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历代新疆和田玉的开采方法——王建泉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3-22 20:11:08

新疆和田玉的产出形态主要有籽料、山流水料、山料和戈壁料,本文主要讲解这四种和田玉不同时期的开采方式方法。

玉珠峰

籽料、山流水和戈壁料在古代的开采方法主要有人工捞玉、拣玉和挖玉的开采方式;山料开采方法主要使用火攻、火药及炸药辅助人工的方式开采;现代的开采主要由炸药配合大型机械开采为主,进行大规模开采。

01、新疆籽料的开采方法

01-1、古代籽料的开采

古代新疆和田玉籽料的开采方法主要有捞玉、拣玉和挖玉三种方法。

01-1-1、捞玉

捞玉是古人在新疆河流中采集玉石的一种方法,历史上著名的玉河有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还有喀什地区的叶尔羌河等。

古人河中捞玉的具体方法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特别是秋季的月明之夜,在和田的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出山口河水较浅处,有识玉经验的多名女性结伴而行,沿着河滩边走边看,看到河中有类似玉的石头,便脱掉衣服,下到河中将其捞拣出来。当然,对捞取上来的石头还需仔细观察、辨别其是否是玉石。

01-1-2、拣玉

拣玉人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河流流向选择拣玉地点。这些地点往往在河流内侧的河滩,河道由窄变宽处和河心砂石滩上方的外缘。这些地方都是水流由急变缓处,有利于玉石的停积。拣玉行进的方向一般是自上游向下游推进,以使目光与卵石倾斜面垂直,易于发现籽料。同时行走的方向要随太阳方位的变化而变换,一般需要人背向太阳行走,这样眼睛既不受阳光的刺激,又能清楚地判明卵石的光泽与颜色,判定其是不是玉石。

拣玉图片

拣玉的季节是自夏至秋,河的上游是初夏至初秋,下游可以稍晚些,中秋后河水开始结冰并逐渐封满河床,就无法拣玉了。和田的河水受季节影响很大,夏季3个月拥有年径流的70-80%,秋季骤减至10%左右,冬季基本无水。初夏时昆仑山积雪消融,每天上午洪水到达之前可以拣玉;夏季洪水到达较晚,每天中午还可以拣玉;初秋河水消退,河滩暴露,部分河床干涸,气候不热不冷,正是拣玉的好季节,可以整日拣玉。可见,一年之中拣玉的最好季节是秋季。

01-1-3、挖玉

挖玉是指在河谷阶地、干河滩、古河道和冲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玉石。挖玉在清代比较盛行,洛浦县设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该县主簿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记述了胡麻地挖玉的情景。

挖玉图片

历史上挖玉的主要地点也是大小胡麻地。在大胡麻地出山口附近的河滩宽500-800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展布,河滩中尽是卵石。今天有多处看上去呈盘状或漏斗状的洼地,内有卵石规则排列堆砌,即是古人挖玉遗迹。小胡麻地也是历史上挖玉的主要地点,现在河滩表面的玉石已经被拣得差不多了,采玉开始采用挖玉的形式了。古代挖玉的方法就是使用简单的铁锹、铁镐等工具在河滩上挖掘,这种采玉方法的效率比捞玉高得多。

01-2、现代籽料的开采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田开采籽料仍然采取古代的挖玉方法,即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挖掘。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挖掘开始变成有组织地进行,挖掘面积也逐渐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出现小规模的机械挖掘,开创了和田籽料挖掘的新阶段。这种挖玉方法是先用推土机将古河道或戈壁滩表面的浮土推开,露出卵石,然后用挖掘机将卵石挖出,倒在旁边,卵石堆放处围有一圈工人,他们会将卵石逐一仔细翻查一遍,发现籽料后拣出。然后挖掘机再将新的卵石挖出倒出,工人们再进行分拣,如此往复。这种方法大大加快了挖玉的速度。

机械采玉

2000年以后,多用机械采玉法,类似于露天煤矿的开采方法。先用铲车铲去地表厚2-5米的沙土层,直到露出卵石,然后在卵石层中采玉。采玉方法是用铲车铲起卵石转到另外一个方向慢慢抖落,旁边有数人站立,用工具从落下的卵石中拣出玉石。随后的几年,和田“两河”流域籽料挖掘达到了高潮,机械开始大规模介入籽料挖掘,到2006年时,数千台挖掘机械在和田白玉河道一字排开同时挖玉,数万人同时作业,场面极其“壮观”,玉龙喀什河流域机械挖掘籽料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这时的籽料供应充足,价格不高。

2007年起,当地政府开始实施各种禁采措施,开展了“禁止乱采滥挖专项行动”,大型机械全部从河床中撤出,对无序采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经过几年的整顿以后,当地政府开始有序挖掘。2012年,和田地区国土资源部门公开拍卖了数千亩开采地,主要分布在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这些戈壁地都是古河道,出产了一定数量的和田籽料。2015年,玉龙喀什河流域的籽料挖掘又达到了高峰,和田地方政府将部分河道承包给承包商,这些人竭尽全力进行开发,白玉河古河道多处砂石料承包场每处都有几十上百台大型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有些地方深挖几十米,有些地方挖出了地下水。

大型砂石分拣机

随着籽料出产数量的日益减少,和田河籽料的开采方式在2016年又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籽料开采虽然已经机械化了,但还只是机械化中的粗放生产方式。新的开采方式明显不同于以往,挖掘者在有玉石的河床旁安装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的大型砂石分拣传送带,传送带两边站有工人,采玉人先用推土机将河道上层的浮土推掉,然后用装载机将下面的卵石装上卡车运到传送带后端,工人将卵石送到传送带上,传送带旁的水管将卵石冲刷干净,卵石在传送带上慢慢行进,站在传送带两旁的工人仔细观察,将其中的籽料拣出。这种开采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籽料的出产率,几乎每一粒籽料都不会被放过,这样一来,和田籽料的出产率大大提高了。

大型砂石分拣机

02、山流水玉料的开采方法

山流水玉料是和田玉的一种,是山料未进入河流的坡积矿,形状介于山料与籽料之间,这一形态的玉料在山料原生矿到河流下游都有出产。新疆出产山流水料较多的矿区是黑山矿区。

黑山

黑山地区整个山顶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千万年的冰川作用将海拔更高的原生矿床的玉料侵蚀、剥离、搬运,最后聚集在冰川之下。夏天温度高时,冰川逐渐融化形成冰舌,有的冰舌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随着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冰舌会不断崩裂,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响,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跌落入河中,夹在冰川里的玉石会随着冰川的融化而暴露出来,在冰河中就可以找到山流水玉料了。因此,过去黑山采玉的方法只有等自然冰舌融化,到河中拣拾。随着时间的推移,冰舌自然融化所带来的玉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采玉人的需求,他们开始借助机械来开采。就是采玉人在融化的冰水中间筑坝,将上游的冰水用坝拦住,令其改变方向,往回冲击冰舌下部,使冰舌快速崩裂,以使更多的山流水玉料露出,达到开采更多玉料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导致冰川大面积倒塌,对采玉人造成人身危险。同时,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会很快将含有山流水玉料的冰舌开发完,导致后人在此处无玉可采。

03、山料的开采方法

山料的开采最早时间是在明代时期。山料矿床在昆仑雪山之巅,交通险阻,高寒缺氧,条件艰苦,开采不易,古代文献提到的“攻玉”就是开采山料的意思。山料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和洞采两种方法。

03-1、露天开采

03-1-1、火攻开采

火攻法是古代山料开采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找到玉矿以后,先判断玉料和两边围岩的状况,找出围岩的裂隙,并在裂隙中插上木材使其燃烧,在岩石受热后,速浇冷水,致使岩石裂隙扩大,再用硬器撬动,将破裂的围岩石脱落,夹在岩石中间的玉料就会显露出来。如果围岩上没有裂隙可供木材插入,也可以先将木材堆放在岩石上方,将其燃烧,再浇冷水,使岩石产生裂隙,再插入木头进行燃烧浇水采玉。

明代以后,新疆昆仑山采玉的方法主要是火药开采的方法,但表层玉料的开采也使用火攻开采方法,这种方法与内地古老的采玉方法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昆仑山的玉矿地表露头面积较小,玉料表面的裂隙很小,不足以插进木材进行燃烧作业。但昆仑山聪明的采玉人用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采玉人发现玉矿后,尽量在玉石之间找到裂隙。一般来讲,昆仑山的玉石可能只有一些很小的裂隙,这些裂隙不足以插进木头,采玉人就想办法扩大玉石的裂隙,使其能够插进木头进行燃烧,为此他们发明了豆类膨胀法。方法是先用小的树枝等工具将玉石矿体的小裂隙拨开,将绿豆放入其中,再将随身携带的水浇一点在上面,几天以后,绿豆膨胀长出豆芽,采玉人再将绿豆挖出,换进黄豆,再浇上水,待黄豆出芽后,矿体的裂隙也就增大了,这时玉石矿体如果出现晃动,使用火攻法即可将其挖出。我们今天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工具,不必再使用这些原始的方法采玉了,但民间采玉人这种聪明才智着实令人赞叹。

03-1-2、火药开采

明代后期,昆仑山山料开始使用火药开采法。具体方法是人们首先在山上找到露头的玉料,并据此找出玉料矿体的主脉,接着在玉料主脉的边缘找到围岩,用火药将玉矿两边的围岩炸裂,再用较为坚硬的铁质工具将围岩撬动剥开,位于围岩中间的玉料露出,就可以用工具将玉料取出了,这一层面的玉料开采结束,再接着开采下一个层面。这种开采方法的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玉料,使其不受任何损失。

采玉图片

03-1-3、炸药开采

晚清时,随着诺贝尔发明的炸药进入中国,昆仑山山料的开采开始大规模使用炸药。伴随着昆仑山炸药爆破的隆隆巨响,中国历史上使用了5000多年的火攻法,新疆山料使用了三四百年的火药法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03-1-4、大型机械开采

近20年来,新疆和田玉山料的开采进入了全新模式。每一座矿山都在大规模地使用机械,这些机械主要包括推土机和挖掘机,同时与炸药配合使用。大型机械开采的具体方法是先用炸药将山上的花岗岩炸裂,然后用挖掘机将其剥离,露出玉矿,最后用挖掘机将玉料挖出。这种方法的使用,使现代山料的开采方法达到了前人从未企及的高度,采玉规模越来越大。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将矿区的所有玉料一网打尽,充分开发玉矿资源。

机械开采

03-2、洞采的方法

洞采是开洞挖掘玉料的方法。其优点是工程量比较小,缺点是采掘得不够彻底。洞采有这样三种方法。

03-2-1、手工洞采

这种方法完全采用手工方法,采玉人找到玉脉后,顺着玉脉以铁锤、铁钎等简易工具开洞取料。这种方法开的洞一般不是很深,所取玉料有限。

洞采

03-2-2、爆炸洞采

这种方法类似于一般矿山的隧道开采。采玉人发现玉脉后,根据玉脉的走向用炸药爆破,开出洞口,向内进深,遇到玉脉以后,尽量使用风镐等工具开采,这样做不会破坏玉料。一般洞深有几百米,目前,昆仑山许多玉矿仍然采用这种洞采法开采。

03-2-3、千斤顶洞采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于有玉脉河段的峭壁上。河段的峭壁不能实施爆破,否则炸出的玉料落入河中无法取回。采玉人发现玉脉后,通常会在峭壁上开出一个仅能站人的小洞,然后用千斤顶摇动玉料,使其慢慢脱落。塔什库尔干马尔洋地区的山料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开采的。

04、戈壁料的开采方法

戈壁料是原生玉矿山体经过某种地质现象破坏以后,山料崩落,由洪水带到戈壁滩,经过数万年风沙磨蚀以后形成的玉料。戈壁料留下了玉石最坚硬和致密的部分,表皮凹凸不平,布满圆滑的坑坑洼洼。戈壁料范围分布广泛。开采的方法一直是靠人工在戈壁滩上拣拾,最近几年采玉人开始使用一种类似农具犁耙状的工具,在戈壁滩较大范围内机械翻地,然后人工拣拾,大大地提高了戈壁料的开采数量。

戈壁料

从古至今开采新疆和田玉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在何等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总是能够想方设法地将玉料开采出来,琢制成美丽的玉器,为9000年中国玉文化添砖加瓦。

05、作者简介

作者:王建泉

职 业: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资深珠宝投资顾问。

资 质:NGTC 宝石学家、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 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新疆和田玉》、《新疆和田玉的开采状况》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0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