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一统天下以来,北边一直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严重威胁,主要有匈奴、东胡和月氏。今天的山西,陕西,一直延伸到漠南有极大的可能是当年匈奴分布地,他们在春秋时代打败了燕国和赵国,而这两个国家修筑了长城,固守北方。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各国都在争斗,而匈奴则乘势而起,乘虚而入。公元前两百一十五年,秦始皇在“亡秦者,胡也”的号召下,派出蒙恬率领三十万兵马北上讨伐匈奴,而首领单于则带着部下逃往北方,并将首都迁到了内蒙古阴山以北。秦代占据河南,并建立了九原。公元前两百一十四年到两百一十三年,秦廷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万里长城,这条长城就是草原人和农人之间的界限。蒙恬在北方驻扎了五年,使匈奴畏之如虎,不再来犯。
而南边则是百越国,浙江南边是东瓯国,福建是闽越国,广东和越南之间是古越国,广西和越南之间是西瓯国和罗越国,这两个国家又是属于百越国。秦灭楚平越之后,又收服东瓯、闽越两个国家。公元前222年,于越境内建立了会稽县,于东瓯境内建立了闽中郡,并任命了前任闽越王吴朱为该郡的总督。秦始皇在统一南方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大量的象牙、牛角、珍珠等资源,于是便发起了秦攻百越的战争。公元前221-219年左右,他派出了5支军队,分别向西温国和南越国进发。尽管军队占领了古南越国的都城番禺,但因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经常发生一些偷运物资的盗匪偷袭,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后来,他又派遣实禄在珠江与湘江之间修建了一条灵渠,为南方的军队输送粮食。如此,南征北战的军队才能进入西瓯,击溃其君主---宋王。可他们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图宁就已经死了。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了任嚣和赵佗率着水手和水手,派人去支援,又派人去攻打水手和流民,岭南才勉强安定下来。其后,又在番禺设立了南海郡,管辖岭南三州(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并在岭南西北部灵渠和漓江的交汇处建了一道关隘。秦二代时,正值秦末民变,南海尉赵佗隐居不出,并未出兵北上,以平息民变。后来,他就自封为南越武王,建国了。
而在其东北部,则以东夷族为主,其中包括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以北等。在朝鲜王朝的历史上,曾有一个叫齐王的朝鲜国,在秦汉时期被齐王率领的东边流亡的民众所击败。秦始皇想要永生,便听从了方士徐福的建议,以为东海有三处地方,分别是蓬莱、方丈和瀛洲,因此,他将徐福送到了琅琊,让他去寻找。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到了东海,徐福借口海里有大鱼,不能来。秦始皇遂命人将其击毙,并强迫徐福带着他的孩子们乘船出海。有人说徐福到了日本的九州或者大坂,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西边有西戎,西羌两大部族。西戎以关中、陇西为中心,与秦国交战不断,最终被秦国所吞并。西羌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和青海地区都有分布。秦国在西进的时候,和羌人打了一架。由于路途遥远,秦廷只好开辟了一条五丈道,这条道经过僰道,朱提,一直延伸到滇池,主要连接夜郎和滇两个国家。
军政体制
秦国的军队体系是从商鞅的改革中演变而来的。秦始皇还兼领兵马大元帅的职司。平日里,都是由校官执掌,但到了战争时期,却是由校官担任总指挥。将军有上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右将军,下将军,副将军,校尉,大将军。此外,也有监察各军团的监察。这支部队在战后被归还了。
在秦时期,实行的是兵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以男子为主,其中半数为农夫,半数为士兵。从23岁起就一直在部队工作。更卒是指在其管辖的郡县内服一个月的兵役;又到京师任戍卫一年的地方,被称为正”;在边疆驻扎的末年,叫做戍卒。在秦建国之前,大约拥有50万大军。一统天下后,军队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比如在五原和南越国,就动用了九十万大军,在阿房宫、骊山和秦始皇陵的修建上,更是动用了七十万大军。由于过度使用兵力,兵力严重短缺,又以商人、恶徒、赘婿和闾左族等为主力,使其战力大减。在秦后期,农民的战争中存在着军队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秦王朝的军事编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正卒、偏卒、镇卒。京营由郎官、卫士和京师兵三部分构成。郎将受郎中的指挥,而卫将受卫尉指挥,他们的职责是保护皇宫和皇宫的安全。镇守京师的驻军,则是一名校官。当地的军队驻扎在郡县之中,由郡县的都尉、都尉辅佐县尊,平日里负责维护当地的秩序,战争时期则需要皇上的虎符。边军,则是以边军为主,以边军为主,麾下有校尉、校尉。军队有四大基础兵种,分别是:轻车、材官、骑兵、船舰。草原上的郡守以骑兵和轻型战车为主,丘陵上的郡守以人才为主要训练对象,江海上的郡守以船舰为主。秦军的主力是步兵团,其次是骑兵和车兵团。虽然战车不再是大军的主力,但在作战时,仍是远程用弓弩,近身用长枪。在秦王朝,以步兵团为主。在马术上,主要应用在北方抗击匈奴、平叛等战乱中。战船士卒最初出现于巴蜀一带,后来逐渐扩大至江南,并成为南征北战中辅助步卒的重要力量。
秦王朝军事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由商鞅颁布的二十等爵位。士兵可以通过砍下对手的头颅来晋升,但那只是一个低等的爵位。晋升一级,五十六岁退伍。没有封号的人,被称作士伍,年龄在六十的时候,可以退休。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正是因为这种体制,才造就了秦人善于打仗的特点,才有了首功之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