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后在两个连队代理连长——陈启军戎马祁连22

绿拂晓 2024-02-12 08:55:20

作者:陈启军

我热爱参谋工作,同时也有想去基层带兵,经受实际工作锻炼的想法,却因方方面面的原因,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直到1975年秋和1976年底,才有了先后到 1 连和 5 连代理连长的机会。其中到5连代职,团里的意图就是准备让我接任正接受培训,拟提升使用的张文运连长。

那几年 5 连担任团先训连,我隔三岔五去蹲点,对连队情况熟悉。指导员和培旺、副连长常浩林、副指导员孙大同都是关系很好的战友,他们也欢迎我到 5连工作。遗憾的是恰在这时军作训处确定调我,当连长的事发生了变化。

聊以自慰的是,我先后在两个连队代职半年,时间虽短,却收获不小,学到了在机关学不到的东西。连队是部队最基层单位,一百几十号人的吃喝拉撒,全靠连长指导员当家。既要处理解决干部战士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又要落实机关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具体抓落实上做文章。

在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娱乐中,我懂得了带兵先带心,用兵先爱兵,提高战斗力要从点滴抓起,注重平时作风养成的道理。1 连代职期间,全连突击给菜地拉粪的事令我深受教育。当时十多亩蔬菜和饲料地亟待追肥,只因训练任务重,堆积如山的粪却拉不到地里。当时指导员不在位,经我与干部们商量,决定利用周末,借用驻地砖瓦厂的架子车突击拉运。

全连一百几十号人马总动员,从砖瓦厂借来三四十辆架子车,周六下午开始行动。各班排比着干,争着上,谁也不甘落后。晚饭时分,连里宣布收工,第二天接着干,谁知刚吃罢饭各排又干了起来。这是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9 点多钟,时任副营长的老连长杨志成闻讯赶到,看到肥堆还挺大,一时半会拉不完,就劝大家赶快收工,抓紧休息,星期天接着干。但哪个班排都不肯收工,你追我赶,越干越欢! 10 点、12 点、凌晨 2 点,还是劝不回去。

当查铺查哨的营长李家隆来到现场后,十分惊讶地发现原先的大粪堆不见了,但拉运还在继续,直干到月暗星稀,将粪堆下铲成一个浅坑,才收兵回营。副指导员刘茂喜和排长杨来吉说:“粪土粪土,粪堆下的土也是肥呀。”

什么叫作风,这就是作风,什么叫突击力,这就是突击力。而这种顽强的作风,这种团结拼搏的精神,这股不完成任务绝不罢休的英雄气概,不是指挥员头脑里想出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官兵在战争与和平时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养成的。1 连是团里的骨干连队,战争年代功勋卓著,和平时期全面建设也很过硬。解放战争中被上级授予“攻如锥,守如钉”光荣称号。

我十分怀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连队生活,怀念上下一致、官兵一致的官兵关系,怀念风清气正、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我在 5 连代职期间恰逢连队杀猪,连队决定计价给家属临时来队干部每人 2 斤肉,我也享受了这一待遇,给同乡战友张学林司务长付了 1 元 3 角钱。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连队干部只有关心爱护战士的权力,不能随意贪占士兵利益,家属临时来队,吃东西要掏钱,不能白吃白拿。当然那时部队从上到下,各级干部都很清廉。

当时河西吃菜难,团里为解决随军家属吃菜问题,采取划片由就近连队保障供应的办法。规定按户每年给连队交 5 元钱,由连队负责菜季给家属供菜。那个时候,165 团是兰州军区出了名的农副业生产先进单位,猪养得好,菜也种得好。但上至团长下到基层干部,大家都能自觉执行团里吃菜交钱的规定。

那时机关干部下连蹲点也是必须要交伙食费的,离开连队时总忘不了给司务长打个就餐条,司务长再拿着这些条子月底到团后勤结转。那个年代虽然大家的薪水较低,基层干部多为行政 23 级,在张掖月工资 58.2 元,很多干部又夫妻两地分居,一年到头攒不了多少钱,生活相当简朴。但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很充实,公私分明,廉洁自律。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干部,都能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用来谋求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个人得到的只是属于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干部队伍这种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之风,使他们在部属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具有很高威信,很多事情不令而行。

3 阅读:334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