亲,不忍心母亲服侍他,便私下里准备了毒药,打算等病情发作时,求使女帮他服下。

然而欧士华未曾想到,使女却中途离开了,逼不得已,他只好求生下他的母亲帮忙结束他的生命。

中间,母子二人进行了一番对话,让人闻之甚是心惊。

母得知儿的请求,震惊地问:我,生你的人!

欧:我不曾叫你生我。并且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我不要他(这个生命)!你拿回去吧!

……

看过上一篇分享鲁迅这篇论文的文章的人,一定会知道,为人父母听到这样的对话会感到心惊的原因,便是多数父母认为“生养”就是对子女的“恩”。

然而,从这段对话之中不难看出,“生养”不仅不是“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成“仇”、成“恨”,因为不合格的父母没有给子女一个健康的生命,反而让新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苦痛之中。

鲁迅亲眼见过很多类似的场景:

“这种事情,中国也很多,只要在医院做事,便能时时看见先天梅毒性病儿的惨状;而且傲然的送来的,又大抵是他的父母。”

而更可怕的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遗传”,还有精神上的“遗传”:

“但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梅毒;另外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着影响。”

于是,鲁迅提出了要做合格的父母,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自爱”。

唯有父母先自爱,才能爱人,才不会给子女遗传“不好”的东西,才会让子女健康的生长。

而那些做不到这件事的父母,在鲁迅看来是没有做父母的资格的:

“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代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

其次,要教育

父母“自爱”了,没有把自我精神上或体质上的缺点缺陷遗传给子女,这样只要不发生意外,子女大多都可以健康地长大。

但做到了这件事,仍不是合格的父母,因为良好的“生”,还要有良好的“养”——也就是“教育”。

父母生了孩子,便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似乎是一个很显然的道理。

但在鲁迅那个时代,甚至是拿到今日来说,似乎很多父母并没有做到,网上一次次报出“熊孩子”的事件,近期又炒起了一波“厌孩症”,其中孩子自然是无辜的,但那些不无辜的家长却并没有引以反思,反而大肆地攻击着环境变坏了……

这样的父母,应该比看似可恨实则可悲的“熊孩子”,更加可恨!

1925年,鲁迅在杂文《随感录二十五》中,着重批判了父母“生而不教”的这个毛病。在文中,鲁迅直言揭露了两个现实:

(1)“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2)“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所以随便辗转,没人管他……即使偶尔送进学堂,然而社会和家庭的习惯,尊长和伴侣的脾气,却多与教育反背,仍然使他与新时代不合。大了以后,幸而生存,也不过‘仍旧贯如之何’,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由此,鲁迅在文末提出了一句暗含讽刺的号召——那些认为“能生”便有为人父母的“资格”的人,实则应该进入“初等第一年级”,从头开始学!

之所以父母有“教育”子女的责任,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需求,也是合格父母必备的天性——

在自然界中,较高等级的动物,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之外,往往还要教其生存必备的本领——飞禽类教幼雏飞翔,鸷兽类教幼雏搏击。

人类较动物更为高级,自然也有希望子女未来更强、更好的天性,这就需要教育。

而提及教育,并非要按自己来限制子女,如上面引用《随想录二十五》中的话,那些父母特有的脾气,与教育、时代不合的观念,不应该成为子女的教育,否则,无非是按自己的模子又重新复刻了一个自己罢了。

要做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思想就不能有,更不能要。

比如在《论语·学而》中的那一句: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可能一些父母没有听过,但是其所作所为却与这句话的意思一般无二,多少父母在痛骂子女时,其原因便是子女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没有遵循父母的意愿,这在某种程度上,便是把子女当成各自的“附属物”来养、来教,而非带着子女优于父母的希翼来教。

对于不合格父母的这一点,鲁迅痛批是“退婴”的源头,直言:

“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最后,要会教育

父母“自爱”了,也知道“教育”子女了,并且其教育方式还是基于“子女优于父母”而行的,就是合格的父母了吗?

不!

在鲁迅看来,知道“教”还不够,还要知道如何去“教”——哪些不该去教,应该教哪些。

文中,鲁迅列举了两类绝不该“教”的东西,而这两类恰恰是如今父母趋之若鹜的——

一类是:“教给他恶本领,以为如此才能在社会中生活。”

一类是:“传授些周旋方法,教他们顺应社会。”

这两类内容,用如今的话来说,便是所谓的“人生经验”。

父母“教”子女这些东西的用意,大多是好的,这一点鲁迅没有否认,但其中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便是对子女未来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论睁了眼看》中,鲁迅指出了国民问题的两个症结:

一是“瞒”,二是“骗”。

总结来说,拓展着“非礼勿视”的思想,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错误,大多数人都是“视而不见”的,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问题愈演愈烈,风气愈加不正,生存环境愈加恶劣。

而父母“教”子女所谓的“人生经验”,其本质与“瞒”和“骗”又是一致的,都是一种“顺从”的表现,用鲁迅的话说:

“社会虽然不能不偶然顺应,但决不是正当办法。因为社会不良,恶现象便很多,势不能一一顺应;倘都顺应了,又违反了合理的生活,倒走了进化的路。”

在《一件小事》中,带有鲁迅自身色彩的主人公“我”,之所以会被扶老人起来的车夫,榨出皮袍下面的“小”,便是因为受到了“人生经验”之类的教育。

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合格的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由自己的子女做起,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明辨是非曲直。

自然,这样教育出来的子女,在社会上可能会吃一些“亏”,但至少保留着未来的希望,不至于未来的环境再无“真、善、美”。

结语

道理不复杂,但简单的道理,往往很难落实,否则鲁迅也不会一再彷徨,一再绝望。

当时的世界与如今也没有什么不同,时代在发展,人仍旧是同一类人。

尤其是很有一些人,从来都是专注于“权利”,而忽视“责任”“义务”的;专注于“利己”,而否认“利他”的,当然这种否认,也仅是“自我否认”,对于他人,还是要以此来“要求”对方来做事的。

这种思想“惯了”,也就导致着一些人在后代的身上也会如此延续,毕竟对于这类的父母来说,太远的事,他是无法考虑的,至于后代的生存环境如何,那更是于己无关的,实在想不开的时候,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足以“瞒”过自己了。

只是,应该总会有一些思想清晰的人,立志要做合格的父母的,虽然对于这些人有些不太公平,但为了后代的子孙,为了“孩子”,想来还是不应放弃的。

鲁迅多次在文章中发出呼唤:“救救孩子”,想来其用意便在于此吧,只要能保留希望,未必未来就不会有希望!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0 阅读:214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