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某4S店蹲点的时候,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在轩逸周围转了三圈,最后问我:“小伙子,这车能开五年不坏不?”这让我想起20年前刚入行时,遇到的第一辆测试车就是轩逸。
那时候的轩逸,还在用QG18DE发动机,变速箱也是早期的RE0F10A,但直到现在,我还能在各种角落里看到那个年代的轩逸在默默工作。
轩逸这个名字,在中国市场已经存在了近20年,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从2020年到2023年,更是连续四年获得国内燃油轿车市场销量冠军。 不过最近这个“冠军”的光环似乎有点暗淡 —— 2021年卖了51万多辆,2023年就只剩37.6万辆,今年1-8月更是只卖出20.68万辆。
这下滑的速度,让我想起了诺基亚塞班系统最后的日子。

前几天,一辆24款经典轩逸舒适版停在了我的车库里。
这台车的官方指导价是6.98万,按照现在的行情,落地价在7.16万左右。
说实话,看到这个价格时我还真愣了一下 —— 在这个时代,居然还能用7万多买到一台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
先说说外观吧。 这台经典版轩逸的设计,确实比不上“小天籁”造型的新轩逸。但你要说它丑,我觉得有点过了 —— 至少还保持着日系车一贯的中庸稳重。 车身尺寸方面,4631×1760×1503mm的体格,配上2700mm的轴距,在同级别里也算是中规中矩。
走进驾驶舱,我突然有种穿越的感觉。这个内饰,让我想起了2015年的车型。织物座椅、老式收音机、无中控大屏...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日系车的传统艺能么?把钱都花在看不见的地方。
动力总成是老搭档了 —— 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加CVT变速箱。
90kW的最大功率,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12.1秒。

说真的,这个数据在2024年确实有点尴尬。
前天测试的时候,我特意找了一段空旷的路,使劲踩油门,那感觉...就像是催着一头老黄牛往前冲。
不过说到省油,可就有意思了。 官方给出的WLTC综合油耗是5.94升/百公里。但实际使用中,要达到这个数字还真得看你的驾驶水平。 我这几天市区+高速混合使用下来,油耗基本稳定在7升上下。
记得有一次等红灯,旁边停了辆朗逸,司机冲我喊:“兄弟,你这轩逸真省油不?”我琢磨了一下说:“要看你开车水平。”

说到舒适性,这才是轩逸的看家本领。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组合,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货,但在国内这种路况下,反而显得中庸可靠。
特意带着家里老人转了一圈,他们的评价是:“坐着挺舒服。”这大概就是轩逸能常年占据销量榜首的秘诀之一。
配置方面,6.98万的经典舒适版确实够“经典”的。
16寸轮毂,195mm宽的轮胎,主副驾气囊、前排侧气囊和前后排头部气帘倒是一个都没少。
但你要说高科技配置,还真就只能呵呵了 —— 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
不过现在大部分4S店都会搞点赠品,什么皮座椅、360影像之类的,也算是在努力搞平衡了。
最近几年,我越发觉得评价一款车不能光看参数。 轩逸这台车,从纸面数据上看确实不够亮眼,但它有两个优势是数据表达不了的:一是可靠性,二是维修保养成本。 这两点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比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更重要。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比亚迪秦Plus。
同样的价位,秦Plus在动力、配置上确实全方位碾压轩逸。
但是,就像我经常跟朋友说的:买车这事儿,跟谈恋爱差不多,有时候就是玄学。
有的人就是对国产车没感觉,就像我对美系车过敏一样。
前几天听说天津车展上轩逸要推出新车型,好像还要进一步降价。这让我想起20年前那位开了十年轩逸的出租车师傅说的话:“这车啊,能开,能省油,关键是不坏。”或许,这就是轩逸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新能源车势如破竹的时代,像轩逸这样的燃油车确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对于那些预算有限、追求可靠性的家庭来说,7万出头能买到一台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似乎也不是一个太差的选择。
最后说个测试时的趣事。
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一位大爷认出这是轩逸,跟我聊了起来。
他说他家里的轩逸开了12年了,除了换机油保养,就没去过4S店。
临走时他还补了一句:“要说这车啊,就是太省心了,都让人觉得少了点生活乐趣。”这话把我逗乐了,但细想想,或许这才是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车。
我下台车估计还是轩逸,超混电驱这款
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弄你一回到底要多少钱。[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骗点流量[鼓掌][鼓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