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自参考资料
大谷正 著、田中利幸 編『戦争犯罪の構造』(株)大月書店
大谷正「日清戦争時の対外宣伝活動と旅順虐殺事件」『近代日本の対外宣伝』研文出版
大江志乃夫『東アジア史としての日清戦争』立風書房
1894年(明治27年)为争夺朝鲜半岛霸权,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因军事优势等多种因素在战争中占据主动。日本从很早力图增强国力(和魂洋才),希望能够修改与其他国家的不平等条约,“即使被西方国家击败,也被认为是亚洲最强,工业化速度超出西方人的预期。”
黄海海战胜利后,日军进军清国本土,战前预计需要50多艘战舰和10万士兵才能攻克旅顺要塞。位于辽东半岛尖端的旅顺是北洋舰队的大本营,与对岸的威海卫一起,都是北洋舰队的要地,两地之间也是清国的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1894年10月24日,大山岩率领的第2军在辽东半岛金州登陆,11月6日攻克金州城。11月18日,在旅顺口附近土城子附近的一次战斗中,秋山好古少校的骑兵第一营与清军遭遇,阵亡11人,受伤37人。
11月21日,日军1.5万进攻清国不足1.3万的军队。清军士气极其低落,坚固的旅顺要塞仅仅一天就陷落了。日方40人阵亡、241人受伤、7人失踪,清军则有4500人阵亡、600人被俘。
一些日本国内知名人士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例如,小说家森鸥外担任军医,作家国木田独步以记者的身份踏上了旅顺港。著名西洋画家浅井忠也以新闻画家(为报纸绘制插图)的身份参与其中。
后来成为袁世凯顾问的有贺长雄参与其中,并作为国际法顾问发挥了积极作用。与编制、装备、训练不统一,动员、后勤、指挥系统不构成现代军队基础的清军相比,现代化的日本军队在整个战争中基本上占据了上风,最终占领辽东半岛。
英国《泰晤士报》(1894年11月28日)和美国《纽约世界报》(1894年12月12日)报道,“从旅顺港陷落后的第二天开始,日军屠杀了非战斗人员、妇女、婴儿和其他平民。” 关于是否发生大屠杀以及被屠杀的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曾在军队服役并亲眼目睹这一事件的有贺长雄认为清国平民参与其中,这一事件现在被称为亚旅顺大屠杀。
这一事件产生了重大的外交后果,当时日本正与美国就修改对日不平等条约进行谈判,这一事件导致美国参议院议论纷纷,称现在修改条约还为时过早。为此,外相陆奥宗光陷入了被迫向《纽约世界报》做出解释的境地……
译自参考资料
大谷正 著、田中利幸 編『戦争犯罪の構造』(株)大月書店
大谷正「日清戦争時の対外宣伝活動と旅順虐殺事件」『近代日本の対外宣伝』研文出版
大江志乃夫『東アジア史としての日清戦争』立風書房
血债还得血来偿!
清军太废了
整个旅顺被杀得只剩下36人,还是因为鬼子要留下这些人来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