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价值事务所”公号,关注公号,和我一起挖掘更多宝藏公司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541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随着年纪渐长,所长越发意识到,自由才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不过,所长的自由可能和大家想得不太一样。
在所长眼里,自由应当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这个想做,就好比想健身、想学习、想读书、想专注的工作、想早睡早起;而这个不想,就好比不想吃垃圾食品、不想晚睡、不想抽烟、不想频繁地刷社交媒体……
如果你真的可以实现,自己想做的都能立马去做,自己不想做的都能完全不做,那在所长眼里,就是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你的生命、你的时间、你的一切行为,都将由你自己说了算。
当然,这很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所长还是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小窍门,在此分享给大家。
想做什么做什么关于想做什么,很多时候,之所以我们想做的事情没法落实,核心在于想得太多、动得太少。典型如所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想学中医,但是一想到中医的经典全是古籍,读着都费劲,更别提还要去理解、去消化,而且想学好中医,至少先要把《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金匮》等读完且掌握,这得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呀,嗨,想着都头疼,而且也感觉确实挤不出这么多时间来,然后,这事就被所长无限期搁置了。
那后面所长是如何开启的呢?很简单,别想了,直接行动,直接把每天的日程安排表挪一段时间出来,就啃它,能啃多少啃多少,不要着急,慢慢来,反正每天那段时间就是排给中医了!
而后,所长就真的开始学中医了,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好像是摸到了点门道,而只要一件事你摸到了门道,开始会有正反馈了,那就很容易坚持下去。
再比如健身,同理,所长每天的日程表就是划了一块时间给健身,这个时间段只能健身,不能干别的,然后久而久之,就成习惯了。
这里额外说一句,日程表真的很有用,因为我们的大脑有快慢两个系统,两个系统处理信息的时间完全不对等,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理性思考的速度跟不上下意识的速度。比如当下,理性告诉我们要全神贯注地工作,可工作了没几分钟就刷起了手机,而一刷就会停不下来,刷了好半天有点疲倦了,好像才想起,哎呀妈呀,我明明是想工作的!
再比如明明知道自己的很多担忧、很多情绪毫无道理,可就是会止不住地担忧、止不住地乱想。
还比如明明知道要价值投资,要陪伴好企业一直成长,也清楚市场先生是躁狂抑郁症患者,很多时候就是毫无理性可言的,短期的股价走势并不能说明什么,长期表现才能反映一家企业、一个市场的真实情况。可一旦下跌,还是分分钟想卖出,怀疑它有问题。
潜意识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你,明明你可以做得更好,但就是会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堕向我们的基因想要我们成为的样子。
所以,这个时候,要多让意识而非潜意识工作,就需要消除“模糊”,让我们生命的一切都变得清晰,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该遵从什么样的原则去干。
如果对此不是很能理解,我们不妨换一个场景思考一下,是不是当你选择越多的时候,你越不知道该怎么选,是不是你发现你的待办事项越多、要做的事情越多时,你越想躺平,越想拖延。这就是因为选择太多,大脑“模糊”了,不知道现在先干哪样,那干脆就选最舒服的,啥也不选、啥也不干。
所长的日程表,从早上几点起到晚上几点睡,每个时间段精确到20/30分钟该干什么,全部都有明确的规划,当然,这里面也会留足一些缓冲时间,以防自己估算的时间有误差,每天的待办事项全部也都会在日程表写下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给大脑任何启动下意识的空间。
严格照此执行一段时间,按照日程表办事就会成为你的习惯,然后你每天都会做计划,每天都会按照制定的计划严格完成,久而久之,基本就能实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想做就不做什么关于不想做什么,所长有一段时间非常讨厌自己频繁刷社交媒体、漫无目的地刷手机、刷网页,也非常想戒除这个烂毛病,但这可真不是一般的难,所长每次都告诉自己,不要点微信、不要点网页、不要看数据,但就是管不住手,点了一次就想点二次,然后不停地点。
对此,所长的办法是这样的,其实和上述日程表类似,用消除模糊来实现。
所长给自己规定了几个可以查看社交媒体的时间,一天之中,只有这几个时间段可以看,剩下的时间都不准看!一旦想看了,只要觉察到有这个念头,马上闭眼冥想。
为什么要闭目冥想,其实是为了打断相应神经元的连接。
说到这里所长再额外解释一下。
我们人看似有“自我意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平时所做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在塑造神经元的连接,当一段神经元连接够紧时,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相应神经元连接就会自动启动,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就会做某事,这样才能最节能、最省事,把上述过程换个大家惯用的词,那就是习惯。所以,人归根结底其实是被习惯支配的动物。
假设我们不停地干一件事,其实就是不停强化一段神经元连接,那相应神经元的“惯性”也就越强,我们仿佛就会对一件事情越“上瘾”。如果一段时间不干某事,其实相应的神经元连接就被弱化了,逐渐就失去了这个习惯。
所以,所长一旦察觉自己有看社交媒体或者刷网页或者漫无目的刷手机的念头时,立马闭目冥想,其实就是为了切断相应神经元的连接,只要这个切断时间足够长,那刷手机的烂习惯就能自然而然地被戒掉。
当然,戒掉看社交媒体如此,戒掉很多事情都完全可以照搬,比如看盘、失恋后疯狂想某人、想吃垃圾食品……
不过,想做到所长上述所讲的事情,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觉察,就是你察觉到了自己的念头。
比如所长的意识能觉察到自己想去刷社交媒体,而不是直接就去刷,刷了半天才意识到我难道不是应该好好工作么?
再比如面对工作一些事情,所长会意识到自己很生气,而自己生气时,敲击键盘的速度会不自觉加快,会疯狂想说服对方,而能意识到这点,其实也是不容易的,每每所长发现自己敲键盘的速度在加快时,都会下意识地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气,然后重新慢慢敲击键盘,因为自己清楚,被情绪控制下的自己,是无法做出正确决策的,并不利于问题解决。
觉察很重要,那么,觉察该如何修炼呢?
所长的答案是,放慢,可以先尝试拿出一段时间,慢慢地走路、慢慢地做事、慢慢地干一切事情,因为速度放慢,你的感知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加强,既然理性系统运转比下意识系统更慢,那不妨把自己的一切放慢,让理性能够跟得上下意识。
所长近期在自己小区做过这么一个试验,就下图这一段路的距离,放慢步子走过去,看最慢自己能用多长时间,最后的记录是三分47秒,这么一段路,花近四分钟走完,核心就在于感受,从脚趾开始,一点点度控制身体让整个脚掌落地,一只脚踩实了再慢慢地一点点挪动另一只脚,这中间,身体甚至很难达到平衡,你必须不断地吐气,让核心绷紧以保持身体稳定。
当你对自己的掌控力增强,你的觉察自然而然就会增强,甚至到一种境界,你会发现什么叫“行住坐卧皆是禅”。
当然,这个境界所长还没达到,但觉得自己还是摸到了一些门路,一旦发现自己开始想自己理智上并不想想的东西,一旦发现自己有在理智上并不想要的念头,所长就会立马敲自己三下,并告诉自己“停!”,只要觉察到大脑在胡思乱想,其实立马就可以被拉回到当下,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嗨,其实话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想实现绝对的自由,想做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背后的核心,其实是绝对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