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元宏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出生在平城,是北魏的第六代帝王。3岁时被立为皇太子,5岁时献文帝将皇位禅让给元宏。献文帝当时也不过不到20岁,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却放弃了人人都想要的皇位。这其中可是大有隐情,拓跋弘继位的时候年龄也不大,权力就到了冯太后手中。

两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关系十分密切,可太原王乙浑的叛乱被平定后,冯太后将权力还给献文帝,不过冯太后还留下大量官员,制衡着献文帝的权力。后来,献文帝处死了冯太后最喜欢的男宠李奕,冯太后大怒,将献文帝囚禁起来,将皇位禅让给元宏。可拓跋弘仍没有放弃权力,仍然处理朝政,最后,壮年的拓跋弘突然暴毙,有传说拓跋弘之死是冯太后贪念权力而毒死了。这个时候元宏不过十岁,可却失去了父亲和母亲。

有人说,拓跋弘死了,可元宏的母亲为什么也死了,难道真的对拓跋弘用情至深吗?这还得说北魏时期的子贵母死制度。可冯太后为什么没有被赐死,还是因为冯太后虽然是拓跋弘之父的皇后,可只是养母,且十分受宠爱,自然就逃过了一劫。元宏的母亲在他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就被赐死了。拓跋弘死后,权力又回到了冯太后手中。元宏就在这种情况下,在冯太后身边长大。元宏待冯太后如亲生祖母一般,政事不论大小,都得请示冯太后。

可冯太后受到了拓跋弘的影响,在起初对元宏非常严厉还产生过杀心,曾在寒冬时期,将元宏幽禁在小房子中,三天不让他吃饭,还有了废黜他的意思。还是受到满朝文武的反对,才把他放了出来。后来又受到权阉的诬陷,孝文帝被冯太后不分青红皂白的实行杖刑。孝文帝作为一个皇帝,被不是亲祖母的冯太后这么对待,也没有什么怨言,反而是更加尽心服侍冯太后。

冯太后也确实教了孝文帝不少东西,让孝文帝逐步接受汉化。虽然元宏对冯太后的所作所为也有不满,可还是对冯太后很尊敬。公元490年,49的冯太后离开人世,此时,元宏在丧礼之后,还是会掩面哭泣。孝文帝坚持给冯太后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进女色,不进荤腥。孝文帝在守孝期间,居住在草庐,这让大臣们很担心,在大臣们的再三劝说下,孝文帝离开了草庐,在偏殿听政。而在守孝的三年里,孝文帝严格要求自己,身为皇帝,却不进女色和荤腥,文武百官和后宫女子都对他很敬佩。

孝文帝在冯太后死后亲政,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国内整顿吏治、改革官治、实行均田制。并且在国内实行全面汉化,他模仿汉朝的礼仪,尊孔、设太庙,改鲜卑姓为汉姓,皇室从拓跋氏到元氏。孝文帝觉得北魏都城平城,处于北方,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以及对南齐的交战,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可鲜卑的根据地在平城,肯定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于是就借口攻打南齐,率领平城的百官跟军队南下,当时正值深秋,道路泥泞不堪,军队来到洛阳都不想要前进,而孝文帝借口,我们大军开拔,不能空手而归,不如迁都洛阳。

都来到了洛阳,皇上还坚持。只能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好处很多,可以窥视南齐,进一步统一天下。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可孝文帝不会想到正是这一举动,造成了北魏的灭亡。平城处于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界处,当中原有变,鲜卑可退到草原,以求东山再起。且平城靠近六镇,可以有效掌握。后面,北魏的灭亡就是六镇起义所导致。可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发展,北魏国力达到巅峰,孝文帝也是北魏最强的帝王。可你能想象这么一位帝王却因为自己的皇后红杏出墙,活活把孝文帝气死。

孝文帝的后宫也是非常香艳,起初,孝文帝宠爱林氏,林氏也为孝文帝生下了长子元恂,冯太后要立元恂为太子,按照北魏的惯例,元恂为太子,其母林氏要被赐死。孝文帝因为宠爱林氏,希望冯太后不要杀林氏,可最后冯太后还是杀死了林氏,毕竟是祖训,孝文帝也没有办法。可这也让孝文帝对女色没有什么兴趣,关于皇后也听冯太后的意思。冯太后的哥哥冯熙娶了文成帝的姐姐博陵长公主为妻,文成帝是孝文帝的爷爷,两人有二子一女,女儿是冯媛,立冯媛为皇后可以保证冯氏在前朝后宫的荣耀,可冯媛当时不过13岁。

冯太后就将冯熙的两个庶女,姐姐冯妙莲、妹妹冯珊入宫为妃。孝文帝非常喜欢他们这对姐妹,两人很快被封为贵人,尤其姐姐冯妙莲,会疏南朝的发髻,而且花样百出,孝文帝就吃这一套。冯妙莲冠绝于后宫。而妹妹冯珊喜好文学,虽然长的楚楚动人,可不善于表达,跟姐姐工于心计形成对比。冯妙莲发现孝文帝喜欢吃鹅掌、文学和音乐,于是就请来四位宫女,在四位宫女的帮助下,孝文帝更喜欢冯氏姐妹,而姐妹两人的关系也很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后,妹妹冯珊怀上龙子,可是因为难产而死。姐姐冯妙莲也得了绝症,咳血不止。孝文帝念及旧情,可冯太后不让孝文帝留宿。这个时候,有位高丽的美人进入宫中,孝文帝对冯妙莲的关心就少了,冯太后觉得冯妙莲在宫中碍眼,于是就让冯妙莲出家为尼。不久,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尊重冯太后的遗愿,将冯熙的嫡女冯媛接到宫中,立为皇后。冯媛来到宫中,因为性格原因,能容纳宫中的嫔妃,后宫相安无事。

冯妙莲在家养病期间,冯家为他请来了一位名医高菩萨,不久,冯妙莲药到病除。冯妙莲不过20多岁,独处于空房,高菩萨长的强壮,在一次治病中,两人就搞在一起。高菩萨让冯妙莲不可自拔,当孝文帝来到冯府后,冯妙莲又为孝文帝做了一次烧鹅,孝文帝睹物思人,就把冯妙莲接回宫中。在高菩萨的帮助下,冯妙莲的媚术让人更加无法自拔。孝文帝立冯妙莲为左昭仪,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冯妙莲意在皇后,所以多次在孝文帝面前诋毁皇后,当时正处于孝文帝改革的关键时期,可皇后是个传统的人,他拒绝穿汉服,说汉语,让孝文帝很反感。在冯妙莲的插手下,最后,冯媛被废,冯妙莲最后被立为皇后,公元497年,齐、魏交恶,孝文帝亲去战场,冯皇后不能去前线。冯皇后本就不是安分的人,于是让高菩萨假冒太监入宫,两人再次私通。后来,听说,孝文帝在南阳病重,二人就更加肆无忌惮。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初嫁刘昶,后来寡居。冯皇后有个同母弟冯夙想要娶彭城公主,就多次对孝文帝吹枕边风,孝文帝就同意了。

公主知道皇后淫乱,冯夙的德行更加不行,彭城公主就前去前线,告诉皇帝,皇后淫乱的事实。孝文帝本就有病,急火攻心,可孝文帝并没有立刻采取措施。而冯妙莲知道彭城公主告秘后,一不做二不休,从宫外请了一个女巫,诅咒孝文帝早死,好立少帝,临朝称制。冯妙莲还多次派人刺探消息,孝文帝则暂时隐忍。等到孝文帝病情好转,才秘密抓捕了高菩萨等人。高菩萨在大刑的折磨下,很快就交代了冯妙莲是如何诅咒孝文帝的过程。

孝文帝得知后,大怒,对自己的两个弟弟说,我对她这么好,她却如此对我,我对她已经没有半分情谊,希望她能自行了断。可在冯妙莲的认错下,孝文帝心软了,虽然不想过去一样宠爱她,可还是保证了她皇后的尊荣。冯妙莲躲过此次大界面劫后,在宫中更加飞扬跋扈,甚至连孝文帝派来的宦官都敢辱骂。让孝文帝大怒。可孝文帝因为冯太后的恩情和冯熙的兢兢业业,没有对冯妙莲下手。

不久,孝文帝再次南征。在南征途中,虽然多次取胜,可南齐没有受到重创,孝文帝觉得统一无望,在想到自己最爱的皇后背叛了自己,在急火攻心下,最终死去,年仅33岁。在孝文帝弥留之际,仍不忘处置冯妙莲这位皇后,对自己的弟弟彭城王说:“皇后不安分,恐我死后,皇后以太后之资临朝称制,乱我国者”。希望我死之后,你能处死他,仍按皇后之礼下葬,不过要另选墓地。

孝文帝死后,冯妙莲虽不相信皇帝会赐死她,可被强逼着喝下毒酒,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孝文帝死后,太子元恪继位,关于孝文帝改革,也有很多负面影响,有人说汉化,丢掉了鲜卑人祖传的勇武,这是北魏灭亡的一个原因,也有人说改革让鲜卑人形成了腐败的门阀制度,后面河阴之变的产生也是因为改革,不管这么样,孝文帝已经做的很好的,他对北魏国力的帮助也是有目共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