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9月8日苹果秋季发布会后,前天科技圈又迎来了一场饕餮盛宴,NVIDIA(中文名:英伟达)昨晚正式发布了RTX40系列显卡。相信面对比3090Ti性能还要高出2-4倍的4090显卡时,那些由于挖矿潮而导致被30系显卡伤透了心的玩家们,内心的亢奋之情显然难以自抑。
当然,昨晚为英伟达发布会疯狂的,也不仅仅是科技圈和游戏圈,英伟达发布的自动驾驶全新旗舰芯片DRIVE Thor(雷神索尔),如同核弹般引爆了汽车圈。这款最新发布的芯片,算力达到了惊人的2000TOPS。
而据英伟达透露的信息来看,这款性能超强的Thor芯片将首先搭载于2025年上市的极氪品牌新车上。
Thor刷新了自动驾驶芯片新高度
如果说在电脑显卡市场,英伟达还有AMD这个“相爱相杀”的强大竞争对手的话,那么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从2018年的Parker(算力1TOPS)到2020年的Xavier(算力30TOPS),再到2022年的旗舰Orin X(算力254TOPS),英伟达仅用了5年时间,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Orin X性能强到什么程度?目前自动驾驶做得最好的特斯拉,它采用的自研FSD芯片,单芯片的算力也不过就是72 TOPS,即便原本被认为是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最大竞争对手的英特尔,目前量产上市的EyeQ5算力也只有24TOPS。
而国内方面,零跑的凌芯01最大算力只有可怜的4.2 TOPS,地平线征程2只有4TOPS。可以说,国内外其它的自动驾驶芯片和英伟达这颗Orin X的差距,大得让人绝望。
原本以为Orin X是短期之内自动驾驶芯片的天花板,但英伟达用行动再次证明了“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
事实上,去年英伟达还发布了Orin迭代升级的自动驾驶芯片Altan,算力进一步提升到了1000TOPS,原本定于2024年上市。不过,现在英伟达有了更好的选择,取代Altan的正是性能更强的Thor。
Thor,这颗超级自动驾驶芯片支持了新的FP8数据格式,性能达到了2000TOPS,是Altan的2倍,是Orin的8倍。整颗芯片集成了770亿晶体管,比RTX 4090显卡还要多10亿,只比最复杂的H100芯片少了30亿晶体管。
2000TOPS算力是什么概念?
据某自动驾驶从业人员介绍,理论上只需500TOPS左右的算力,就能实现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比如近期上市的理想L9、小鹏G9等车型,就对外宣称将具备点到点的高级驾驶辅助能力,而这些新车用的是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总和为508TOPS。
可以说,英伟达凭一己之力,再次刷新了自动驾驶芯片的新高度。
不只是自动驾驶芯片这么简单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L3-L4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只需500左右TOPS的算力就能实现,即便满足不了,那么也可以再加一颗Orin X芯片不就行了,为何英伟达还要研发算力高达2000TOPS的Thor呢?
虽然理论上来说500TOPS就能满足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算力需求,但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新车使用上诸如高线束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等大量先进的传感器,对自动驾驶芯片的算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蔚来ET7就使用了4颗OrinX。
这种通过使用多颗Orin X芯片来满足更高算力需求一定程度解决了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但这种跨芯片间的互联对于算力和性能的损耗也是极大的,完全做不到1+1≥2的效果,甚至芯片使用越多损耗越大。
如今,只需一颗Thor就能满足如今的自动驾驶需求,还不会产生性能损耗,甚至还能够用上精度更高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比如摄像头感知精度从800万像素提升到1200万像素,或者是画面帧率从30帧提升到60帧。
当然,从现在新车的感知硬件精度来看,2000TOPS的算力的确是“性能过剩”的,而这就不得不提英伟达发布Thor芯片的另一个“野心”。
现在智能汽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智能辅助驾驶,另一个则是智能座舱。而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一家独大相同,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也是独步天下,现在性能最好的智能座舱芯片就是高通的8155。
而英伟达发布Thor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攻入高通腹地,打造真正的汽车中央计算架构。
智能汽车在车辆底层架构方面的最大特征,是从原先数百个ECU控制不同功能,演进到几个集中式域控制器的电子电气架构,这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变革。而几乎所有业内玩家都认为,未来的电子电气架构一定是集中式的,即一个大脑、一个平台或芯片控制汽车所有功能。
而Thor就赋予了开发者足够的灵活性,允许通过多种方式配置Thor超级芯片——既可以将平台的所有2000TOPS专用于自动驾驶,也可以将一部分用于车内 AI 和信息娱乐系统,另一部分用于自动驾驶系统。
也就是说,除了高阶自动驾驶外,Thor芯片还能满足车载操作系统、智能座舱等等的算力需求,而这正是高通8155、8295等座舱芯片的工作领域。
很显然,英伟达发布Thor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的中央计算架构赛道上建立一座碉堡,竖立一座围墙。
车企还有必要自研芯片么?
Thor的发布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核弹级的,高达2000TOPS的算力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绝望,甚至有人还悲观地反问:车企还有必要自研芯片么?但事实上,虽然英伟Thor性能的确领先其它芯片好几代,但也没必要过于悲观。
首先,性能这么强的芯片,注定了它的价格也不会低。如今Orin X芯片的价格已经不低,搭载Orin X芯片的新车,售价基本都在30万元甚至是40万元以上,而Thor的算力高达Orin X芯片的8倍之多,且还能够满足智能座舱的需求,可以想见的是,即便Thor量产了,短期内能够用得起这片超级芯片的新车,售价必定不会太低。
其次,不管Thor性能再怎么强,由于如今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还未开放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而L2或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事实上完全用不到那么高的算力。也就是说,在法律法规放开前,绝大多数新车没必要用这颗“性能过剩”的Thor芯片。
地平线征程5
第三,其它车企和芯片公司的芯片迭代也在加速。英特尔年初发布了最新旗舰芯片EyeQ Ultra,算力从EyeQ5的24TOPS提升到了175TOPS;国内地平线的最新一代芯片征程5也将在今年量产,算力达到128TOPS,且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
此外,车企方面,特斯拉自研的7nm第二代FSD芯片可能会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布,外界猜测算力将超过400TOPS;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正在同时自研四颗芯片,预计2025年前搭载到为全无人驾驶设计的车辆Origin上;蔚来、理想和小鹏也都在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预计未来两三年会出成果……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自研芯片就不用担心像华为一样被卡脖子,而且只有自研芯片才能让车辆发挥出芯片的全部潜力。
某自动驾驶公司研发负责人称,虽然芯片算力很重要,但在英伟达、英特尔这样的通用平台上,主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并不一定能够让硬件发挥到100%,而自研芯片能够在研发阶段更好地对软硬件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软硬件的潜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相比其它采用高通、联发科芯片+安卓系统的手机,苹果手机无论是流畅性还是硬件能耗都要低很多。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苹果使用了自研A系列芯片和IOS系统,能够让软硬件做到最完美的融合。
虽然英伟达发布的DRIVE Thor超级SOC芯片这手王炸,的确让大家有点措不及防,也一定会写入自动驾驶大事记。但面对这块算力高达2000TOPS的超级芯片,也没必要过于杞人忧天。
要知道曾经的显卡领域也是英伟达一家独大,但AMD的崛起不也打了英伟达一个措不及防。同理,自动驾驶芯片或者说智能汽车芯片领域是一场马拉松赛,后来者也不乏希望超越领先者。
对了,就在不到10天之后的10月1日,就是特斯拉AI DAY,说不定马斯克也会带来更加意料之外、震撼人心的产品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