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Дючеры //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Брокгауза и Ефрона : в 86 т. (82 т. и 4 доп.). — СПб., 1890—1907.(Duchery//百科全书:86卷—圣彼得堡,1890-1907年)
【为了不让俄国人获得这些利益,中国清帝国政府从1654年开始将杜切尔农民从阿穆尔河谷迁移到更南边的松花江一带,达斡尔人也被重新安置到嫩江河谷。当斯捷潘诺夫于1656 年探索松花江下游时,他发现都切尔人的村庄已荒废……】
杜切尔(Дючеры,Duchery)在俄语中指17世纪居住在阿穆尔河畔的一个民族的名字,该民族的居住地大约从结雅河口到乌苏里河口,以及更远的下游。杜切尔人的民族身份尚不清楚,但俄国人通常假设他们是通古斯人,与满人和或那乃人(赫哲族)有关。
现代学者估计,在俄国人于1650年左右出现在该地区时,阿穆尔河谷的都切尔人(包括其他相关的满族群体,但不包括达斡尔人和鄂温克人)的总数为14,000人。
根据当时的俄罗斯探险家的说法,杜切尔人和他们西北的邻居达斡尔人都是农业从业者。他们种植黑麦、小麦、大麦、小米、燕麦和豌豆,以及多种蔬菜。杜切尔人的牲畜有有马和牛;猪是特别重要的肉食来源,他们也进行一些狩猎和捕鱼活动。
根据17世纪哥萨克的记载,杜切尔人住在设防的村庄(городок)里,每个村庄有60多座房屋。
清帝国瑷珲要塞的前身是一座杜切尔人定居点,目前考古学家将其称为格罗代科沃遗址(Гродековское городище),以附近的格罗代科沃村命名。
定居点位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南部。1652年,哈巴罗夫向雅库茨克总督弗朗茨别科夫报告了这个定居点的位置。哈巴罗夫在信中这样描述了这个定居点:
“从洁雅河口顺着阿穆尔河而下,骑马需要半天时间,穿过草地和田野才能到达这里……”
哈巴罗夫将这里命名为“Айгун”,与后来(17世纪80年代)在此存在的满族堡垒有关。据考古学家称,这座堡垒大概建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一直存在到17世纪中叶。
哥萨克从达斡尔人和杜切尔人那里收取(或掠夺,视情况而定)的毛皮、谷物和牲畜“贡品”,是17世纪50年代初俄国人从该地区扩张中获得的主要经济利益。
为了不让俄国人获得这些利益,中国清帝国政府从1654年开始将杜切尔农民从阿穆尔河谷迁移到更南边的松花江一带,达斡尔人也被重新安置到嫩江河谷。当斯捷潘诺夫于1656 年探索松花江下游时,他发现都切尔人的村庄已荒废。
另见:
「俄方史料」大清索伦三部之达斡尔
「俄国史料」大清索伦三部之鄂温克
「俄国史料」俄国人怎样区分鄂温克和鄂伦春?
【族源争议】
关于哪些民族与17世纪的杜切尔人相对应,存在不同的看法。从考古学角度看,杜切尔人文化的年代可追溯到13世纪下半叶,是先前存在于这些地区的阿穆尔女真文化的继承者。
根据苏联大百科全书,杜切尔人的后裔是该地区那乃(赫哲)、乌尔人奇人和其他民族的一部分。著名远东历史学家B. P. 波列沃伊(B. P. Polevoy)将杜切尔人(至少是居住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江附近的人)与那乃人联系起来,而19世纪的学者则认为,在杜切尔人于17世纪 50年代被驱逐到满洲深处之后,那乃人才逐渐在杜切尔人地区定居。
另一种观点认为,杜切尔人是女真人(满人)的一部分,他们从阿穆尔河迁往松辽地区后,与其他部分的满族融合。
【杜切尔人的最终命运】
哈巴罗夫曾这样描述了阿穆尔河沿岸军事吞并过程中的一个事件:
“…我们顺着阿穆尔河航行了两天一夜,摧毁了六七十个‘蒙古包’,我们杀死了‘蒙古包的’人并俘虏了他们许多人……所有的杜切尔人都住在这里,那片土地适合耕种和饲养牲畜,我们带走了他们的妻子、孩子和牲畜……”。杜切尔人在残酷的冲突中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很快就陷入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