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赖式博弈,强硬反击才是破局之道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堪称“出尔反尔”与“得寸进尺”的典型。在国际事务中,他惯用极限施压手段,本质上是将“无赖式谈判”演绎到极致。近期的关税战与巴拿马运河争端,生动展现了应对这种霸权思维的破局关键——唯有以更强硬的姿态反制,才能让霸权主义者知难而退。在关税战的博弈中,美国率先挑起贸易争端,试图以高额关税迫使中国屈服。然而,中国没有退缩,而是以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正面回击。当特朗普扬言加征145%关税时,中国果断对等还击,这种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瞬间打乱了美方的阵脚。

面对中国的坚决立场,特朗普开始频频释放虚假信号,反复宣称“中美正在谈判”,甚至编造中方主动致电的不实消息。但中方始终保持清醒,多次公开辟谣,明确表示“谈判的前提是美方停止关税胁迫”。事实证明,当霸权主义者遇到更强大的反抗力量,其色厉内荏的本质便会暴露无遗。 反观巴拿马的遭遇,则成为“软弱妥协”的反面教材。特朗普上台后,以霸权姿态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作为小国,巴拿马选择了妥协退让,提出美国军舰可免费通行的条件。然而,这种软弱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反而激起了特朗普的更大野心。

美国随后施压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以莫须有的罪名调查李嘉诚旗下港口,甚至要求所有美国船只一律免费通行。特朗普毫无底线的索求,将“得寸进尺”演绎得淋漓尽致——对方越妥协,他越要榨取更多利益。 这种霸凌行径并非孤例。特朗普对苏伊士运河也打起了主意,先是要求埃及给予美国商船军舰免费通行权,遭拒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没有美国就没有这两条运河”,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言论,暴露了其“巧取豪夺”的贪婪本质。埃及果断驳斥: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建成时,美国尚处发展初期,根本不存在所谓“美国贡献”。

从要求加拿大并入美国、觊觎格陵兰岛,到妄想占有乌克兰矿产、强索中东土地,特朗普的霸权逻辑始终如一:凭借美国的强权地位,无视国际规则,对他国予取予求。但中国在关税战中的成功应对,已为世界提供了范本——面对霸权主义的“三板斧”,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以硬碰硬,才能撕开其纸老虎的伪装,让极限施压者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