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在农村的退休教师,很多都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过去和其他农村人一样,其实都是农民,娶的是农村的媳妇,生的孩子也是农村人,和农村人的区别是不再拿锄头,而拿的是教鞭。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转为公办教师以后,每月有了比较高的工资收入,不再拿村里的补贴和工分,他们比其他公办教师还有优势,除了工资以外,在村里还有责任田,还有宅基地,可以盖小洋楼。退休后他们有比较丰厚的养老金,甚至比一般的公务员养老金还要高。和同村的人相比,他们养老医疗有保障,没有房贷的压力,不需要买菜,卖肉,可以吃自己家种的菜,自己养的猪,自己喂的鸡和鸭。
我老家所在的村,当时和我一起上高中有三个同学,有一个同学在高二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死亡了,于是只剩下我和另一个同学。我毕业以后也在村里当了一年的民办教师,但第二年我当兵走了,我同学成了我的接班人。我当了三年兵回来以后,同学还在学校担任民办教师,但是我回来以后民办教师已经满员,没有了我的位置。
后来我只有去参加县里组织的一个高考复习班,由于复习班里很多是我高中时的老师,交了5元的旁听费就顺利进入到这个复习班。参加了当年高考,顺利成为全乡解放以后第一个考起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县委办公室工作,后来又考起了研究生,分配到了省委政策研究室。
由于我是一个不大安分守己的人,1993年开始下海,到企业打工,开始了从民营企业、国有漫长的打工历程,从成都到重庆,最后在重庆办理退休。退休后回到老家,在一家亲戚的酒席上看到了我这个老同学。老同学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以后,一直都在村里的小学任教,除了是拿工资的国家干部以外,其外在形象,穿着打扮和本地村里人没有根本差别。
我去时,老同学正在帮人家记账,据老同学讲,退休后自己养老金每月6000多元,家里盖了新楼房,是用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和退休中人补发的养老金来盖的,现在老婆去成都帮儿子带孙子,女儿嫁到了外村,自己一个在家守着一栋三层小楼,村里有红白喜事,收人情记账的工作都是由他来承担。
他自己每月6000多的养老金,由于收入比较稳定,自己还要种菜,种粮食,自己的养老金肯定是花不完的,除了要补贴在成都的儿子一点以外,女儿得到的很少。日子和村民没有多少差别,不同的是每月有固定的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比我这个研究生还要高。
在我们村里像这位老师家一样的有小楼的很多,其中有好几个是建筑老板,都是在外地打工起家的,回家都是开的高级车,平时都是在城市里居住,家里的小别墅只有过年回家才会使用。我问过我老同学,为什么都不到成都儿子那里去居住,老同学告诉我,儿子的住房面积不大,去了住不下,加上自己一直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习惯了,到城市里去不习惯。
想想同学的生活情况,养老金虽然很高,但生活还是和农民的生活没有两样,每天靠一个电动三轮车来代步,平时连县城都很少去,更不要说去成都了。和老同学相比,虽然我这个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没有高中同学的老师高,但我过日子更潇洒一些,至少我没有那么节约,没有那么亏待自己,我进出成都和回到老家,有宝马,有特斯拉,这大概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吧。
综上所述,我同学就是典型的农村教师,养老金每月超过6000元,但是每月6000元的养老金在村里说不上是富人,其实很多打工的人,每月的工资收入都会超过6000元,更不要说村里还有好几个老板级的人物了。但如果单比养老金,我同学是村里唯一一个退休老师,也是村里养老金最高的人,也算是村里的有钱人,但不是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