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
团团围住的记者让乔冠华寸步难行,可被“淹没”在人群中间的他,却是高昂起笑脸,说出一句“我现在的表情就是我的答案”。
咔嚓的相机定格住了这一刻的经典,“乔的笑”就是全部国人的笑,1971年10月25日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中国终于以压倒性的票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蒋介石的阴谋被尽数击败,可鲜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一次的退出竟然有着蒋介石的一分“主动”。
被权力糊眼蒙心的蒋介石为何会走出这一步?中国又是因何“退出”联合国?
首倡成立,却被拒之门外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推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西斯生硬的将战场加到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民头上,全人类为僭越者的私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六年的时间,战损及无辜殒命的生灵到底有多少,谁都不敢算。
因为实在太过惊心。
直到1945年8月15日罪行罄竹难书的日本宣告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终于迎来结束。可在战争进入尾声阶段的时候,战后人民急需一个能够维护国际和平机构的想法早已按捺不住。
率先面向全世界人民喊出“联合起来抵抗法西斯轴心国进攻”的中国再一次扛起大旗,派出强大的代表团飞赴美国,参与了创建联合国的全过程。
不过在这其中,却是蒋介石的手下更多。
首席代表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小舅子,中共代表只有董必武一人,这般的做法不是因为中共没有话语权,而是以民族利益为重,选择了以团结的意愿出发。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代表团亮相1945年4月25日的会议大厅,美国独立厅的自由之钟连续敲响了八下,全体以此种特殊的方式向浴血抗战八年的中国军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全体代表登台发言的时候,会场都有雷鸣般的掌声祝贺,作为中共的唯一代表,董必武发言更是掷地有声。
“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联合国要主持正义,制止任何的侵略行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毛主席“赢天下”的策略,他用得民心顺人意的现实反馈将这套行之有效搬上联合国的舞台,见证中国腾飞的国际社会所选择了接受。
60多天的辛勤工作终于让《联合国宪章》在6月26日得到了51个与会国家的认可,在签署的庄严仪式上,中国成为了首签国,中国的落笔宣告了宪章正式生效。
中国以为战争真的到此为止了,可蒋介石一早就埋下了引线,国际上的争端解决了,但为了推行自己不讲民主、不言自由的独裁统治,蒋介石却是将屠刀挥向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的所有军民。
蒋介石成了当之无愧的内忧,与之交好的美国也是急忙向“外患”的方向靠拢。美方不仅高举“联蒋反共”政策,在联合国内也是采取拉拢国民党的方针。
公然的站队不付诸实际尚且勉强可以原谅,但美国却在新中国宣告成立,蒋介石溃逃之后依旧不死心,操纵联合国针对新中国干了不少坏事。
1950年美方的操控之欲火烧至朝鲜的时候,看着近在咫尺的中国,美方当然不会放过这绝佳的挑战机会,他们疯狂在三八线滋事挑衅,将欲拉中国入火坑的龌龊心思摆在了台面。
既为了入伍联合国时的宣言,也为捍卫中国领土完整,志愿军战士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奔赴朝鲜参战,战局已然有了恶化之势,美国不仅丝毫不收敛,反而在6月27日宣布让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妄想干涉中国内政。
有着这般的心思和作为,自是蒋介石与美方的沆瀣一气,只可惜,美方高估了蒋介石的拳头,也轻视了中国政府的实力,台湾始终只是中国的一部分,蒋介石即便有上蹿下跳的妄念,但却也始终逃不出“中国家事”的五指山。
中国政府迅速向联合国提出抗议,1950年8月31日此案被列入议程,只可惜美国最擅长幕后做手脚,公然把赤裸裸的侵略台湾改为笼统不已的“控诉武装侵略福摩萨案”,并且拒绝中方代表参加。
美方忘了“没有代表上亿人民的中国参加,联合国就不能成为名副其实联合国”的事实,可尽管中国为了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做出了很多工作,最终还是在1950年的9月被拒绝。
堂而皇之坐在那议事的成了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一众麾下。
登门入室,地位终究不稳美国的垄断隔绝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的努力,但是1971年7月一位美国特使的秘密访华,却是让这一切焕发了新的可能。
客机在7月9日中午降落北京南苑机场的时候,叶剑英、黄华等人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如此高的接待规格足见来人的不一般,走下舷梯的男人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竟然是基辛格。
为了躲避国际媒体的过多关注,基辛格此次的拜访是秘密进行的,他在北京整整待了48个小时。
中美关系一向不睦,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幕后的最大“功臣”正是美国,可为什么基辛格还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出访中国?
莫非美国想通了?想要向中国示好?
答案正是这样。
上任的尼克松看到了中国的日益强大,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态度,他不想与中国这样尴尬相处,而破冰的最大鸿沟就是蒋介石。
虽然人在台湾,但是蒋介石对美国和大陆方面的一举一动都是颇为关注。为了不打草惊蛇,尼克松致力于寻找利益的平衡点,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是让他顿时慌乱了起来。
“美苏争霸”的对峙格局在世界上是人尽皆知,中国若是支持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可在1969年9月9日叶剑英出席胡志明葬礼的时候,时任苏联联席会主席的柯西金却托其向周总理传话,希望能够与之见上一面。
二人的秘密会晤在9月11日照进了现实,关系有所缓和的双方自然是眉开眼笑,但是打听到小道消息的美国手脚却是瞬时慌乱了起来。
可其实,在中美破冰这件事上,一直都是美方的不中用。
毛主席不止一次释放对中美建交的善意,在1970年的12月18日他甚至特意将记者斯诺邀请到中南海,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谈话。
借着这张能与尼克松直接谈话的嘴,毛主席再一次表达出了欢迎尼克松访华的态度,这才有了基辛格的秘密造访。
众盼所归的结局是所有人的津津乐道,但这其中却并不包括蒋介石。尼克松的态度让他意识到在联共制俄的政策下,“中华民国”定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这当然不是蒋介石期望的结局,为了守护自己的权利,依靠“亲美发家”的蒋介石在4月15日语出惊人的强调“不要奢望美国的支持,优先考虑首位应该是我们自身”。
至于联合国上的席位,蒋介石也像想开了般的说出一句“如果中共进去,我们就毅然退出”,罕见的开明不是蒋介石的识时务,而是他“反攻复国”的踏板。
在蒋介石的眼中,参加联合国与否并无重大关系,只要能够“光复大陆”比什么都强,在1971年的4月,蒋介石明朗了心中“以退出联合国席次而保宪章权利为上上策”的可行,又因5月27日被确诊心脏扩大,医生嘱托要多多休息,蒋介石才在10月27日“主动”发文退出。
卷土重来,重振中华雄风会见尼克松的时候,毛主席说出关键一句“我们两个国家不存在互相打仗的问题”这句话为建交达成了夯实的基础。
冥顽不灵的美方终于说出“台湾只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再持有异议”。
中国用绝对的实力赢得了美方的倒戈,而在1971年10月25日的时候,中国也终于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值得一提的是,当最后的表决结果出来之后,会议大厅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两分钟。
不少国家的代表甚至激动到站起来高呼,有人唱歌有人跳舞,让商讨大事的主台成为了一时的“歌舞厅”,这份莫大的奇迹属于中国。
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毛主席很是高兴,可恢复并不代表结束,他第一时间向外交部要来了联大的表决情况,因为他需要凭此分析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在毛主席还在铺天盖地的报告中抽身乏术的时候,外交部却对中国是否去联合国产生了分歧,有人觉得时机尚不成熟不去最好,但毛主席的态度始终都是肯定的“要去!为什么不去,不去联合国,咱们就是摆明了要脱离群众,那可是有76个兄弟在欢迎我们”。
严阵以待的代表团准备出发来到中南海与毛主席辞行的时候,毛主席和每个同志都握了手,最后引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阐明了自己坚持派代表团前往的意义,但这并不代表毛主席是冒险激进,因为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以中国政府的名义给基辛格打了电话,要求其务必保证中国代表团成员的安全。
没有人比毛主席更为重视中国同胞的性命,在代表团登机的时候,周总理及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以及5000多名群众,赶至机场欢送,他们的存在就是无声的宣告“放心去闯去说,我们就是你们的后盾”。
中国外交因为这样的勇敢一步迈上崭新时代,联合国也因为中国的恢复,在一些项目上获得了人力、设备乃至技术的支持。
在200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联合国的权威必须维护而不能损害”。
对于联合国,中国的肯定始终不是停留在口头。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实现太空畅游,在环球飞行的第七圈,它却在一片惊叹声中同时展示了联合国旗和同尺寸的五星红旗。
中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载人航空的国家,却是第一个想着把联合国旗帜带上去的神圣国土,此般作为,足证中国的那一句“不抛弃,不放弃”。
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同样需要中国,正因为如此,所以10月25日不只是中国需要记住的日子,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记住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