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阿姨今年56岁了,退休后的她也是在家比较悠闲,除了闲暇的时候和三五好友出来唠唠家常,就是在家帮子女们带带孩子,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孙女都和王阿姨比较亲的原因。
那天,王阿姨像往常一样带着两个小孙女在公园里面玩耍,正准备去划船呢,一旁的孙女突然指着李姐的背部说:“奶奶,你背后有一个鼓起来的包。“听到这话的王阿姨也是非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伸手触摸,指尖触碰到一个硬硬的小疙瘩,原来小孙女说的竟然是真的。
不过王阿姨倒也没有特别在意,觉得只不过是因为晚上没睡好,或者是睡眠姿势不太正确,认为只是暂时的肌肉紧张或轻微的淤伤,就放任着没管。
但过了几天之后,王阿姨发现越来越不对劲,这个小包块竟然开始越来越大,甚至让王阿姨感到有些不适,并且她经常在网上刷到一些肿瘤的视频,也担心这是不是在潜在的肿瘤。
于是胆战心惊的王阿姨来到了医院,寻求医生专业的解答,经过医生的鉴定发现,这是常见的脂肪瘤。
相信不少人和王阿姨都有同样的疑惑,脂肪瘤在很多人身上都会有,它是由多余的脂肪细胞聚集形成的,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脂肪瘤可以出现在任何富含脂肪的区域,尤其青睐于四肢、躯干这些脂肪容易堆积的部位,这些微生物有时甚至在我们体内悄无声息地生存,比如肠道和肚子深处。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脂肪居民”表现得相当温和,不痛不痒,如果不是刻意的发现,很少主动引起我们的注意,也正是由于这种“低调”的特性,脂肪瘤被定义为良性肿瘤,与那些令人畏惧的恶性肿瘤有着本质的区别。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即使是温和的脂肪瘤,也潜藏着微乎其微的恶变风险,需要我们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脂肪瘤的高危人群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脂肪瘤的出现?这的确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解开的谜题,尽管医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仍未找到确切的病因,只能推测其与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有关。
这些因素包括不仅仅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长期饮酒、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以及频繁的情绪波动。除此之外,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家族遗传史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也可能成为脂肪瘤产生的潜在推手。
1.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群是脂肪瘤的高发群体,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缓,脂肪更容易堆积,为脂肪瘤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对于已步入中老年的朋友而言,原本身体素质就不如年轻时候,更应关注自身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从而降低脂肪瘤的发生风险。
2.肥胖的人:很多人听到脂肪两个字,都会觉得是因为肥胖才会生长的肿瘤,但实际上,并非只有肥胖人群才会出现脂肪瘤,虽然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肥胖是脂肪瘤的唯一诱因。
事实上,脂肪瘤的出现与脂肪的存在密切相关,无论胖瘦,只要身体内存在脂肪组织,就可能成为脂肪瘤的“落脚点”。
脂肪瘤的症状大多数脂肪瘤都表现得相当“乖巧”,它们生长缓慢,不痛不痒,很少引起明显的症状。脂肪瘤一般像软软的、圆圆的或者椭圆形的小团子,表面挺平滑的,就在皮肤下面,摸着能滑动,它们的大小不一,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如同埋藏在皮肤下的“小丘陵”。
并且,脂肪瘤这东西,它能在身上有脂肪的地方长出来,长的地方也不一样,除了手脚和身体中间部分,脸、脖子、后背、肚子等地方也可能出现脂肪瘤,为了避免将脂肪瘤与其他皮肤问题混淆,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技巧。
粉刺瘤一般藏于皮肤深层,里面会积累像豆腐渣一样的分泌物,有时候会有难闻的气味,它们比较喜欢在脸蛋、耳朵后面、后背还有屁股这些地方活动。
而神经纤维瘤则通常沿着神经干或神经末梢生长,外观类似于牛奶咖啡色的斑点,与脂肪瘤相比,颜色更深,体积也可能更大。
脂肪瘤通常很温和,但对其可能转变为癌症的可能性,我们还是得留个心眼,但脂肪瘤恶变为脂肪肉瘤的几率非常低,大约只有千分之一,如同大海捞针般罕见。
即便几率很小,也不能说绝对不可能发生,身上有多个脂肪瘤的朋友们不必过于紧张,多发性脂肪瘤的存在本身并不显著增加癌变风险,关键在于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脂肪瘤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如同定期给汽车做保养一样,定期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变化,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王阿姨来到医院之后,医生首先对李姐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触摸并观察了背部包块的大小、形状、质地和活动度,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建议李姐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可以穿透皮肤和软组织,清晰地显示出皮下组织的结构,帮助医生判断包块的性质,区分脂肪瘤与其他类型的肿块,例如皮下囊肿或恶性肿瘤。
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显示,王阿姨背部的包块确实是一个脂肪瘤,这让她松了一口气,但医生也提醒她,即使是良性肿瘤,也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如同侦探破案一样重要,需要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仔细分析各种线索,最终确定“真凶”。
实际上,脂肪瘤跟一些病状挺像,比如皮下囊肿,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组成材料完全不一样,囊肿通常是一个充满液体的封闭腔,而脂肪瘤则是由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此外,一些恶性肿瘤,尤其脂肪肉瘤(一种恶性脂肪组织肿瘤),在早期也可能表现为柔软的肿块,并且生长速度较快。
一旦脂肪瘤出现形态上的变化,例如变硬、表面不光滑,或者伴随不明原因的出血、肿胀等症状,就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活检,以确认是否为恶性肿瘤。而活检,就是从肿块里取一点组织去检查,这是诊断脂肪瘤和排除癌症的重要方法。
得知自己背上的包块是良性脂肪瘤后,王阿姨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是落到了地上,至少不是什么恶性肿瘤,并且医生说,那些既没感觉也没疼痛的脂肪瘤,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定期检查看看就好。
脂肪瘤就像一个安静的房客,只要它不“搞破坏”,就可以和平共处,如果脂肪瘤影响外观或者引起不适,比如疼痛或压迫感,那可能就需要考虑治疗了。
手术切除是去除脂肪瘤最常见的方法,并且手术较为简单,通常局麻即可进行,病人恢复较快,小脂肪瘤切除后疤痕小,基本不影响外观,较大脂肪瘤手术耗时较长,恢复也较慢。
除了手术治疗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例如激光治疗和射频消融,这类疗法对付小脂肪瘤挺合适,手术切口小,恢复得也快。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的激光束破坏脂肪细胞,而射频消融则利用射频能量加热脂肪组织,使其萎缩消失。
但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应该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避免自行处理或挤压脂肪瘤,自己动手处理脂肪瘤不仅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感染或其它麻烦。
3种脂肪瘤需警惕以下3种情况下的脂肪瘤需要特别关注,并积极寻求治疗:
1.脂肪瘤开始变大:如果脂肪瘤突然变大,可能是恶变的前兆,得赶紧去看医生。
2.侵犯周围组织:如果脂肪瘤生长迅速过快的话,就会严重侵犯到周围的肌肉、神经或血管,甚至可能会导致疼痛、麻木或其他不适症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3.出现压痛或瘙痒:如果脂肪瘤出现压痛、瘙痒或其他不适感,可能是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健康生活与定期检查身体,这可是咱们日常保健的两件宝,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身体检查,能让我们更安心地享受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就像给生活加了双重保障。
从王阿姨的身上也看出了,脂肪瘤虽然大多数是良性的,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可以降低脂肪瘤的发生风险。
定期的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变化,包括脂肪瘤的出现和生长情况,早点察觉、早点确诊、早点治疗,是应对疾病最有效的办法。
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健康责任,身体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用心呵护,才能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脂肪瘤的5个预防措施关于脂肪瘤的成因目前还不太清楚,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减少得脂肪瘤的可能性。
1.不要肥胖:维持适当的体重对预防脂肪瘤挺有帮助的,因为它能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这样就能降低长脂肪瘤的风险。
2.注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少吃油腻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吃红烧肉一类的食物,实际上并不健康,清淡饮食能帮助身体保持正常代谢,减少长脂肪瘤的风险。
3.坚持锻炼:经常运动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减少脂肪积累,提高抵抗力,降低长脂肪瘤的可能,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该多运动,尽量不要在家躺着不动。
4.戒烟限酒:人人都知道吸烟和酗酒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抽烟喝酒的人的确不在少数,甚至还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包括脂肪瘤。
5.保持开心:好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关键点,长期承受压力可能会打乱身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患脂肪瘤的可能性,试试冥想、瑜伽或是深呼吸这些放松方法,它们能有效减轻压力,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如果已经确诊为脂肪瘤,以下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不适症状,预防并发症:
1.别压别磨:尽量不要用手去触摸,脂肪瘤一被压或磨,容易发炎或感染,痛得会加重。
2.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保持脂肪瘤所在部位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它一直处于一个湿的环境,可以预防感染。
3.穿宽松舒适的衣物:如果脂肪瘤位于容易摩擦的部位,例如腋下或腹股沟,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可以减少摩擦,缓解不适。
4.定期复查:这是防止癌变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是良性脂肪瘤,也需要定期复查,观察其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脂肪瘤虽为良性,却仍需留意,凭借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与积极护理,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管控脂肪瘤,捍卫自身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身体。
参考资料:
1. 《这种常见的肿瘤,可能你我都有……》·丁香医生·2021.8.12
2. 《身上突然出现牛奶咖啡斑,当心神经纤维瘤》·健康时报·2019.12.28
3. 《皮下脂肪瘤如何预防》·健康时报·2019.12.27
4. 《脂肪瘤到底是什么?》·健康界·20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