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的第一份独立工作是印刷所所长
经历了25000里长征,贺子珍的健康受到损害,组织上和同志们非常关心她,劝她不要急于工作,好好养身体。
贺子珍不同意。
她说:“我身体是差一些,但坚持工作是做得到的。”
组织上和同志们看她那么坚决,就让她继续做毛主席的秘书工作,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贺子珍还是不同意:“我不愿当家属,我要同大家一样做公开的独立工作。”
这时的贺子珍27岁,她也知道在毛主席身边做秘书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她不满足于只做秘书工作,她想接受更多的锻炼。
在贺子珍随毛主席东征回到瓦窑堡后,组织上把她分配到苏维埃国家银行担任印刷所所长。
这是贺子珍和毛泽东结婚七年来第一个独立工作。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银行编年纪事》记载了贺子珍这份工作:
1935年11月下旬…贺子珍为印刷所所长,张子贞为副所长,黄亚光负责图案设计。
1936年3、4月间,印刷所所长贺子珍因临产调离印刷所,副所长张子贞病故,由朱华民担任印刷所所长。
贺子珍是个工作狂,她白天晚上都不肯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忙得很少回家,有时,毛主席晚上办完公,步行到这里来看她。尽管只工作了半年,她在这份独立工作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可是,命运多舛的贺子珍,兜兜转转10年后,又一次独立工作时,已经今非昔比。
哈尔滨
贺子珍在苏联待了10年,度过了比长征还难的十年岁月,她经历了失子、失婚、苏德战争、被强制送精神病院等一桩桩打击,这些打击并没有将她击垮。
在回国之前,贺子珍设想了自己的生活:我是我,他是他。
当李富春等人迎接她和毛岸青、娇娇母子仨人时,她表示只想早日工作。
但东北局的同志发现,贺子珍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工作,而是生活必需用品,她们母子仨人到达哈尔滨时衣服很少,娇娇脚上穿的一双鞋,已经露出了脚趾。
其实,贺子珍在德苏战争爆发前添置了一些衣服,战争爆发后,为了填饱肚子,她不得不把衣服变卖换成吃的,回国时已所剩无几。
东北局的同志为贺子珍做了一套深色的列宁装,前面两排扣子,斜开身,给娇娇买了一双皮鞋,做了一条带背带的裙子,还给她们安排了宽敞的住房。
令贺子珍感到幸福的是,一些在哈尔滨的战友,纷纷来看望她,在同志们的关怀下,贺子珍又焕发出神采奕奕的青春,此时,她才38岁。
在贺子珍的一再要求下,组织上给她安排了工作。
她先是在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担任机关党总支书的职务,后来又到哈尔滨市总工会工作。
贺子珍不挑不拣,不计较职位高低,但她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这些工作。做工会工作,需要给干部、工会会员们讲课,宣传党的政策,讲国内外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还要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贺子珍离开10年,没有参与中国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没有参与解放区的土改工作,她很难讲得有血有肉。
想当年,在第一次打开江西永新开祝捷大会时,贺子珍腰扎皮带,别着一支短枪,站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可如今,贺子珍走上讲台,心里发怵,除了大纲上的内容,就没有什么可讲了。
一生要强的她,依然投入极大的热情,她只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准备,她在艰难地适应着新工作。
沈阳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贺子珍带着毛岸青和娇娇从哈尔滨随军南下进驻沈阳,参加沈阳的接管工作,贺子珍还是做工会工作,她和战友们累并快乐地工作着,她在弥补心中的遗憾,弥补10年来没有为祖国做什么贡献的遗憾。
在沈阳,贺子珍还迎来了妹妹贺怡,贺怡到沈阳后,一直同娇娇生活在一起,贺子珍天天上班,住在另一个招待所里。
1949年春,贺怡和苏联教授尤金一起,把毛岸青和娇娇送到了北京香山别墅,送到了毛主席身边,分别多年的父子、父女终于团圆了。
但是,贺怡想为姐姐争取来北京的愿望落空了,姐妹俩来北京受阻,在天津招待所住了一个夏天。
杭州
随着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陆续解放,原来很多来东北工作的干部都纷纷被安排去新区工作,贺子珍受此影响,也想南下工作。
这时,贺子珍在井冈山时就相识的老战友谭震林热情邀请她到浙江工作,贺子珍答应了。在杭州,组织上安排她担任杭州市妇联副主席。
没想到,她在这里刚工作几个月,她妹妹贺怡在赣州附近遇车祸身亡。噩耗传来,贺子珍悲痛欲绝,肝胆俱裂。
当她知道,贺怡不顾安危连夜赶路,竟是想赶在自己上任工作之前,找到在江西失落的贺子珍的儿子小毛,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而贺怡的两个孩子在这次事故中受了伤,她马上请假赶往上海她哥哥贺敏学家中,悉心照料贺怡受伤的孩子,贺子珍万万没有想到,杭州市妇联的工作,竟是她最后的一个工作岗位。
从此,她就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大闲人,在沉寂中度过了后半生。
一些当年同贺子珍在哈尔滨一起讨论过她今后生活的老战友,仍然无限感慨:如果贺子珍按照她原定的计划去生活,她的一生,不至于那样不幸,她可能获得新的爱情,新的婚姻。
可命运这东西,谁能说清呢?只能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