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起实施!重量、功率、安全将发生11项改变

莱充说车呜 2025-01-15 03:25:53

近日,电动自行车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旨在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满足广大用户的出行需求。

与上一版标准(GB17761-2018)相比,新国标在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的基础上,引入了11项关键技术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为用户带来了诸多利好,同时也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一、重量与续航的双重优化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进行了调整,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提高至63kg,而其他类型的电动自行车则要求不超过55kg。这一变化意味着电动自行车可以配备更大容量的铅酸蓄电池,从而满足用户对长续航的迫切需求,同时减少私自改装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脚踏骑行功能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在脚踏骑行功能方面,新国标进行了优化调整。具有电助力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必须配备脚踏骑行装置,而仅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则可以选择是否设置脚踏骑行装置。这一变化既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用户的购车成本,又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

三、电动机功率与材料阻燃的双重保障

新国标对电动机功率限值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电动机输出功率不超过400W,并明确了材料阻燃试验的要求和方法。所有电气回路及其连接的电气部件的非金属材料燃烧性能需符合GB/T5169.16中 V-0级要求,从而大大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风险。

四、塑料占比与北斗定位的双重约束

新国标还增加了电动自行车塑料占比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塑料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同时,为了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新国标要求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电动自行车应具备北斗模块,并具备防拆卸、防篡改功能。

五、防篡改与质量保证的双重加强

在防篡改方面,新国标更详细地规定了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及检查方法,有效防范和遏制违法改装等行为。此外,新国标还增加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和方法,确保生产企业具备与产能相匹配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能力。

六、安全与便捷的双重提升

除了以上主要技术变化外,新国标还改善了制动性能要求、完善了电动机性能要求,并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以提升骑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然而,新国标依然保留了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鞍座长度不超过350mm等规定,并在车速达到22km/h时发出提示音,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对于有更高性能需求的使用者,新国标建议考虑电动轻便摩托车等其他交通工具。

七、过渡期的合理安排

考虑到企业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和检测认证的时间周期,新国标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同时,为保证符合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充分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国标还额外给予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也就是说自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对于这项刚刚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您有何看法?是否符合您的期待和需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52

莱充说车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