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建民
武汉说唱团演出的系列方言贺岁喜剧汉味浓郁,笑果频出,简直要把人笑跶倒[跌倒]。剧中由著名曲艺演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出演的一个人物,名为“嘎巴子”,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武汉说唱团《伸着脑壳接石头》演出海报
嘎巴子的名字,来自于武汉方言词语“玍巴子”。“玍巴子”还有一个同义词“坯子”。要说清楚“玍巴子”和“坯子”,就得先说一说“玍”和“坯”。
“玍”和“坯”
“玍”在武汉话中念“ɡɑ第三声”,意思是言语或行事“夹生;乖僻;不通情理”。比如说:“这个家伙做人做事都蛮玍,跟蛮多街坊的关系都不好。”
写作时运用方言词有一个麻烦之处,就是有些方言词语用字在电脑上打不出来。虽然可以用电脑程序把相关字造出来,但离开了造字的电脑,换到别的电脑上又显示不出来。所幸本文所谈的“玍”字可用电脑打出,笔者所用的讯飞、微软、搜狗、智能狂拼等输入法,用拼音输入都能打出“玍”字。其他的输入法,大家也可以试一下。
“玍”也可写作“嘎”。如:
台上,嘎巴子蛮嘎,让观众笑得“岔气”。台下,陆鸣一点也不嘎,说起戏来非常认真。(韩晓玲等,湖北日报2012年10月17日)
“玍”有个同义词叫“坯”。“坯”在武汉话中念“pei第一声”,意思也是“夹生;乖僻;不通情理”。
砖坯瓦坯、陶瓷器坯、金属工件的毛坯,就产品而言,尚需继续加工,方能成为合格产品。因此,“坯”,就是个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夹生货,用来比喻“夹生”等,很是形象。
比如说:“这件事你要这样处理了,别个肯定要说你蛮坯。你再好好想一下么样办才好。”再如:
这天黄昏,这哥们在柜台里正端一碗饭在扒,一哈冒出个“苕货”[傻瓜]来问路:“您家晓不晓得茅厕在哪里啊?”老板“就倒”[马上]烦了:“我看你有点‘坯’吧,老子在吃饭,你问屙屎的地方,滚!”(欧阳林,武汉晚报2008年11月4日)
“玍”和“坯”都是贬义词,有时也是詈语。武汉人吵架时骂对方有点夹生,可能会说:“我怕你有点玍吧!”“我看你很有点坯嘞!”
“玍”和“坯”都可以重叠,重叠的形式是“A里A气”。比如说:“老孙是个蛮夹生的人,不通情理,玍里玍气的。”“莫耳[理]他,个坯里坯气的家伙!”
与“玍”和“坯”同义的词语还有“夹生”,以及由“半铫子”省略而来的“铫”“半”等。
下面再看“玍巴子”和“坯子”。
“玍巴子”和“坯子”
“玍”和“坯”是描述人的一种性质或情态,“玍巴子”和“坯子”则是指具有这种性质或者情态的人。“玍巴子”也可写作“嘎巴子”,与“坯子”是同义词,意思都是“性格乖僻,不通情理的人”。比如说:“你说的是老陈唦,那活梗[完全]是个玍巴子。”“小李就是一个坯子,这事还是莫去找他为好。”再如:
你要是说起风了,嘎巴子就说下雨;你要是说这是葫芦,嘎巴子就说是瓢……么样总是一根筋的跟你扯不清白呢?这就是嘎巴子唦!(白水,楚天都市报2011年11月27日)
芳芝的姆妈陈秀英……一看芳芝生的是个丫头,便嚼[唠叨]一句:“又是赔钱的货哟。”芳芝听着不舒服,“我又赔你什么钱了?”陈秀英本来心里憋着气,这一听就恼了:“你从小到大吃的穿的花了多少钱?现在大了,随便嫁个坯子男人,对家里没一点帮衬,还让我们省着口粮给你换鸡吃。你不是赔钱的货又是什么?”(姜燕鸣《汉口之春》)
还有武汉人熟悉的“半铫子(半吊子)”“二百五”“夹生货”,也都是“玍巴子”“坯子”的同义词。有时候武汉人还将“夹生”和“坯子”“半铫子”连起来,说某人是个“夹生坯子”或“夹生半铫子”:
你们两个不是那种人,也不得学那种夹生坯子。既然走到一堆来了,大家就都耐烦一点过。(何祚欢《失踪的儿子》)
“玍(ɡɑ)巴子X”系列短语
以“玍巴子”为修饰语,可以构成“玍巴子X”系列短语,如“玍巴子货、玍巴子东西、玍巴子数、玍巴子话、玍巴子事、玍巴子天、玍巴子饭”等。
1.玍巴子货、玍巴子东西
“玍巴子货”就是“玍巴子”,即“性格乖僻,不通情理的人”。在“玍巴子”后加上一个表示对人的蔑称“货”或“东西”,其鄙夷之态更加明显。比如说下雨了,芳芳赶紧抓起雨伞,一路小跑送到老公单位。老公见了却说:“这点小雨我跑回去就是了,哪个要你送伞来唦?”芳芳气得骂了句:“个玍巴子货!”转身就走。再如:
何昌恒气得只打颤,怕怒气伤肝就退一步了事:“我不跟你个嘎巴子东西说!”转身要走时,对方把话原盘端回来了:“我不跟你个嘎巴子东西说!”(何祚欢《舍命的儿子》)
“坯子”也可构成“坯子货我”“坯子家伙”等:
芳芝着手给宝春过生日,本不想再跟苕货提这事,有他在场,其他人都会不舒服。可不说,又怕他知道了,前来闹场,弄得到时难堪。那坯子家伙做得出来的。(姜燕鸣《汉口之春》)
2.玍(ɡɑ)巴子数
“玍巴子数”的意思是“二百五十”。因为武汉话“二百五”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苕[傻],苕货[傻瓜]”(据田联申先生提供的1946年版《新武汉指南》,“二百五”为“愚笨之人”),另一个意思就是“半铫子”“玍巴子”(据朱建颂先生《武汉方言词典》),所以在武汉人看来,“二百五”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数字,经常被人用来自嘲和开玩笑。
1946年版《新武汉指南·方言》书影。朱汉昌藏书
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书影。周建民摄
因此,武汉人定价或讨价还价,有时要戏谑性地避开“玍巴子数”。比如说某人在鞋店看中了一双皮鞋,老板开价260元。其人还价220元,老板说最少得250元。这人就说了:“老板,那就收两百三十块咧,二百五?未必还搞个玍巴子数?几不好听嘞!”于是双方哈哈一笑,成交!
3.玍巴子话
“玍巴子话”的意思是“不合情理的话”。这种话让人听了,有时会怒火中烧,有时则哭笑不得:
巧云出嫁那天,爹娘像塌了天一样,哭得连气都悠不回来。她只有红着眼嘱咐大弟弟刘怡庭:“怡庭啊,家里就是你顶大了,你要照顾好娘老子啊!”刘怡庭把姐姐拖到一边,极严肃极认真地说:“姐姐,你莫把这件事托付我,我是要走的。”巧云以为弟弟不懂事说了嘎巴子话,笑弯了腰数落道:“苕东西,你未必也想出嫁不成!”刘怡庭说:“我将来要出去当大老板,让我的娘老子吃肉咽饭[下饭],穿绸摆缎。”(何祚欢《舍命的儿子》)
4.玍巴子事
“玍巴子事”的意思是指“做得不合情理的事情”。
比如说:“老关的儿子是个半铫子。有一天老关请了上十位单位的同事来家里做客。中午,大家高高兴兴地开始喝酒。这时,老关的儿子大摇大摆地走进来,也不跟客人打招呼。‘哟!好热闹啊,吃饭也不喊我?’说着就上去把个烤鸡腿扒下来,坐到旁边啃起来。居然有这样的玍巴子事!简直把一屋人都搞佯[糊涂]了。”
哪个要是专门做些“玍巴子事”,那是蛮讨人嫌的。
5.玍巴子天
“玍巴子天”的意思是“不晴不雨,闷热难受的天气”。在这种天气里,人湿热难忍,热汗淋漓,全身像被黏糊糊的液体糊住一样,整个人仿佛被封闭在一个潮湿闷热的罩子中,非常不爽。如:
有一种天气,既没有强烈的阳光,又见不到一丁点儿雨,武汉人把这叫作“嘎巴子”天气。昨天就是这种天气,阳光不算强烈,但却闷热,窗户雾蒙蒙的一片,但就是没见落一滴雨,让人难受……今明两天这种“嘎巴子”天还会继续上演,这也意味着还有雾霾、还是高温、还会难受。”(徐靓丽等,长江商报2014年6月13日)
武汉多江河湖泊,环境湿度很大。在夏天,很容易碰上这种玍巴子天。
6.玍巴子饭
“玍巴子饭”的意思是“干稀介于干饭和稀饭之间的一种米饭”。这种饭软软烂烂的,便于咀嚼和消化,又不像稀饭那样稀,吃了不经饿。有时人们做饭特意多放点水,做成这种玍巴子饭,让老人、孩子或病人吃起来好嚼,容易消化。
也有的时候,本来是想做干饭的,但是水放多了,错成了这种玍巴子饭。比如说小羽吧,原来在娘屋里冇弄[做]过饭,第一次弄饭水放多了一点。结果饭熟了一看,成了干不干稀不稀的玍巴子饭。斌斌为了鼓励她,还连声说:“不错不错,好吃好吃!这种玍巴子饭,吃了还好消化些。”
老武汉人原来做玍巴子饭,就是按焖饭的方法做。现在用电饭煲做更容易,按做饭模式,根据需要多给些水就行。如果想要饭更软烂,可以将烹煮时间设置得更长些。
总而言之,“玍巴子”是夹里半生、不合情理的意思。因此以“玍巴子”为修饰语的短语,其中心语所指代的事物,多半也含有不合通常规范或正常标准之义。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29年 六渡桥铺柏油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