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司机,很多人都有开长途的经历。而长途开车,最令人担心的其实就是疲劳驾驶。疲劳驾驶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在高速上有相当多的事故都是由于疲劳驾驶引起的,而有很多跑长途的司机,也都有过疲劳驾驶的经历,没有发生事故只是自己的运气好罢了。每个人达到疲劳状态的时间也是大有不同,有人一天开1000公里都不会觉得累,开车过程中没有任何困意。而有人仅仅开了三四百公里,就会感觉疲惫不堪,睁不开眼想睡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呢?其实这些耐力好的老司机有以下5个窍门。
1.驾驶姿势至关重要。老司机们通常会在开车前就调整好座椅、方向盘和后视镜,找到一个最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姿势。座椅的高度、角度和靠背的倾斜度都能影响身体的受力分布。座椅过低会导致腿部弯曲过度,影响血液循环;座椅过高则可能让手臂在操作方向盘时感到吃力,行驶相同的路程需要付出更多力气。同时,方向盘的距离和角度也要恰到好处,既能轻松操作又不会让手臂过于伸展或弯曲。
靠背角度:靠背倾斜100-110度,腰部支撑完全贴合脊椎曲线。方向盘距离:手臂伸直后手腕刚好搭在方向盘顶端。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车辆稀少,也可以在座位上局部活动一下。肩部:双肩交替画圈,缓解斜方肌紧张。手指:反复握拳张开,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开车过程中抬抬屁股,左右摇晃一下身体,唱首歌活动脸部肌肉促进血液流通也能减缓疲劳程度。
2.合理规划休息时间是老司机的秘诀之一。他们经验丰富,知道自己开一定的时间会出现困倦疲劳,所以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短暂休息。在疲劳前就休息,这样能始终把身体状态保持最好。一般来说,每驾驶两个小时左右,就会停车休息15分钟。在休息期间,他们会下车活动身体,伸展四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而新手司机可能会因为急于赶路或者缺乏经验,连续驾驶很长时间不休息,直到感觉很疲劳了,眼睛实在睁不开了才会休息。一旦疲劳过度,即使休息半个小时,依然无济于事。当时感觉自己有精神了,继续开车赶路,但要不了多久,大约也就半个小时,又会感觉很困。
3.驾驶技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疲劳程度。老司机都是把80%注意力放在前方路况,20%用于扫视后视镜和仪表。有些人为了不超速,会频繁去看仪表,总是在仪表和前方路况之间切换,这样会增加眼睛的疲劳程度。保持匀速行驶时车速不会有变化,不需要经常查看车速,只有在加速之后才需要看一下,避免超速。此外,视线要看向前方大约两三百米的距离,不要只盯着前车,前方若干辆车的动态都要了解,这样可以从容不迫,既可以做到安全行车,又能减轻疲劳感。
4.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老司机不累的关键。他们在驾驶过程中始终保持冷静和放松,不会因为路上的一些小状况而紧张或焦虑。遇到堵车时,他们会耐心等待,而不是烦躁不安;遇到其他车辆的不文明行为,也能心平气和地应对。这种平和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精神上的疲劳。而新手司机可能会因为紧张、兴奋或者焦虑等情绪,让自己在驾驶过程中消耗更多的精力。
5.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车内环境。老司机通常会保持车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因为车内环境密闭,时间久了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下降,就更容易使人疲倦想睡觉。良好的通风可以让车内空气更清新,提供充足的氧气,让人头脑清醒。怎么通风呢?可以一直把空调系统打到外循环模式上,让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车厢。在车辆很多,车速下降的时候,也可以趁机打开一点窗户,四个窗户都开一点,通风十几秒就可以。
太难了[好生气]困困困[好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