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偶然的邂逅
1945年,刘亚楼从苏联返回国内,加入抗战的关键时刻。在途经大连时,他受邀参加了一次由市长韩光安排的私人聚会,韩光还特别安排了翟云英和她的母亲到场。
当翟云英出现在席间时,她中俄混血的外貌让人印象深刻。韩光介绍她时提到,她的父亲是一名俄罗斯人,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她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两人交谈时,翟云英显得略有些拘谨,但她流利的俄语让刘亚楼颇为惊讶。他们聊到了俄罗斯文学,聊到战时社会的变化,甚至提到了一些俄国音乐家。
聚会结束后,刘亚楼提出要送翟云英和她的母亲回家。在路上,他们又聊了一些更生活化的内容,翟云英谈到自己喜欢阅读和写信,也提到平时会帮母亲做一些翻译工作,补贴家用。
几天后,刘亚楼再次邀请翟云英一家见面,他特意带了一些从苏联带回来的小礼物,包括一些俄文书籍和小饰品。翟云英的母亲对此虽然礼貌接待,但对于刘亚楼的频繁造访心存顾虑。她认为刘亚楼的年龄比女儿大了近20岁,而且结过三次婚,这样的背景让她难以放心。
尽管母亲多次劝说,翟云英并没有因此疏远刘亚楼。她总是找各种理由和母亲讨论他的优点,并表示自己的感情是认真而坚定的。刘亚楼也没有放弃,他常常通过书信向翟云英的母亲表达自己的诚意。他在信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家庭状况,坦率地承认过去的婚姻失败,也承诺会全心全意对待翟云英。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亚楼的真诚和坚持终于打动了翟云英的母亲。她决定暂时放下顾虑,给两人一次机会。
刘亚楼的军事发展
1946年2月,刘亚楼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同时担任航空学校校长。东北战局复杂,部队的基础建设和指挥系统都亟待加强,而航空学校则是新生事物,一切需要从零开始。
到任后,刘亚楼马上投入到司令部机关的改组和建设中。他指示设立参谋训练队,由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负责教学,重点讲授战术制定、作战命令编写以及部队协同的内容。
与此同时,刘亚楼安排翻译苏联红军的《红军参谋业务条令》,作为参谋培训的重要教材。这本条令内容详实,但语言障碍是一大问题。为此,他特意挑选了一批熟悉俄语的干部组成翻译小组,并亲自参与校对。
在基础建设方面,刘亚楼主导组建了一所测绘学校。测绘在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但当时国内缺乏专业人才。测绘学校成立后,他为学校制定了一套高强度的训练计划,亲自检查教学进度,要求学员必须掌握地图绘制、地形测量等技能,以满足部队对军用地图的需求。
当这些基础性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刘亚楼将注意力集中到指挥作战上。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接连打响。1947年的夏季攻势作战,他组织部队利用夜间突袭和分散包围的战术,将敌军分割成小股部队逐一歼灭。
美满婚姻的见证
1947年5月1日,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刘亚楼和翟云英在大连举办了婚礼。这场婚礼由韩光主持,经过罗荣桓审查和林彪批准。
婚后,刘亚楼很快回到部队继续他的工作。两人的生活刚刚开始,战争年代的节奏却让他们聚少离多。1949年,刘亚楼接到任命,担任空军司令员。此时,空军几乎是一片空白,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强大的航空力量,这些问题让刘亚楼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刘亚楼依托此前建立的航空学校,决定在全国各地扩大航空教育。他亲自规划了新学校的布局,并从干部和学员的选拔到教学大纲的制定都一一过问。哈尔滨轰炸机学校、长春轰炸机学校等7所航空学校的建立,是他紧张筹划的结果。
1949年的冬天,翟云英接到了刘亚楼从哈尔滨寄来的信。信中简要提到他的工作进展,还叮嘱她要注意身体,照顾好家庭。虽然两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常见面,但书信来往让他们的感情始终没有疏远。翟云英虽然不直接参与刘亚楼的工作,但她在家庭中承担了许多责任,默默支持着他的事业。
进入1950年代,空军逐渐成形。刘亚楼还亲自参与了许多空军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他经常往返于各地,对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心血。
1959年,刘亚楼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员,还被推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这一时期,他的任务更加繁重,常常要处理各种紧急事务。但无论多么忙碌,他对家庭的关心从未减少,偶尔抽出时间回家,也会陪伴孩子们和翟云英。
坚守与牺牲
1965年,刘亚楼积劳成疾,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医院的病房内,翟云英几乎寸步不离,日夜守护在他的身旁,为他端水喂药,悉心照料。
尽管身体虚弱,刘亚楼的思路仍旧清晰。他时不时与翟云英单独聊起家庭的未来。他明白自己无法陪伴家人更久,便提出一个让她惊讶的建议——他希望她在自己离世后,能考虑改嫁。
翟云英听到这话时,先是沉默,然后只是轻轻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几天后,在一次探视结束后,刘亚楼再次提起这件事,他的语气透着关切,甚至带着一点坚持,但翟云英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她继续每天照料他,陪他聊天,处理家中事务,表现得一如往常。
不久之后,刘亚楼因病去世,享年55岁。翟云英一边料理后事,一边安抚孩子们和来访的亲友。丧事办得简单而庄重,许多昔日的战友前来悼念,对翟云英的坚韧表示由衷的敬意。
寻根之旅的感动
1980年代,中苏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翟云英注意到这一变化后,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年来,她始终惦记着失散多年的亲人,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渠道可以寻找。这一次,她通过相关机构联系上了苏联红十字会,并写了一封详细的信件,说明自己的情况以及想寻找亲人的愿望。
信件寄出后,翟云英并没有期待立即得到答复。她明白,这样的寻找可能需要时间甚至可能没有结果。然而,几个月后,一封从莫斯科寄来的回信让她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信的开头是一位名叫柯利克·弗拉基米尔·米哈依洛维奇的人,他在信中提到家中长辈曾提起过一个远嫁中国的姑姑,并提供了一些家庭的线索。
信件中附带了一张照片,这是柯利克一家早年拍摄的一张合影,背景是俄罗斯乡村的一座木屋。翟云英拿着照片仔细端详,立刻认出了照片中站在角落的几位长辈,他们的模样与母亲描述的一模一样。她把照片给家里的孩子们看,激动地确认了这些人就是她久未联系的亲人。
得知消息后,翟云英立即回信,对方很快又寄来了一些补充的资料,还提到一位长辈保留着当年翟云英母亲离开俄罗斯前拍的合影。几封信的往来让双方的关系逐渐明朗。孩子们虽然对这些亲人没有直接的记忆,但看着母亲拿着信件和照片流连不舍,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牵挂和期盼。整个家庭因为这个发现变得更加热闹,大家开始讨论可能的见面和未来的联系。
1989年,经过多年筹备,翟云英终于带着家人踏上了前往故乡的旅程。这是她和家人第一次回到那个母亲口中充满记忆的地方。一行人从北京飞往莫斯科,再转车前往乡村。在一路的颠簸中,翟云英不停地向孩子们讲述母亲曾经的生活,还有她离开故土时的情景。
到达目的地时,翟云英的亲人已经在村口等候。那是一场充满情感的相聚。两方人群互相注视了片刻,随即走向彼此,紧紧拥抱。翟云英握着柯利克的手,一边用不太熟练的俄语交谈,一边从随行翻译的帮助下听他讲述家族的近况。
在那几天的相处中,翟云英参观了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走过了那些母亲曾描述过的小径和田野。她的孩子们也对这一段家族历史充满兴趣,认真记录下每一处细节。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时,双方都依依不舍,承诺以后要保持联系。翟云英带着亲人的祝福和回忆返程,结束了这次意义深远的旅行。
参考资料:[1]林晓光.刘亚楼秘密访苏与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建设[J].世纪桥,2004(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