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的车辆很多,交通状况复杂,所以堵车现象很常见,大部分司机都时常会走堵车的路段。如果堵得距离很长,特别是高速上的堵车,一堵就是五六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很多人都发现过这样一种现象,总感觉自己车道行驶是最慢的,而旁边车道却时不时的往前走,明显比自己车道要快。于是想方设法的会变道去隔壁车道,但真到了隔壁车道后,发现速度也不快,还是原来的车道快。这种错觉大部分人都会有,特别是堵车时间久了,或者自己有急事很赶时间的时候最明显。那么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隔壁车道更快?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还是交通的玄学?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真的隔壁车道更快,这不是错觉。在堵车的时候,如果说是因为某条车道有事故车或者坏的车占用了一条车道,那么发生事故的这条车道肯定是最慢的,距离事故车越远的车道肯定是最快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其实很明显能够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则是并非有事故车占用车道,只是车多而导致堵车,各条车道都能正常通行,这种情况其实每条车道的通行速度是差不多的。如果你看到隔壁车道更快,这就是大脑在骗你。这是一种经典的视觉陷阱,心理学家称之为“邻道效应”,它的原理和你在超市排队时总觉得隔壁队伍动得更快一模一样。
简单来说,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忽略其他信息,只关注我们想看到的或者认为重要的部分。在堵车时,由于心情急躁,我们更容易注意到隔壁车道移动时的状态,而忽略了他们长时间原地等待的时刻。这种心理倾向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隔壁车道总是更快的错觉。
比如,当你的车道停了三分钟,隔壁车道动了一分钟,你会觉得他们动了好久,但殊不知你动起来的时候也是一分钟,你就会觉得时间有点短,总是看隔壁车道在动,且每次动的时间更长。就好像快乐的时光总是感觉时间过的很快,艰难的时光总是感觉时间很慢一样。自己能深刻体会到的只有原地不动的时候,也是自己煎熬的时刻。
其次是参照物不同。如果隔壁车道旁边有护栏、绿化带或对向车流,它们的移动会形成视觉对比,让你误以为隔壁车更快。比如,对向车道的车流如果顺畅,会衬托得隔壁车道也更通畅。
最后是随机波动陷阱。堵车时,车流是动态变化的。所有车道都在“走走停停”,但节奏不同步。当你的车道停下时,隔壁可能恰好动起来;而当你开始动时,隔壁可能又停下了。这种随机性会让你产生“隔壁永远更快”的错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用计算机模拟堵车场景,发现频繁变道的人,平均到达时间反而比留在原车道的人多出10%!因为变道会加剧整体车流的混乱,导致更多急刹和拥堵。所以说,如果只是自己的错觉,感觉隔壁车道更快,其实速度都差不多。那就不要随意变道,因为堵车时车辆密度很大,每辆车都挨得很近,变道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很多长堵车路段,中间都会掺杂着发生一些小事故,大多都是由于变道引起的。
那么如何确定是真的快还是错觉呢?选好参照物是关键,不要盯着隔壁车道的整体车流去看,要选中某一辆固定的车去观察。比如我选中那辆白颜色的SUV,最好找一辆高大好认的车,如果旁边有小货车或小客车更好,远远的就能看到。假设此时你们是并排行驶的,过一段时间再观察对方的位置。如果他跑到前面很远的位置,已经看不到了,那说明隔壁车道是真的快。如果有时在前面,有时在后面,且距离不是太远,那么两条车道的速度就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