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生前10张照片,24岁牺牲,当38年叛徒,部长丈夫两次来祭她

醉卧沙场红尘情 2024-12-27 13:55:22

她有6个名字,第1个名字叫余薇娜,第6个名字叫张露萍

张露萍(1921~1945)的父亲叫余安民(1889-1950),四川崇庆县人,川军将领,她父亲的经历也很耀眼。

余安民,1914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在讨袁护国、护法靖国之战中,历任参谋长、混成旅长、总指挥、代理师长等职,曾与刘伯承元帅共过事。

父亲的结局不太好,1950年12月,以“伪装起义”及“历史罪行”被成都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1984年6月经复查,撤销原判,恢复其起义人员名誉。

母亲叫黎丽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因不满丈夫娶三妻四妾,撇下6岁的女儿,远赴英国,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和美好爱情。

母亲走后,小薇娜寄养在父亲的三姨太家里,改名余家英,这是她第二个名字。

余家英继承了母亲的音乐天赋,13岁时曾收到母亲从英国牛津大学寄来的一封信,劝她到英国进修音乐,并给女儿寄来了圣诞礼物:一只白玉手镯和一个红宝石戒指。

余家英的父亲没有听从妈妈的安排,14岁时,爸爸给她改了第三个名字余硕卿,并送她到成都建国中学上初中。

在这里,余硕卿认识了车崇英、周玉斌、杨梦萍,她们成了最要好的四姐妹。

好友车崇英的父亲是车耀先,中共地下党员,中共川西特委军事委员,公开身份是“努力餐厅”的老板,他也认识余硕卿的父亲余安民。

余硕卿正是在车伯伯的影响下,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2月,余硕卿改名余慧琳,和十多名青年奔赴延安,下车时遇到一个抗大拎包青年

1937年冬,张露萍刚进入成都蜀华中学上高中,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促使她下决心奔赴抗日圣地延安。

她和十多名青年一起,不顾家人阻拦,辗转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等待期间,组织上又送她去安吴堡青年干部培训班,并建议她改名不姓余,她第五次改名“黎琳”,随母姓。

1938年2月3日,黎琳一行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车刚到延安,黎琳就遇到了一个英俊的抗大男生为她拎包。他叫陈宝琦,山东人,在北平读书时就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是抗大三期的学员,在延安改名李清。

李清热情地领她去新生接待处,初次见面,双方留下了好印象。之后,黎琳在李清的帮助下,渐渐度过了饮食、寒冷、军事训练等几大关。

黎琳在陕北公学三个月集训后,正式转入抗大学习,成为抗大第四期学员。1938年,17岁的黎琳光荣入党,1939年,抗大毕业后,她被派往军委通讯学校学习。

1939年9月20日,李清和黎琳在一个窑洞里结婚了,此时,黎琳18岁,李清19岁。

新婚刚刚一个月,黎琳接到一个新任务:组织上派她回四川去,争取父亲余安民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当时,她父亲余安民已被蒋介石委任为中将师长。

10月28日,婚后38天,小夫妻就此分别…

李清等来了黎琳叛变的消息,他彻夜难眠

根据组织安排,黎琳先是到成都老家见她父亲。她到达广元时,给李清写了一封信,说她独自坐在嘉陵江边,看见了北飞的大雁,便在河滩上写下了好多个“李清”的字样,她想让天上的大雁把她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

李清天天盼,盼了半年多,又突然收到了一位回延安的同志捎的一小包李清爱吃的水果糖,说是黎琳从重庆托她捎回来的,遗憾的是:一个字也没有。

又过了半年多,抗大一位去重庆治病的女同学回延安,称她在重庆亲眼见到黎琳穿着布拉吉衣裙,挎着国民党军官的胳膊行走在大街上!

李清的同学也劝他:别再等黎琳了。

于是,“黎琳叛变”的消息在延安不胫而走!

李清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爱说爱笑爱唱歌,听党话、跟党走的妻子绝不可能叛变!

这个惊雷般的消息让李清彻夜难眠,他急切想了解真相,可是,没人能告诉他…

震惊蒋介石的“军统电台案”

1939年11月20日,黎琳来到重庆,组织上交给她一项新任务。

重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驻地、抗日战争期的陪都,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所在地。

南方局军事组的叶剑英、曾希圣和雷英夫,在国民党军统局电讯总台发展了张蔚林和冯传庆两名党员。

电讯总台及张、冯二人的住地距周公馆不远,经常有特务盯梢。为了避免他们因为频繁出人周公馆而暴露身份,军事组决定,让黎琳改任军统电讯系统的地下党支部书记,负责联络和传递情报工作。

黎琳接受了新的任务,化名张露萍,以张蔚林妹妹的身份开展工作,接受南方局军事组雷英夫单线领导。

他们又在国民党军统局发展了赵力耕、杨洸、陈国柱和王锡珍四位进步青年报务员,先后被吸收为中共秘密党员,支部成员达到七人。

这个特别党支部,在戴笠的眼皮子底下构建了一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它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深深地插入国民党的心脏。

没料想,仅仅三个多月后,1940年3月,因为一件意外事故处理不当,却出了大事情。

张蔚林在值班时烧坏了一支真空管,他一时没了主意,径直跑到“周公馆”求救。曾希圣同志说:“电台上烧坏真空管是常有的事,你要沉住气,上街买一个补上就是了,不要做声。如果有人知道了,你就说是工作中烧坏的,这是常有的事,赶快回去!”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戴笠本来就担心他培养的这些思想左倾的年轻人,军统局的人来找张蔚林见上班的地方没人,就找到牛角沱嘉陵江边他住的小屋,又没见人,结果在他抽屉里发现了军统的秘密电台名单和张露萍写的暗语,当晚,敌人就在军统内部进行了大搜捕。

结果,张露萍等七人全部被捕,引发了震惊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蒋大为震怒,严厉斥责军统负责人戴笠。

1940年3月~1941年3月,张露萍及其战友被监禁在重庆歌乐山的白公馆。

1941年4月~1945年7月,张露萍七人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在这里,张露萍和我们熟知的“小萝卜头”同一个监室,她是小萝卜头的“253号妈妈”。

1945年7月14日,张露萍七人关押5年后,被敌人枪杀在息烽快活岭的山坡上,张露萍年仅24岁。

蒙冤38年

在张露落牺牲后的前38年间,默默地躺在那里无人知晓。因为,当年在延安误传她叛变了,另一个原因,没人证实张露萍就是延安的黎琳。

多亏了越狱成功的韩子栋同志,韩子栋就是小说《红岩》里华子良的原型。1958年,韩子栋由北京调往贵州任贵州市委副书记,他特地去看了一大一小两个烈士坟头,以后,每年清明节,这里都有一个老人的身影。

更幸运的是,韩子栋老人又熬到了十年浩劫的结束。1980年春,韩子栋向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妇联寄送了《关于张露萍等七位共产党员在息烽集中营被敌人杀害的报告》,报告中详述了张露萍特别支部七人在狱中的表现及壮烈牺牲的经过。

报告中还提供了张露萍是四川崇庆县人,姓余,曾与车耀先之女车崇英中学同班,原组织关系在中共南方局等重要线索。

还多亏了幸存下来的同室难友孙壶东、徐宝芝夫妇等有关同志为张露萍烈士提供的充分证词!

鲜活美丽、充满朝气的余薇娜、余家英、余硕卿、余慧琳、黎琳、张露萍6个名字、24年的壮美人生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1984年,张露萍被确定为国家一级烈士。

黎琳,我来看你了!

1985年春,在张露萍烈士牺牲40周年之际,张露萍最挚爱的丈夫李清刚从国家交通部部长岗位上退下来,清明前夕,他从北京赶往息烽为妻子扫墓。

新婚一别47年,他终于等来了真相,等来了妻子的音讯。

他忘不了妻子吃小米饭已经不噎嗓子时那副高兴的样子,也忘不了她因为听不懂教员的课急得掉眼泪的样子,更忘不了她穿着紫红毛衣指挥大家唱歌的形象…

李清第一次站在她的墓前,百感交集,尽管隔着一层厚厚的黄土,李清还是用一篇深情的悼词把心中积存了47年的话轻轻向她倾诉!

黎琳,别怪我过47年才来看你,这47年来,我们打鬼子,打老蒋,这风风雨雨的47年中,我是从未忘怀过你呀…

李清又在烈士墓旁栽下一棵青松,他要让这棵青松代表他,陪伴在她的身旁。

2005年7月,在张露萍牺牲60周年纪念日,李清以85岁的高龄再次登上息烽快活岭,并写下一首诗来缅怀妻子:“苍山埋忠骨,浩气满大川,梦随孤魂绕,怎不忆延安!”

让我们记住: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洸、陈国柱和王锡珍!

让我们记住:余薇娜、余家英、余硕卿、余慧琳、黎琳、张露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