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的工业废水,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如何处理?案例介绍

漓源环保 2025-04-18 08:53:31
新建化工厂化工废水处理方案解析

在新建化工厂的规划与运营中,化工废水处理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化工厂生产所涉及的原料,大多由与溶剂类似的化合物构成,这些化合物不仅成分复杂,而且种类多样。由此产生的工业废水,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难度极大。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化工废水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所含化合物愈发繁杂,部分企业废水中还含有杀菌物质、表面活性物质、卤素化合物以及硝基化合物等有毒成分,对微生物活性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这无疑给废水处理增添了更多挑战。

以某新建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为例,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高浓度 COD: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极高,常常超过 20,000mg/L,其中饱含各类有机物,这使得废水的污染程度严重。

生物难降解性:废水中存在大量生物难降解有机物,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B/C)低于 0.3,属于典型的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常规生物处理方法难以奏效。

营养成分单一:废水的营养成分极为单一,难以满足生化处理中微生物的生存需求,因此需要额外添加营养剂,以营造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强酸性 pH 值:废水的 pH 值呈强酸性,这种极端的酸碱度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的开展,必须进行调节。

水质水量波动大:废水的水量波动剧烈,水质也变化无常,这对废水处理装置和工艺的稳定运行构成了巨大阻碍,亟需具备调节功能的废水处理设施来应对。

面对如此棘手的化工废水,目前主流的处理方式是构建 “强化预处理 + 生化处理 + 深度处理” 的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各个环节协同工作,发挥各自的功效。

预处理:铁碳微电解工艺

铁碳微电解作为预处理工艺,在化工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对于上述新建化工厂的废水,因其本身 pH 值偏低,恰好契合铁碳微电解在酸性条件下运行的要求,从而可大幅减少酸碱药剂的投加量。并且,该工艺常与芬顿氧化法联用,既能提升处理效果,又能降低芬顿氧化法的药剂使用量。

铁碳微电解的工作原理如下:

微原电池形成:当铁碳材料置于溶液中时,由于铁和碳之间存在电位差,金属铁会发生腐蚀,进而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

污染物还原:这些微原电池能够产生大量电子和具有活性的还原物质,它们能够将废水中的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还原,促使污染物转化为胶体粒子。

净化过程:通过吸附、絮凝等作用,胶体粒子相互聚集,逐渐形成较大颗粒,最终通过沉淀实现与水体的分离,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生化处理:厌氧与好氧协同

对于化工废水的生化处理,单纯采用好氧生物处理难以满足需求,需与厌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经预处理后的化工废水,COD 浓度依旧较高,若直接采用好氧生物处理,不仅无法有效去除污染物,还可能对微生物造成损害。

厌氧生物处理这一关键环节,主要依托兼性厌氧菌与专性厌氧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运作。在无氧环境下,这些微生物有条不紊地将废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与甲烷,实现高效去除。

历经多年发展,适用于厌氧生物处理的反应器已迭代至第三代,其中 IC 反应器凭借其高效的内循环结构,大幅提升处理效率;EGSB 反应器以其膨胀颗粒污泥床技术,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果显著;ABR 反应器通过多格室的巧妙设计,强化了不同微生物菌群的分工协作;UASB 反应器则因构造简单、运行稳定、处理能力强等优势,在众多污水处理项目中广泛应用。

在此次新建化工厂项目里,经综合考量,选用了 UASB 反应器,并创新性地结合前端的水解酸化工艺。水解酸化阶段,利用水解菌和产酸菌的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拆解为小分子,如同把复杂拼图拆分成小块,极大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工序奠定良好基础。后续接入的 UASB 反应器,内部形成颗粒污泥床,在厌氧微生物的持续作用下,进一步对大部分有机物进行深度降解去除,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

深度处理:满足更高标准

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化工废水,出水 COD 浓度一般可降至 500mg/L 以下,能够满足部分地区的排放标准。然而,若排放标准更为严格,则需在深度处理环节采取更多措施。

例如,可增加MBR 膜处理,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以及部分有机物。此外,芬顿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也可应用于深度处理。芬顿氧化法利用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臭氧氧化法则是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新建化工厂在处理化工废水时,通过强化预处理、优化生化处理以及精准深度处理,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废水问题,确保废水达标排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 阅读:0

漓源环保

简介:专注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