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如窝底,富贵谁堪比”,“窝底”是什么地形,有何优势?

依依聊文化 2025-04-12 11:22:48

在农村,常听老人说出一些俗语,其中的比喻,非常形象生动,只要对照具体的物体,就能明白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

“明堂如窝底,富贵谁堪比”就是这样一句俗语,这话中的“窝底”,就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把“明堂”这种地形,比喻为像“窝”的底部一样。

这里的介绍一下,此句俗语在民间,还有一种变体:“明堂如锅底,富贵无人比”,这话所指的地形,与前面所说的那么是一样的,只是使用的喻体不一样而已。

那么俗语中的“窝底”是指什么样的地形呢?这种地形又有什么优势呢?下面就来解读一下这句俗语。

一、“窝底”是什么地形?

在解释“窝底”之前,先要介绍一下“明堂”这个名称。我前面的文章中,对“明堂”这个名称介绍得比较多,也比较详细,这里只能简略地介绍一下了。

所谓明堂,指穴场前方的开阔之地。其中包括了多种地形。这里例举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种。

第一种是平整之地,即方正或方圆平坦,为最理想的明堂;第二种为杂乱之地,即形状不规则,或者开阔地内乱石嶙峋等,显得比较杂乱,这种地形不是好明堂;第三种为倾斜之地,这样的地形也不是好明堂。

这里还得解释一下“穴场”这个词。

也许有的人看到这外词,容易联想到“墓穴”这个词,认为人与“穴”相关的词,就一定与坟墓有关。因此,认为“穴场”就是指坟墓。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国远古时期,北方古人类的居所就是穴居、半穴居,再到走地面建房居住居。南方古人类的居处,分为两种,一种是巢居,也就是在树上筑巢而居,另一种为穴居,即居住在天然的岩洞之中。

因此,我国古文中的“穴”,既指阳宅,又指阴宅。“穴场”,既指阳宅屋场,也指阴宅屋场(民间俗称墓穴为屋场)。

接下来解释“窝底”。

俗语中的“窝”,一般指窝口朝天的鸟窝,其实家里的筑的比较好的鸡窝、狗窝,也上窝口朝上,窝的内部也与鸟窝类似。

“窝底”的内部形状为四周略高、底部低平。对窝口朝天的鸟窝来说,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鸟生蛋,再孵出幼鸟,要求底部必须要低平,四周要高一些,免得鸟蛋和幼鸟掉下来。

比如,鹭鸶鸟筑窝比较简单粗糙,四周的窝沿过低,在鹭鸶鸟繁殖的季节,人们经常看到鹭鸶鸟和雏鸟,从树上掉下来。而很多的鸟儿,由于窝筑得比较精致,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俗语中用“窝底”来比喻明堂的地形,其中的“窝”是指筑得比较精致的鸟窝,也就是指低凹、平缓的盆地状。

用“窝底”来形容明堂的地形,就是指明堂地势低平、四周略高,形成如 “窝” 般的一种地形格局。

四周略高,一般为山地或丘陵地等类型的地型,指盆地状地形被低矮山丘环绕,后来,阳宅中又拓展为,阳宅的明堂四周被建筑物环绕。

二、“窝底”地形的明堂有什么优势呢?

我国古人认为,“窝底” 地形具有一定的地形优势,地势低平,气易凝聚,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能阻挡冬天的寒风,留住春夏的生气。

从大的环境来说,“窝底”地形,溪河汇聚,土地肥沃,便于灌溉,在农耕时代,这种地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这类地形一般都能形成域性小气候,适合人类居住。

古代的农业就是当时最大的财富,自然条件越好,能够旱涝保收,粮食产量也就越高,农业生产也越稳定,地方也就越富裕。

比如,我国的四川盆地,自古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产区,就被称之为“天府之国”。

古代,山地和丘陵地区,大的城市集镇,小到村庄、个体民居,一般都将选址定在这样的地方,就是因为有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

民间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传统观念,将坟墓的选址,如同民居的选址一样对待,甚至民居的选址,可以粗犷一些,而坟墓的选址则要精细得多,注意到每个细节问题。唯其如此,才能够体现“孝之至”。

因此,民间在葬坟选址时,认为所要葬之地,明堂要与人住的房屋一样,应“窝底”地形为佳。

当然,我们应该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在山地,并不是所有的“窝底”地形,都是好地方,明堂并不是一味以低凹为好,得看周边山峦、水流的布局,布局合理,地势平缓开阔,排水顺畅就是好地方。

如果地势过低,积水过多,或者地方过于狭窄,那么“窝底”就会成为“坑陷”,按照民间习俗的说法,容易聚浊气和滞气,反而不好。

三、“富贵谁堪比”这种说法靠谱吗?

至于“富贵谁堪比”这种说法,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古人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气聚则财聚、贵显。

正因为如此,不管是阳宅选址还是阴宅选址,民间认为明堂聚气的地形,能够带来长久的富贵。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窝底”明堂有其文化隐喻,这种说法,体现了我国古人对“藏”与“聚”的推崇,暗合我国传统文化之中“谦逊包容、内敛聚财”的处世哲学。

从我国的民间传统习俗来看,阳宅和阴宅的选址,“明堂如窝底”之说,只是选址中的一个大概轮廓,也就是选址的一个前提条件,能不能选中,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富贵”之说,虽然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以及所获得的机遇,并不能单纯地用地形来判断。

总而言之,“明堂如窝底,富贵谁堪比”这句俗语,体现了我国阴宅和阳宅选址的传统习俗,这种习俗的核心就是“藏风聚气”,从而实现气聚则财贵聚的愿望。

这句俗语中的理念,既是我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总结,也蕴含了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我们现在解读这句俗语时,要用科学的态度,辩证地看待,防止陷入迷信泥潭。

0 阅读:0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