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想家》是根据电影《梦里乾坤》改编而成的。自2013年上映,被誉为本·斯蒂勒创作的最佳影片,豆瓣8.5分,被众多网民称为最具有煽动性的影片。电影中并没有什么英雄救美、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只是用平凡的人生点滴串联了一个心灵的觉醒。所有人都被这一幕给感动了。就是这样的平静,才能让人沉浸其中。观众们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共鸣。其实,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不过我们常常对待不好而已。
有人说过,不懂得珍惜自己一切的人,从来都不会得到幸福。在被逼到绝境的时候,人的本能就会将逃跑看成是一种“救赎”。但是人们都会理解,逃避只会成为“流浪”的同义词。小说中的主角沃尔特正是一个在存在困境中挣扎求脱身的人物。在他十七岁那年,他的爸爸死了,这是他所有痛苦的开端。他把“庞克”式的头发剃掉,把心爱的滑板扔到一边,跑到“约翰老爹”餐馆当外卖小哥。这个工作,让他的日子过得很辛苦。因为他必须要迎合很多人,而无法宣泄自己的情感。他要离开这群人,离开这不幸的事情。于是,《生活》杂志的照片制作成为了他接下来的工作。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两个人同时工作,但他却表现优异。他是尚恩最信任的助手,一次也不放过。
他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不过,现在杂志要暂停发行了。他每一天都过得很节俭。即使这样,一家人也在一片唏嘘之中,搬到了那个小小的,想要把一架钢琴放下来都有些困难的地方。生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没有勇气去和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谢莉尔说话。对于上级的强势,他很是不爽,但也只能闭嘴。他只能在心中将自己的理想和仇恨全部实现。在自己的心中,他是主人,能够使他从真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忙着上班”已经成为一种“麻醉剂”,让他从现实中摆脱出来。他没有时间去倾听妈妈的絮絮叨叨,没有时间关注“火爆浪子”瑞索在姐姐那里的面试,没有时间谈感情,到四十二岁还没有成家。他从不晓得自己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这就是现在的现实。人们都在忙于摆脱目前的困境,转而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一场闹剧过后,情况更加糟糕。在身体和精神上都疲惫之后,大部分人都过着“闺土”般的生活。人生也是一杯苦酒,喝不尽。
在西域,有一个传说,说的就是绵羊总是认为,山上的青草要比山上的更好。眼下的窘迫,并不妨碍沃尔特对未来的憧憬。在他心中,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遥远的地方。爸爸留给他的那本旅行小册子,还有那没有打开的背包,他都不忍心扔掉。那张恰好被安排作最终版的“25号底片”不见踪影。他把工作室里所有的地方都翻了一圈,除了尚恩送给他的那个皮夹外,就再也没有找到第25号胶卷了。迫于上级的再三叮嘱,以及同事们的小心提醒,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向摄影师尚恩求助。他先是前往格陵兰岛,随后跟随着来到了冰岛。在此期间,他承受了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存款被慢慢消耗掉的痛楚;体验过从一架晃动的直升飞机上跃入暴风雨中的北冰洋,和一条大白鲨进行近距离的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了火山喷发带来的巨大压力,几乎将他掩埋。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他错失了尚恩的机会。但是“约翰老爹”店铺里那些被尘封了很多年的悲伤回忆,在这个久违的年代里又被重新勾了起来。他还没来得及平复自己的情绪,就收到了公司发来的通知。然而,他才刚刚到大门,就被人给开除了。沃尔特原本是打算去找谢莉尔的,可是没想到,竟然是她的丈夫给沃尔特打开了房门。他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回家后,他花光了自己的钱袋才给搬运工的小费。他看了看皮夹上的格言,随手扔到了垃圾箱里。躺在了沙发上,沃尔特陷入了沉思。
“诗与远方”经常被认为是快乐的归宿。人们一直以为,自己离幸福只有一步之遥。人们现在可能没有快乐,只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走出自己的人生。是这样吗。詹姆斯·奥本汉曾经说过:愚蠢的人总是在遥远的地方寻求快乐。那遥远的地方,只不过是一片奇怪的天地,还没有签订一份给你快乐的协议。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的快乐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那么他就会感到失望和无助。未来可以期待,但是和快乐没有关系。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才是快乐的所在。当我们感觉到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快乐却始终就在我们周围,只等着我们安静下来,慢慢地体会。在万念俱灰之际,沃尔特无意中看到和“25号底片”同一批次的那一组的相片,竟然是他家里的一架钢琴。他问妈妈,有没有人来拍照。妈妈对他说,尚恩来了。这一点,妈妈已经说过了。他一定是一时糊涂,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他的脑子里充满了后悔和惊奇。他垂头丧气地把这段时间的事情告诉了妈妈。但妈妈还是怂恿他带着这条新的线索继续寻找。他背着背包和旅行笔记就动身了。一路走来,他将自己每日所见所感,一一记录下来。
卫士对妈妈烤的橘子饼的称赞使他找到了快乐。在导游的帮助下,他终于踏上了征途。在废土上和陌生人一起踢足球使他不再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他发现了尚恩,他正在山顶拍摄一只雪豹。尚恩对他说,那张胶卷就在那个给他的皮夹里面。他张大嘴巴说,是我把皮夹弄掉的。尚恩并没有因此而埋怨他,反而看着那头雪豹远去,告诉他:“我有时并不打算拍照,只是要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那一刻,好好地欣赏此刻。”沃尔特回家后只好把钢琴卖了。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妈妈紧紧地抱住他,说他很好。说完,她递给他一只皮夹,要他将那张支票放进去。当他看到自己丢失的皮夹时,心中一喜。他飞快地从皮夹中掏出了那张印有“25号底片”的纸。此时此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珍惜现在”。他将胶卷送回了公司,头一次在众人面前露脸,怼得新上任的负责人哑口无言。出了办公室,沃尔特再次来到谢莉尔的面前。经过一番交流,他知道自己错了。又过了些日子,《生活》终于出了它的末尾。因为他看到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他有些兴奋。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成就感,也明白了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才是快乐。
你可以将生活想象出千万种不同的方式,但这并不影响人生现在的状态。享受此时此刻,你就会感到快乐。
但是,人们在艰难的追寻中失去了对生命的信仰。忽略了内心的感受,只是单纯的追求外在的东西,最终只能是“因木而鱼”。你将快乐放得越远,快乐就越远;你越对生命丧失自信,生命就会越漠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