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大西北,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宛如一颗镶嵌在河西走廊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就是张掖。张掖,这座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城市,地处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 ,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其名字取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之意,尽显大汉王朝的雄浑气魄,也诉说着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非凡使命。
张掖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那时这里是戎、羌之地,而后历经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的游牧生活,再到汉武帝时期设立张掖郡,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开启了它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在漫长的岁月里,张掖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它曾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从隋代的 “万国博览会” 到唐代的甘州古乐,张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与风情。
探秘自然奇观张掖,这座位于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奇幻世界,每一处景色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一)七彩丹霞:上帝打翻的调色盘“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用这句话来形容张掖七彩丹霞再合适不过了。它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 “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 之一,还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 “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之一 ,享有 “中国的彩虹山” 的美誉。
踏入景区,就如同进入了一个色彩的王国。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被大自然用最绚丽的色彩精心描绘过,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相互交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层理交错的线条勾勒出奇幻的图案,如同一幅幅抽象的艺术画作,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山体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大地,身上的鳞片闪烁着五彩光芒;有的则像一座古老的城堡,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还有的恰似一位睡美人,安静地躺在大地上,做着甜美的梦。
景区内设有多个观景台,每个观景台都能带给你不同的视觉震撼。七彩云海台,是景区面积最大最核心的观景台,在这里,你可以俯瞰到气势磅礴的七彩洪波壮观景象,连绵的山峦如汹涌的波涛,色彩斑斓,仿佛是天边的云霞飘落人间。大扇贝、七彩飞霞、众僧拜佛、灵猴观海等景点一一映入眼帘,每一处都栩栩如生,让人拍案叫绝 。七彩仙缘台,虽然山体面积较小,但却是观赏七彩丹霞精华色彩的绝佳之处。站在观景台上,彩色丘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清晰的纹理,斑斓的色彩,给予你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童话世界。七彩虹霞台,是观赏景区色彩的理想场所,尤其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余晖洒落在山丘之上,整个景区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色彩变得更加绚丽夺目,如梦如幻,此时的七彩丹霞宛如一条绚丽的彩虹蜿蜒在大地上,美到让人窒息,这里也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一美丽瞬间。
游览七彩丹霞,最佳观赏时间是在日出、日落、雨后、雪后四个时间段。日出和日落时分,阳光斜射,光线柔和,能够勾勒出山体的轮廓,使色彩更加鲜明,层次感更强;雨后的丹霞,一洗尘埃,色彩尽显斑斓,仿佛被大自然重新上色,更加清新夺目;雪后的七彩丹霞则别有一番韵味,洁白的雪覆盖在五彩的山体上,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宛如一幅银装素裹的彩色画卷,美不胜收。
在七彩丹霞景区,除了欣赏美景,还可以体验一些有趣的项目。乘坐热气球缓缓升空,从高空俯瞰整个七彩丹霞,连绵的山峦、绚丽的色彩尽收眼底,那种震撼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踏上七彩滑道,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速度与激情,同时还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七彩丹霞的美景;参加徒步穿越活动,深入到景区的内部,近距离触摸这些神奇的地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二)平山湖大峡谷:“比肩张家界” 的峡谷奇观如果说七彩丹霞是大自然用色彩绘制的绚丽画卷,那么平山湖大峡谷则是大自然用力量雕刻的雄伟奇观。它被众多地质学家誉为 “丝路地质新发现”,有着 “比肩张家界”“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 的美誉,是张掖地貌景观大观园中最美的景观之一。
平山湖大峡谷景区占地面积 100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 1500 至 2550 米 。这里的峡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将五彩斑斓的山体镌刻成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水画卷。一条深不见底的巨谷,彰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峡谷两侧的石壁陡峭险峻,有的地方仅能容一人通过,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线天空,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峡谷内的岩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又被称为 “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对于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九龙汇海、将军石、神龟问兽、情侣峰等,每一处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动人的传说。九龙汇海,在一号观景台,你可以将峡谷全貌一览无余,巍峨的山峰、不同的造型、艳丽的色彩最为壮观,九条蜿蜒的山脉恰似九条巨龙汇聚于海,气势磅礴,相传龙王为惩罚九个龙子,将它们变为九条彩岭永久陪伴着平山湖的人们;将军石,是一块最突出呈三角形的山体,头戴头盔身披战袍,恰似一位将军正侧坐着俯瞰他训练有序的军队,公元前 121 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来到这里收复河西讨伐匈奴,霍将军路过此地,留下了这个伟岸的身影;情侣峰,是平地而起的一座小型山丘,仿佛一对情侣相依偎在那里,当地人又称为牧归,恰似一对年轻的夫妇迎着夕阳刚放牧回到家中相拥而至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浪漫 。
来到平山湖大峡谷,一定要体验一下峡谷探险项目。沿着陡峭的栈道下行,深入到峡谷底部,近距离感受峡谷的深邃与神秘。脚下是崎岖的山路,两侧是高耸的石壁,耳边是呼啸的风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在峡谷底部,你还可以乘坐骆驼车或越野车,穿梭在峡谷之间,感受不一样的刺激与乐趣。此外,这里还是地质科考的好去处,对于地质爱好者来说,能够在这里亲眼目睹各种地质奇观,探索地球的奥秘,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走进历史遗迹张掖,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它们是张掖往昔繁荣昌盛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走进这些历史遗迹,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着历史的脉搏与文化的魅力。
(一)张掖大佛寺:西夏佛韵的回响在张掖市区的西南隅,静静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寺院 —— 张掖大佛寺,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和佛教文化的光辉。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 1098 年) ,距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旧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 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 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而俗称大佛寺。
大佛寺规模宏大,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 23000 平方米 ,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整座寺院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典型的宫廷官式建筑特征,寺院建筑群坐东朝西分布,呈对称式排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踏入大佛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大佛殿,它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为两层楼结构,重檐歇山顶,高 20.2 米,宽 48.3 米,进深 24.5 米,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 1370 平方米,四周环绕着木构廊庑,彰显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殿檐下额枋上精雕细琢着龙、虎、狮、象等瑞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正门两侧镶嵌着各用 50 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每幅 4.6 米见方,工艺精湛,线条流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走进大佛殿内,一尊巨大的卧佛安详地躺在佛坛之上,这便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 —— 释迦牟尼涅槃像。佛像身长 35 米,肩宽 7.5 米,佛手指中甚至可睡一人,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卧佛为木胎泥塑,中空,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右胁而卧,双眼微闭,神态恬静安详,仿佛进入了永恒的涅槃境界。在卧佛身后,塑有迦叶、阿难等十大弟子,他们或悲恸,或沉思,表情各异,栩栩如生;南北两侧则塑有十八罗汉,他们形态万千,有的怒目圆睁,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手持法器,每一尊都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面积约 530 平方米,内容丰富多样,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历经数百年依然鲜艳夺目,这些壁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大佛殿后面是藏经殿,它采用木质结构建造,内藏着一部珍贵的佛经 —— 明正统十年(1445 年)英宗朱祁镇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这部佛经是明正统五年官版印制的,经籍名目繁多,共计 350 种,685 函 3584 卷,其中有明正统初年镇守陕甘御马监兼尚宝监鲁安公贵集士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花严经》《胜王经》《报恩经》《大唐西域记》等,尤为珍贵,是全省现存最完整的经藏。这些经卷不仅是佛教经典的重要传承,更是古代书法、印刷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佛寺中轴线上还建有一座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喇嘛式塔,通高 33.37 米 ,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建于文形台基之上,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其中一层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造型独特,别具一格。土塔整体庄严肃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古朴典雅,它不仅是大佛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张掖历史文化的象征。
张掖大佛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 。它承载着西夏、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兴衰,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领略到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品味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马蹄寺:石窟艺术与民族风情的交融在祁连山脚下,有一处神秘而壮观的地方 —— 马蹄寺,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马蹄寺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已有约 16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重要石窟之一,与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并称为 “河西佛教圣地三大艺术宝窟” 。它以其独特的石窟艺术、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奥秘。
马蹄寺石窟群规模宏大,现存石窟包括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千佛洞和马蹄寺南北二寺等 7 个部分 ,以马蹄寺为中心,分布在其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各石窟现存窟龛数量不一,多者二三十个,少者仅两三个,7 个石窟窟龛总数达 70 多个。由于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佛像为泥塑。这些石窟造型各异,风格独特,有的呈中心柱式,有的为覆斗顶式,还有的是禅窟式,每一种石窟形制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走进马蹄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神奇的 “三十三天” 石窟 。它位于马蹄寺北寺,共有七层,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绝壁上,共有二十一个石窟,形如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百米多高的绝壁悬崖之上,远远望去,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沿着狭窄而陡峭的台阶拾级而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石窟内的栈道修建在岩体内部,这在国内属于比较罕见的一种石窟形制。进入石窟,首先要经过一段黑暗的甬道,然后上一个鹞子翻身,虽然现在已经安装了灯带,行走起来相对安全,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开凿和修行的艰辛。中央的回廊曲折,形成一个 “之” 字形,最后爬 30 个台阶,通过 75 度的天梯,即可爬到石窟最顶层。站在顶层,俯瞰着周围的壮丽景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古人智慧和勇气的敬佩之情。
除了 “三十三天” 石窟,马蹄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金塔寺是马蹄寺石窟群中保存最完整的洞窟之一,位于马蹄寺西北 15 公里山谷中高约 60 米的崖壁上,现存 2 个中心塔柱式窟。东窟高 7 米,宽 12.4 米,残深 10.5 米,中心柱座基之上分 3 层造像,下层四面各开 1 个圆券形龛,龛内塑一坐佛,龛外两侧胁侍除北面塑二弟子外余三面均为二菩萨,龛楣上方各悬塑飞天 6 - 8 身;中层每面开 3 个小龛,除东西两面中间龛内塑交脚佛外,每龛内各塑一坐佛,西面南侧龛内为释迦苦修像,其龛外南侧胁侍为一天王,此外各龛外两侧均为菩萨立像;上层北东南三面均塑 10 坐佛 10 菩萨,西面为元代补塑 5 坐佛,四面壁间以影塑坐佛、供养菩萨填补。西窟高 4.3 米,宽 10 米,残深 4 米,形制与东窟相仿。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历史远早于敦煌飞天,属洞窟艺术之罕见珍品,为全国仅有。这些飞天造型优美,面带微笑,身躯扭曲作 V 字形,虽略显古朴稚拙,却真切感人,充分显示出 5 世纪前后中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千佛洞也是马蹄寺的重要景点之一 ,位于马蹄寺东北约 3 公里的崖壁上,共 10 余窟。第 2、8 窟为中心塔柱式,塔柱四面分 4 层造像,现存部分北魏、北周的造像和壁画;第 1、4 窟类似新疆克孜尔石窟的龟兹式窟形,现存造像塑于北魏或西魏,经后代重修;第 6 窟内初唐石雕一立佛二弟子二菩萨,高约 3 米。这些造像和壁画风格各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佛教文化的传播与演变。
马蹄寺不仅有丰富的石窟艺术,还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流潺潺而过,远处的祁连山白雪皑皑,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马蹄寺,你可以漫步在山间小道,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可以登上山顶,俯瞰整个景区的壮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此外,马蹄寺所在的地区是裕固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在这里,你还可以领略到浓郁的民族风情。裕固族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游客可以走进裕固族的帐篷,品尝他们的传统美食,如酥油茶、手抓羊肉等,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欣赏裕固族的民间歌舞表演,如《天鹅琴》《擀毡歌》等,体验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藏族的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寺庙里的喇嘛们诵经祈福,转经筒在信徒们的手中缓缓转动,传递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的虔诚。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体验到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马蹄寺,这座融合了石窟艺术、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大自然的馈赠。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热爱大自然的旅行者,马蹄寺都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感受民俗风情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和深厚悠久的历史遗迹,张掖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感受草原上的豪迈与奔放,也可以在城市的绿洲中,领略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一)山丹军马场:草原上的壮丽诗篇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上,坐落着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的马场 —— 山丹军马场 。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优良牧场。早在 3000 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屯兵养马,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见证了无数的金戈铁马和英雄传奇。
踏入山丹军马场,仿佛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广袤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蓝天白云下,成群的骏马在草原上肆意奔腾,羊儿、牛儿悠闲地吃草,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图。远处的祁连山白雪皑皑,与绿色的草原相互映衬,宛如仙境一般。这里的草原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生态环境十分丰富,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鸾鸟湖、窟窿峡、大黄沟、大、小香沟等景点各具特色,水流潺潺、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别具洞天。
山丹军马场的养马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公元前 121 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在此筑城、屯兵、养马,以当地马种为基础,引进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了驰名天下的山丹马。此后,山丹军马场一直是皇家养马的重要场所,历经 2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剽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良好的军马和役马,至今,这里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养马方式,你可以看到牧马人骑在马背上,熟练地驱赶着马群,吆喝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来到山丹军马场,骑马是必不可少的体验项目 。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骑上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草原上尽情驰骋,感受风在耳边呼啸,体验自由奔放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你还可以选择参加草原露营,在星空下搭起帐篷,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美食,畅谈人生,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或者观看赛马和马术表演,欣赏骑手们精湛的技艺和骏马的矫健身姿,领略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草原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色,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原上,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金黄色,美轮美奂,让人陶醉其中,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二)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城市中的生态绿洲在张掖市区北郊,有一片广袤的湿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边缘,这就是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它是张掖这座城市的 “绿肺”,也是大自然赐予张掖人民的宝贵财富。公园总面积 1347.65 公顷,其中保育区 601.74 公顷、恢复重建区 379.84 公顷、合理利用区 366.07 公顷,湿地率 78.06%,是以黑河流域潜水地带草甸、内陆盐沼湿地植被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类型湿地公园 。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河流、草本沼泽、湿草甸等天然湿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沟渠等人工湿地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这里的湿地植物丰富多样,有 45 科 124 属 195 种,禾本科、菊科、豆科和黎科等植物在这里生长繁茂,优势植物有 9 科 9 属 22 种,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出各自的美丽,为湿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公园内的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常见动物隶属于 3 纲 24 目 42 科 75 属,包括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兽类共 4 大动物类型共 100 多种,其中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5 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3 种、甘肃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7 种 。每年春秋两季,这里都会迎来大量的候鸟,它们在这里停歇、觅食、繁殖,成为了湿地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漫步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 。公园内修建了完善的游步道和观景设施,你可以沿着木质栈道漫步,欣赏周围的湿地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可以登上观鸟亭,用望远镜观察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聆听它们清脆的鸣叫声,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还可以租一辆自行车,在公园里骑行,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欣赏沿途的美景。
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还提供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你可以参加湿地科普教育活动,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意义以及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可以参与亲子互动活动,与家人一起在湿地中寻找乐趣,增进亲子关系;如果喜欢摄影,这里更是一个绝佳的拍摄地,无论是清晨的日出、傍晚的日落,还是湿地中的各种动植物,都能成为你镜头下的美丽画面。
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南大门西侧,还坐落着西北地区首家城市湿地博物馆 —— 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 。它总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 5571 平方米,湿地观鸟塔建筑面积 348 平方米,高 42.6 米,另有 1200 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总投资 1.3 亿元。博物馆集收藏、展示、宣教、科普、研究于一体,免费向公众开放。馆内布展以自然、湿地、生态为主线,以 “戈壁水乡、生态未来、古城文明” 为主题,以 “塞上江南・印象张掖”“地貌大观・多彩张掖”“丝路重镇・人文张掖”“湿地之城・生态张掖”“城市未来・大美张掖”“湿地・生命的摇篮” 为展示脉络,采用声、光、电控制技术和大量的标本、图片、文字等资料,建成了六大展区及 4D 科普影院、游客休闲区等基础设施。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张掖的湿地文化、历史变迁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是一个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好去处。
舌尖上的张掖张掖,这座位于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遐迩。当你踏上这片土地,味蕾也将开启一场奇妙的旅行,各种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一)特色面食:舌尖上的艺术张掖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堪称舌尖上的艺术。
搓鱼面,是张掖特有的一种面食,因其形状像小鱼而得名。它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要用盐水将面粉和成软硬适宜的面团,这一步至关重要,面团的软硬度直接影响到搓鱼面的口感。和好的面团需醒面一段时间,让面团更加劲道。随后,将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约半厘米厚的面张子,再将面张子切成四棱面条。接下来就是最考验手艺的环节 —— 搓面,左手拿面条,右手在面板上将面条分段搓成约一寸长、两头尖的面鱼,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只有手法娴熟,才能搓出大小均匀、形状逼真的 “小鱼”。搓鱼面的吃法多样,既可以煮成汤面,在开水中将搓鱼面煮熟,调入家常葱花调料,热气腾腾的汤面,鱼面爽滑劲道,汤汁鲜美可口;也可以干食,将搓鱼面煮熟后,把水控干,拌入油泼辣子、芥末、蒜泥等佐料,再配上黄花子、曲曲菜等家常菜,香辣过瘾,让人食欲大增;还可以与蔬菜、肉类一起炒制,各种食材的香味相互融合,别有一番风味。
炒炮,也是张掖的特色面食之一,因寸段面条形似鞭炮而得名 。制作炒炮时,先将面和好,醒面半个小时,然后将面团搓成 30 至 40 公分的圆长条,放在托盘内,上面覆盖上塑料布后再继续醒面约半小时。醒好面后,将圆长条揪成寸段,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接着,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蔬菜、卤肉等食材一起翻炒,最后加入煮好的面段,翻炒均匀,让面充分吸收蔬菜和卤肉的香味。炒炮的口感筋道有嚼劲,卤肉的香味浓郁,蔬菜的清爽可口,搭配在一起,味道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张掖炒炮尤以 “孙记炒炮” 最为出名,这家总店坐落在市区繁华地段的老字号面馆,创立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历经孙家两代人精心经营,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特色,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臊子面,是张掖最普遍的一种早餐面食,深受当地人喜爱 。它讲究精、薄、亮,面里加碱,用双擀杖擀面,面形同韭叶、薄似纸片、长如丝带,须下锅煮至 9 成熟,捞出过一遍冷水,这样处理后的面更加筋道。臊子面的灵魂在于汤,以鸡汤为佳,牛肉汤、猪骨汤亦可。制作臊子汤时,先将黑木耳、香菇、茶树菇等泡发洗净切丁,青椒、洋葱、土豆、胡萝卜、豆腐、西红柿等也切成丁备用,猪肉则肥瘦分开切丁。锅中放一定量的食用油,将肥肉放入煸炒出油,加入瘦肉煸炒,放入适量老抽炒匀,加入葱和蒜,依次放入土豆、香菇、木耳、胡萝卜、洋葱、青椒,翻炒片刻,加入五香粉及花椒粉,再加入盐及少许鸡精和胡椒粉调味,翻炒均匀后加入西红柿丁继续翻炒,断生后加入浸泡香菇的水和适量开水,大火煮至土豆绵软,加入豆腐和少许醋,出锅前加入胡椒粉和姜粉等调味,再加入适量水淀粉勾芡。勾芡好的汤晶亮透明,香味浓郁。食用时,将煮好的面盛入碗中,浇上一大勺臊子汤,撒上油炸豆腐丝、香菜、葱花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张掖臊子面就呈现在眼前了。
(二)风味小吃:独特的味觉体验除了美味的面食,张掖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每一种都能带给你独特的味觉体验。
牛肉小饭,是张掖最具特色的早餐之一,虽名叫饭,实则是面食 。这里所说的 “小”,是由于面块小、肉块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故而得名。牛肉小饭的制作过程比较讲究,首先选用上好面粉和面,擀面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再用刀切成小小的方块,在柔软细布覆盖下晾 1 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让面块更加劲道。将这些方块以滚水下锅煮,浮起之后捞出过凉水,这样煮出来的小饭面丁丁吃起来不仅爽滑,而且带有嚼劲。牛肉小饭的汤底是用牛骨熬制而成,再加入各家的秘制香料粉,以及豆腐、粉皮、牛肉等小料煮成一锅。热气腾腾又食材丰富的小饭汤浇到粒粒分明的 “小饭” 上,加入香菜、葱花,一勺舀起香气四溢,吃的鼻尖冒汗,美味无法形容。牛肉小饭有糊汤和清汤之分,一般汉民以做清汤小饭为主,回民做的是糊汤小饭,无论哪种口味,都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炒拨拉,是山丹县特有的一种街头小吃,因烹炒时为一炒、一拨、一拉的动作而得名 。它的制作方式十分独特,在街头支起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肚、羊肠、羊肝、羊肺等羊杂,配以蒜苗、葱花、洋葱、辣椒等配料下锅,用猛火爆炒。摊主一手摇着鼓风机,让火势更旺,一手拿铲子在鏊子里来回拨拉,将食材快速翻炒均匀。炒拨拉的奥妙之处在于对火候的精准掌控,要在短短数分钟内,快速 “锁住” 瞬间的香味,这需要长年累月的反复修炼。食客们围坐在鏊子旁,边炒边吃,热气腾腾的炒拨拉,麻辣适度,香气扑鼻,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在冬季,吃一顿炒拨拉,既能暖身,又能满足味蕾的享受,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之一。关于炒拨拉,还有一个有趣的历史传说。相传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山丹战胜匈奴后,就地宰牛羊犒劳三军,怎奈军士众多,锅灶食材不够,于是大家垒石成灶,将羊肉、羊杂置于盾牌之上,一顿猛炒,随之香味四溢,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民众学会并加以改良,就成了如今的炒拨拉。
烧壳子,是一种采用专用工具烧盒子做成的烧饼 。它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先把面做成饼的形状,放入烧盒子里,再将烧盒子埋入烧红的柴火中,利用柴火的余温将饼烧熟。烧壳子的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和时间,火候太大,容易烧焦;火候太小,饼又不容易熟透。以表面金黄不焦的烧壳子,口味最佳,外皮酥脆,内部松软,麦香四溢。烧壳子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承载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场合,人们会制作烧壳子,作为祭祀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张掖旅游实用指南(一)最佳旅行时间张掖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四季分明 。每年降雨比较集中的 6 - 9 月份是到张掖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湿润的空气和凉爽的天气会让人们的旅程倍感舒适,夏日雨后的丹霞美景更是不容错过,色彩斑斓的山体在雨水的洗礼后更加鲜艳夺目,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同时,这个时间段也是山丹军马场水草最为丰茂的时期,广袤的草原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成群的骏马在草原上肆意奔腾,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草原风光图 。
春季(3 - 6 月),张掖在沉睡中渐渐苏醒,祁连山的雪刚刚融化,蓝天白云搭配天边的一抹银白,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此时可以欣赏到大自然复苏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秋季(9 - 11 月),张掖的秋天略带清冷,马蹄寺登山、祁连山下赏秋是不错的选择,山上的树叶逐渐变黄、变红,与远处的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景图 。冬季(12 - 2 月),张掖冬季风大,寒冷干燥,气温较低,但如果您不怕寒冷,也可以领略到雪后张掖的别样风光,如七彩丹霞在白雪的覆盖下,形成了独特的 “冰火两重天” 景观,平山湖大峡谷在雪的映衬下,更显雄伟壮观 。
(二)交通方式外部交通:
飞机:张掖甘州机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目前已开通了往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的航班,出行前可以通过各大航空公司官网或在线旅游平台查询航班信息和预订机票。从机场到市区,可以乘坐机场大巴,票价约 10 - 20 元,也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费用大概在 50 - 80 元左右 。
火车:张掖火车站位于市区东部,是兰新铁路上的重要站点,有往返全国各地的列车。此外,张掖西站是高铁站,主要运行动车和高铁,方便快捷。从兰州到张掖,乘坐高铁大约需要 2 - 3 小时,乘坐普通火车则需要 4 - 6 小时。您可以通过 12306 官方网站或手机 APP 预订火车票。
汽车:张掖公路交通便利,有多个汽车站,发往周边城市和张掖市内各景点的班车很多。从兰州到张掖,乘坐汽车大约需要 5 - 6 小时,票价在 100 - 150 元左右。如果您想前往周边的一些景点,如马蹄寺、平山湖大峡谷等,也可以在张掖汽车南站或西站乘坐班车前往 。
市内交通:
公交车:张掖市区有 20 多条公交线路,票价 1 - 1.5 元,大部分公交车运营时间为 6:00 - 21:00,其中 1 路车沿途经过汽车南站、东站和火车站,4 路车经过汽车西站并直达张掖湿地公园,9 路环线途径车站、医院等,是游客常用的公交线路 。
出租车:张掖出租车起步价 4 元 / 2 公里,夏利车型单价 1.2 元每公里,桑塔纳车型单价 1.4 元每公里,在市区出行打车比较方便,费用一般在 4 - 10 元左右 。
包车 / 拼车:由于张掖的主要景点七彩丹霞、马蹄寺、平山湖大峡谷等分布较为分散,且方向不同,包车或拼车是比较便捷的游览方式。可以事先和司机约好到宾馆来接,也可以从火车站或汽车站直接出发。包车价格参考:出租车桑塔纳(加司机四人)去临泽入口或肃南入口 120 - 150 元,再去冰沟丹霞加 20 - 30 元;马蹄寺景区 180 元;丹霞(不加冰沟)和马蹄寺 350 元,若加冰沟 380 元。拼车一般是按人头收费,费用包括车费和景区门票(门票也可自行购买),七彩丹霞拼车往返价格约 60 元,平山湖大峡谷和马蹄寺拼车往返价格各 100 元左右 。
共享单车 / 电动车:在张掖市区,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也很常见,如果您想去市区内的一些景点,如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等,使用共享单车或电动车既方便又环保,还能自由欣赏沿途的风景 。
(三)住宿建议市区住宿:张掖市以鼓楼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条街,外加一条环城路,宾馆主要集中在市区中心鼓楼附近,住宿选择丰富。如果您追求性价比,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型酒店或青年旅社,如七彩丹霞国际青年旅舍、张掖豆芽青年旅舍等,青年旅舍床位费约 40 元 / 床,经济型酒店标间在旅游淡季 100 - 120 元,旺季会有 20% - 30% 的涨幅 。如果您对住宿品质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一些中高端酒店,如丝路瑞华酒店、张掖润湖假日酒店等,这些酒店设施完备,服务周到,但价格相对较高,每晚价格在 300 - 800 元不等 。
景区周边住宿:如果您想在七彩丹霞景区看日出日落,建议住在景区门口的农家院里,如七彩丹霞老雷客栈、七彩丹霞乔家大院等,这些农家乐不仅价格实惠,还提供餐饮及包车服务,非常方便。如果您计划前往马蹄寺或平山湖大峡谷游玩,也可以在景区附近选择一些民宿或农家乐入住,体验当地的乡村生活 。
(四)注意事项防晒措施:张掖地处西北内陆,紫外线较强,无论什么季节前往,都要做好防晒措施,携带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防晒衣等防晒用品 。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张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等,在游玩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在参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时,要注意着装得体,遵守场所内的规定 。
保护自然环境:张掖的自然景观独特而美丽,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要爱护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不破坏植被和自然景观 。特别是在七彩丹霞和马蹄寺等景区,要按照指定的路线游览,不要随意攀爬山体或进入未开放区域 。
预防高反:如果您要前往海拔较高的地区,如祁连山、平山湖大峡谷等地,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建议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提前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等 。如果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如头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或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
注意饮食卫生:品尝当地美食时,要选择正规的餐厅和摊位,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肠胃不适 。同时,由于西北饮食口味偏重,多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如果您不太适应,可以提前告知服务员,让他们调整菜品的口味 。
张掖,一场心灵的旅行张掖,这座融合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韵、民俗之彩和美食之味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壮丽景观,让你领略到天地的神奇与伟大;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千年的沧桑与变迁;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让你体验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更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满足你的味蕾,让你大饱口福。
无论是在七彩丹霞欣赏那如梦幻般的色彩盛宴,还是在平山湖大峡谷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险峻;无论是在张掖大佛寺聆听古老的佛音,还是在马蹄寺探寻石窟艺术的奥秘;无论是在山丹军马场驰骋草原,还是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享受宁静与和谐;无论是品尝一碗热气腾腾的搓鱼面,还是来一份香辣过瘾的炒拨拉,张掖都能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背上行囊,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吧!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张掖的无限魅力,让心灵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 。相信张掖之旅,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