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上)

泠泠泠七 2023-10-07 13:52:37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显示,哈工大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含双院士2人),分别是(以当选时间为序)

刘永坦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刘永坦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刘永坦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1987年1月至1990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1987年1月至2001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12月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1年9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刘永坦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有着一定层次的造诣,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1月,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宋健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宋健,1931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荣成,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48年至1953年宋健在山东胶东区党委干校、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语学院等院校学习;1953年至1960年在苏联莫斯科国立鲍曼工学院学习,并以研究生学历毕业;1960年至1965年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1965年至1966年在七机部二十六所工作,先后担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1968年至1970年在甘肃酒泉国防科委二十基地工作;1970年至1978年在七机部二院生产组工作;1978年至1981年担任七机部二院副院长;1981年至1984年在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副部长,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4年至198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担任主任、党组书记;1986年至1993年担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2014年国际永久编号21021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宋健星” 。

宋健先后从事最优控制系统理论、分布参数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人口控制论、“夏商周”断代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在最优控制系统理论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后又从事分布参数控制理论的研究,建立了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受控对象与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器的模型,解决了这类系统的稳定性、点观测、点控制的理论问题。70年代修订和扩充了钱学森《工程控制论》一书,进一步发展了控制理论。1980年后,建立了“人口控制论”这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控制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组织领导通信卫星的发射和定点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起并主持了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等科技计划;领导实施了“863”“攀登”等高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发起“夏商周”断代工程。

王光远院士(1994年当选)

王光远,男,汉族,1924年3月出生于河南温县,中共党员,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王光远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59年起在哈尔滨建筑大学任教,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光远主要从事地震工程理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工程软设计理论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

谢礼立院士(1994年当选)

谢礼立,男,汉族,1939年3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江汉大学荣誉教授。

1955年—1960年,在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60年—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前身)工作;1980年—198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中美科技合作研究;1985年起,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2004年—201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谢礼立主要研究领域是地震工程与安全工程,研究重点是城市防灾能力评估,强震观测与设计地震动,工程抗震设防,抗震设计规范研究等。建立了中国强震观测台网和发展了适合中国仪器特点的观测和分析技术,他设计并负责的唐山三维台阵被国际学术界推为国际实验台阵,谢礼立发现并定量证实“在不大的均匀场地上,地震动仍存在明显差异”和“由于结构物的存在使地震动中包含与结构物自振周期对应的频率得到加强”;谢礼立提出了ABC、4P与4R等防灾减灾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谢礼立主要从事“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和“工程抗震设计样板规范”以及“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的研究。1993年—1998年,谢礼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八五重大基金项目《城市与重大工程减灾基础研究》,并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和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李圭白院士(1995年当选)

李圭白,1931年9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水处理技术、市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

1955年李圭白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01年担任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2016年被聘为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李圭白主要研究方向为给排水处理技术,包括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高浊度水处理技术,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成功开发地下水曝气接触氧化法除锰工艺;研究成功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参与水上一体化水厂的研究工作,使水厂建造工厂化,取得很大经济效益;研究成功的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高锰酸钾助凝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都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提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概念 ,倡导将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等,不仅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推动了中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截至2005年,李圭白的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发明奖二等2项、三等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1项。

傅恒志院士(1995年当选)

傅恒志,男,汉族,1929年8月24日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材料及冶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46年—1950年,傅恒志在西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52年—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5年—1958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担任教研室主任;1958年,作为留苏研究生赴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学习;1962年,从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1971年—1992年,先后担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校长;1992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傅恒志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中国国内首创以控制液固界面位置为基准的定向凝固稳态及非稳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晶向三维控制技术,在中国国内率先建立了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和定向组织超细化的概念,这些新颖的观点,引起了中国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凝固理论界的突破。

林尚扬院士(1995年当选)

林尚扬,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3月16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焊接专家,研究员,曾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

1961年8月,林尚扬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78年1月至1995年1月,林尚扬先后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1995年1月,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

林尚扬长期从事焊接工艺及焊接材料的研究。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并根据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先后从事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的研究,解决了中国焊接领域的诸多重大问题,推进焊接技术创新。

20世纪60年代,林尚扬研发4种强度级钢焊丝,用于大型电站锅炉汽包和化工设备的焊接;20世纪70年代,林尚扬发明水下局部排水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技术,用于海上钻井/采油平台等海工设施的水下焊接,焊接的最大水深达43米;20世纪80年代,林尚扬发明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技术,用于世界最重的加氢反应器(2050吨)和世界最大的8万吨水压机主工作缸的焊接,焊接最大厚度达600mm;20世纪90年代,林尚扬研发了推土机台车架的首台大型弧焊机器人工作站,并积极推进焊接生产低成本自动化的技术改造;2000年以来,林尚扬在大功率固体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方面为企业用激光技术解决诸多部件的焊接难题,促进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焊接的超高强度钢的屈服强度超1000MPa。

截至2010年9月,林尚扬先后完成30多项重大课题,共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张杰院士(1997年当选)

张杰,1938年2月27日出生于辽宁本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年张杰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后分到东北设计研究院当技术员;1985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担任高级工程师、特聘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受聘为郑州轻工业大学双聘院士。

张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与水环境恢复,开发了城市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开发了绝氧-好氧活性污泥清除磷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验证了生物固锰除锰机理并广泛用于工程实践,纠正了传统技术误区,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地下水除锰难题,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厌氧·好氧法-气浮·好气滤池之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创建了国内首座污水再生水厂,均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工程,开创了中国污水回用事业,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国内首次提出水环境修复理论与方略,并将其付之于实践 [5] 。提出了城市用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截至2007年,完成了深圳、大连等中心城市再生水战略规划研究,完成国家科技攻关8项,主持长春等城市重大给水排水系统工程设计36项,大中型92项。

陈清泉院士(1997年当选)

陈清泉,1937年1月14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籍贯福建漳州,电动汽车、电力驱动和智慧能源学专家,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

陈清泉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57年—1971年任教于北京矿业学院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进修班;1971年任职于上海先锋电机厂;1976年任香港电灯公司研究工程师;1976年—1980年任教于香港理工学院;1982年获得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1994年—2000年任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主任;1996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2002年任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2010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陈清泉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力驱动、智慧能源、四网四流融合领域研究。提出了电动汽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汽车学奠定了基础,使现代电动汽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提出了电动车的工程哲学,揭示了电动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规律,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了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其主要发明有高性能电机、特种电机,、电动车系统优化、电动车电力驱动系统、智能标测系统、电池智能管理系统、能源智能管理系统、电机磁场分析优化等。

蔡鹤皋院士(1997年当选)

蔡鹤皋,男,汉族,1934年6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北京,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

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1979年,担任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1979年-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进修;1982年—1985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1985年—1986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199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蔡鹤皋长期从事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研究设计工作。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轨迹控制精度及路径预测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出的机器人包装码垛生产线已用于大庆、大港、齐鲁、吉林等地石化工厂。后来带领团队又研制成功七台弧焊机器人和七台点焊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方面,蔡鹤皋解决了机器人轨迹控制精度及路径预测控制等关键技术。在空间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方面,蔡鹤皋取得了机器人机构仿真、机器人力控制、机器人宏/微控制、多传感器智能手爪、力控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系统、纳米级微驱动技术、柔性臂及其控制以及机器人多指灵巧手等多项研究成果。蔡鹤皋提出了主轴回转运动误差理论的新概念,并且研制成功主轴摆角误差动态测量仪。

(未完待续)

0 阅读:340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