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产品在丰富日常生活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因成分复杂,处理难度不容小觑。尤其是LA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S(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是处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了解其特性,并掌握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实现日化废水达标排放的关键。
一、日化废水特点揭秘日化企业生产沐浴露、洗发水等产品时,产生的废水污染来源复杂,主要包括占总量 60% 以上的设备清洗废水、原料泄漏废水以及地面冲洗废水。废水中典型污染物涵盖表面活性剂、油脂类物质、香精香料和有机溶剂等 ,导致水质呈现出 COD 浓度高、B/C 比低、pH 波动大的特征。
这些特性使得常规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应对,需针对性地选择处理工艺。
1. 预处理系统:污染物 "首道防线"
预处理是去除 LAS 和 SS 的重要环节。混凝气浮工艺通过投加 PAC 和 PAM,使废水中的胶体颗粒脱稳并形成大絮体,再利用气浮分离技术将其去除。对于 LAS,混凝气浮可破坏其分子结构,使其从水中分离;而 SS 则通过絮体吸附和网捕作用被有效拦截 。调节池则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均衡,为后续处理创造稳定条件。
2. 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 "主力军"
生化处理系统是降低 COD 的核心。厌氧处理单元如水解酸化工艺和 UASB 反应器,利用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好氧处理单元采用接触氧化法,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新陈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 COD 的大幅降低。同时,生物膜对 LAS 也有一定的吸附和降解作用 。
3. 深度处理系统:最后的 "把关者"
深度处理阶段,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发挥重要作用。活性炭通过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吸附残留的 LAS、有机物和部分 SS,进一步降低 COD。臭氧氧化则利用强氧化性,将难降解有机物彻底分解,有效去除剩余 COD 和色度,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1. 处理 LAS 的有效方法
除了混凝气浮工艺,还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芬顿氧化,利用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有效破坏 LAS 的分子结构,将其氧化分解。生物强化技术也是处理 LAS 的重要手段,筛选和培育对 LAS 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添加到生化处理系统中,可显著提高 LAS 的去除率 。另外,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和纳滤,能够通过物理截留的方式,将 LAS 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且分离效果稳定。
2. 去除 SS 的优化策略
在混凝气浮基础上,可增加过滤工艺。砂滤、袋式过滤等方式,能进一步拦截废水中残留的悬浮物。在调节池中设置格栅和沉砂池,提前去除较大颗粒的杂质和砂粒,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对于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污泥,及时进行污泥回流和定期排放,防止污泥上浮导致 SS 升高 。同时,优化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与投加量,根据水质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可提高悬浮物的去除效率。
3. 降低 COD 的综合措施
除了生化处理,可结合化学氧化法。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等技术,能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物质。在厌氧处理前,增加水解酸化预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强后续好氧处理的效果。对于含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可采用萃取法,利用有机溶剂将有机物萃取分离,降低废水中的 COD 浓度 。此外,合理控制生化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溶解氧、污泥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等,确保微生物处于最佳活性状态,也是降低 COD 的关键。
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方案。常规处理路线适合中小型企业,流程简单、投资成本较低;强化处理路线适用于大型企业,处理效果更优;回用处理路线则针对水资源紧缺地区,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应综合考虑投资、运行成本和处理效果,选择最适宜的工艺方案。
五、运行管理要点运行管理对处理效果至关重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清理气浮刮渣机和过滤设备;监测水质变化,根据数据调整加药量和工艺参数;做好污泥处理和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未来,日化废水处理技术将朝着高效化、智能化和资源化方向发展。新型预处理技术、生物技术升级以及智慧化运行平台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处理效果和管理水平,推动日化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日化废水处理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针对 LAS、SS、COD 等污染物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并加强运行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