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支撑起“中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的工厂,如今却正遭遇用工危机。
工厂门口招工启事高高挂起,薪资待遇一涨再涨,但年轻人的身影却越来越少。年轻人宁愿顶着烈日送外卖,也不愿踏入工厂流水线。
为何曾经“一职难求”的工厂,如今却变成了“无人问津”?
近年来,“用工荒”已经成了不少制造企业的常态。
高薪资、高福利的宣传似乎并未真正解决问题。表面上看,许多工厂开出了“700元/天”“包吃包住”“双休加班费”等诱人条件,但现实情况却让人望而却步。
许多工厂的高薪只存在于招聘广告中,正式入职后,工作时间被拉长至12小时,周末两天只放一天,甚至还有加班费被克扣的情况。五险一金本该是标配,但一些小型工厂却通过各种方式规避这些基本保障。
工厂的“虚假承诺”伤害了大量求职者的信任。一旦年轻人踩坑,网上的“吐槽”瞬间发酵,更多潜在劳动力因此被劝退。
更让年轻人无法接受的,是工厂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
流水线上的工作重复枯燥,工厂管理却常充满压迫感。从“工牌扔地上让员工捡”这样的新闻事件可以看出,许多企业缺乏对工人的尊重。这样的环境,与当代年轻人追求自由与个性表达的需求背道而驰。
一个在意自我价值的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在这样的环境下埋头工作?
工厂难吸引年轻人的根源,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如今的90后、00后,不再像父辈那样追求一份稳定而低调的工作。他们成长于相对富裕的环境,生活条件优越,对工作的期望早已不是“能吃饱饭”这么简单。
他们更加注重工作体验、精神追求和个人发展,甚至是社会的认可度。
在他们眼里,工厂里的工作单调、重复,缺乏创意,也缺少对他们价值的体现。哪怕工资高一些,他们依然愿意选择更有面子的职业,比如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工作,或者收入自由可控的外卖员、快递员等岗位。
此外,工厂工作的长期体力付出,往往换不来与之相称的物质回报。虽然工厂在宣传上总是以高工资吸引人,但实际上,大量工厂的工资水平难以支撑年轻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在房租高昂、物价攀升的城市。
一个普工在一线城市月入六七千元,但扣掉房租、水电、交通费后,所剩无几。
而外卖员或者快递员,一单一单地送货,不仅可以获得即时的收入回报,工资水平甚至远高于工厂工作,这种灵活且高收入的方式,显然更符合年轻人的选择。
制造业吸引力的下降,与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密不可分。外卖、快递、直播带货等行业,不仅提供了高薪资,还给予了更多的工作自由度和社会接触面。
一个外卖员每天见到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百态,一个快递员奔波送货时,不用受到领导的管制,不必参加早晚会,也不用遵守严苛的工厂纪律。这种工作方式,远比工厂里单一的生产线有趣得多。
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轻松赚钱”的职业,比如短视频创作者、带货主播等,这些职业不仅收入高,还能让人“被看见”,获得认可和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许多新兴行业对技能的要求门槛较低。
外卖员、快递员只需有一辆车和健康的身体即可上岗,而直播、电商带货更是不需要什么专业学历和经验。
相比之下,制造业的一些技术岗位虽然工资高,但却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入行门槛相对较高,发展周期也较长。一个年轻人显然更愿意选择那些能立刻赚钱的工作,而不是把时间耗在漫长的技术积累中。
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对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技术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正在被机器人取代。无人车间、自动化流水线已经在许多大型制造企业中普及。
对于企业来说,这既是降低成本的手段,也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但对于劳动者而言,这意味着那些低技术含量的岗位正在迅速减少。
如果一个工厂的基本工作可以被机器完成,那么它还需要多少工人?那些只会从事基础工作的劳动力,又能找到什么样的出路?
这种趋势的加速,也让年轻人更加倾向于选择不会轻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岗位,比如服务业、创意产业等。特别是对于那些追求长期职业发展的年轻人来说,选择一个被淘汰风险更低的行业显然更加明智。
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很可能因此成为未来就业市场中被边缘化的领域。
解决用工荒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招聘与管理方式。招聘时,薪资与福利的透明性尤为重要,杜绝虚假宣传和后期克扣工资的现象。
其次,工厂的工作环境需要大幅改善。优化生产线条件,减少污染和噪音,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福利和关怀,能够显著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员工需要的不仅是薪水,更是被尊重的工作氛围。
另外,工厂也需要借助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岗位设置和工作模式。技术的普及,不应该成为工人失业的原因,而是工人转型升级的契机。
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政策扶持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智能化转型,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为制造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制造业的未来和希望。制造业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生产”角色,而应与互联网、服务业等行业融合创新,探索新的增长点。
工厂不会消失,但它们必须改变。用更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更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路径,来迎接新时代的年轻人。
“中国制造”的路还很长,而这条路上,年轻人的身影不可或缺。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问题,制造业的危机会从用工荒蔓延到更深层次,甚至影响到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但只要方向正确,中国制造一定可以从“廉价工厂”升级为高端智造,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工厂需要的不仅是员工,更是愿意与它们共同成长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00后新蓝领求职:岗位真实最重要,进厂是为学技术——央广网2024-12-30 14:28
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多数老板都是这样的,活该找不到员工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