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是不少家庭备受宠爱的食用油之一。
油润的质地,看似平平无奇,却能让食物瞬间香气四溢。炒菜时放一勺猪油,即使是枯燥无味的青菜,也会刹那间完成升级,变为香喷喷的佳肴。
一碗朴素的白米饭,一碗阳春面,加上猪油一拌,更是让人唇齿留香,意犹未尽。
曾经的猪油,占据了人们餐桌上绝对的C位,是不少朋友们回忆中“家乡的味道”。然而,在遍地美食的今日,猪油似乎不再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对食用油的喜好也逐渐分为了两个“阵营”,究竟是选择更健康的植物油,还是更美味的猪油呢?
在当今社会,
猪油是否适合长期食用?
今天,就请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专家跟大家聊一聊猪油。
食用油主要分为三类: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动物油脂中最常见的是猪油。
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菜籽油等。
动物油脂
动物油是从动物组织中取得的油脂,包括猪油、牛油、鸡油等。
微生物油脂
微生物油脂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产生的油脂,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除以上三类,还有调和油,它是根据人体所需不同脂肪酸的量,由两种以上油料调制而成。
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主角登场↓↓↓
01关于猪油
专家告诉小农,猪油可以很好地为人体补充能量。像过去我们油脂摄入不够的时候,猪油就保障了我们正常的油脂摄入量。
但是现在,由于我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日常生活中,油脂摄入是过多的。不光显性油脂摄入过多,就连食物中隐性油脂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02猪油的营养构成
我们在上周的科普中介绍过,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而猪油的主要特点就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虽然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之一,但过量的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饱和脂肪酸增加血中的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使血管容易形成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猪油的热量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长期大量摄入猪油,会导致热量过剩,从而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猪油不能吃,适量摄入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那些从事高强度体力活动和需要高热量摄入的人群。
专家建议,在日常饮食中,不把猪油作为我们油脂摄入的主要来源,要与植物油脂、甚至微生物油脂来进行均衡的、有机的结合来进行食用,这样可能对我们人体健康是更好的。
03猪油怎么吃更健康?
1. 控制用量
仅考虑平时炒菜做饭的烹调油,建议大家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30克。其中,猪油应该占比30%以下。
如果做了红烧肉、红烧排骨、酱肘子等肉菜,炒制其他菜肴时尽量选用植物油。
2.控制油温
炒菜时建议热锅冷油,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下菜。猪油烟点高,冒烟后再下菜,既容易破坏菜中的营养,还会增加致癌物产生的机会。
3.与其他油搭配使用
平时最好不要单独使用猪油,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选择用油。比如:煎炸用猪油、花生油;炒菜用菜籽油、大豆油等;凉拌用初榨橄榄油、亚麻籽油、芝麻油等。
4.心血管疾病患者尽量少食用猪油
身体健康的人吃点猪油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猪油。
5.记得搭配蔬菜
搭配丰富的蔬菜可以增加饮食的纤维含量,促进肠道健康,同时减少猪肉所含脂肪的摄入。
6.警惕隐性油脂
不少酥皮点心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加入猪油,例如叉烧酥、枣泥酥等,并且这类产品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的糖。因此大家在购买时要注意看配料表,适量食用。
今天的小知识,你都懂了不?
本期科学审核:中国农业科学院
油料作物研究所 许继取
通讯员丨胡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