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沟通,关系越差?根源都在这里

瞳爱教育 2023-04-14 16:48:19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明明是为对方好,却总是让对方误解。

工作中:想给同事或下属提建议,却让对方误以为想刁难自己。

婚姻中:夫妻常常吵架,明明豆腐心,却让人对方感觉到是刀子嘴。

育儿中:话一说出来孩子就反感,孩子越管越叛逆,经常引发亲子矛盾……

为什么你的沟通总是失败?

这都是因为在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在解码过程中,产生了【信息差】。

沟通中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假设性偏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观判断或惯性思维。这种思维最常见的表示方式就是“我以为”,“我觉得”,“他应该”等主观判断。

当我们在沟通时总是习惯性地在“我以为”的基础之上去解读别人的想法,双方信息不对称,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理解起来可能就会南辕北辙,也更容易想当然。

要知道,我们和伴侣之间表达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解,如果维度不同,对方理解到的内容就不是我们想要传递的意思。

同样一个动作,在我的概念里是想表达什么,你这里接收到的又是什么。我表达的是礼貌,没想到你接收到的是距离感。

还有很多人在沟通过程中除了喜欢假设还很喜欢笃定自己的猜想,“他一定就是这么想的”,”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等等。

在与人沟通过程中,若对自己的判断太笃定,那意味着,你只是在和自己的头脑发生联系,而没有和真实的人建立关系。

要知道你的判断无论如何都只是假设而已,你对伴侣的看法以及判断,必须得到对方的确认,那才可能是真实的。

所幸的是,沟通是一种可以练习的能力。为了降低信息传递不一致性,当伴侣之间遇到问题之后,就需要我们对沟通过程进行澄清与解释。

如何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沟通理论里有一个概念,叫【元沟通】,意思是「关于沟通的沟通」。

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沟通,但我们对于「我们到底在沟通什么」这件事,很多然却没有沟通过。

所谓【元沟通】是关于彼此互动方式的沟通,它是沟通的一部分、是一种补救方法,同时也是我们自我觉察、感知、互动的整个过程。

学会【元沟通】,让爱自然流露

德国心理学及沟通专家-费德曼·舒茨·冯·图恩提出:在所有的沟通中都包含了四个维度:自我表达、事实、关系、诉求。

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准确表达自我感知,让自己知道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提高自我觉察;处理内心幻想,不让猜疑破坏沟通。

想要做好【元沟通】具体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对方的反应,以表达清楚为目标

比如:你夸奖对方,对方却一脸茫然、甚至是惊吓,而不是开心、微笑或礼貌的回应。

这说明对方可能解读你的信息是错误的,就像你想表扬伴侣,伴侣应该很开心,但事实是伴侣听完很愤怒!

第二步:确认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比如:我想表达对伴侣的欣赏,还是嘲笑呢?

我想表达的是我很在乎对方,但刚刚的话可能让对方觉得我想疏远对方。

第三步:解释清楚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比如:我说这句话是想表达对你的欣赏/可爱/赞美/认可,并不是批评/否定/嘲笑。

以此为例,将引起对方不适或不符合沟通效果的话进行解释、说明,直至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第四步:感谢对方愿意倾听或坦诚地进行沟通

比如:谢谢你给我解释的机会,不然误会可就大啦!

谢谢你能坦诚告诉我你的感受,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是有误的。

第五步:在安全的环境里去练习表达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可以选择在较为安全的关系里做简单练习,亦或者是寻求外部的支持,这些可以帮我们积攒信心,提升熟悉度,减少紧张。

瞳爱《幸福传承》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提升或代偿自身的不足、帮你理解他人、改善关系、提升认知,做出更适合亲密关系的判断与选择,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

0 阅读:14

瞳爱教育

简介:个人成长、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