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强就是不得病!”家长通常都这么认为,其实并非如此。人的免疫力分为两部分: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非特异性的,没有专一性,不针对某一种病毒、细菌。后天性免疫是获得性免疫,是得病后才获得的,是一种专职性的特异性免疫。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一旦出现感冒发烧就是免疫力差,其实在正常情况下,6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会感冒6~8次。所以,不要期望孩子不得病,要知道,孩子每得一次病,体内免疫系统对病菌的“登记”就多一笔,孩子的免疫力就会上一个台阶。
免疫力低下
宝宝如果出现了以下表现,才可能是免疫力低下:
孩子的生长发育明显低于生长曲线的正常范围,并伴有生长发育落后;
每次生病都很难自行好转,需要静脉输液或者住院治疗;
每次细菌性感染时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效果还不好。
提升免疫力方法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对所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疾病都有预防作用。由于在发育过程中的免疫系统脆性增加,所以营养与免疫的相互作用在婴幼儿和儿童中尤其重要。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被公认为具有抗感染的保护作用。母乳分泌性lgA参与主动免疫,其他人乳蛋白质,如细胞因子等可以在白细胞发育、黏膜免疫中发挥作用。母乳中的寡糖、多糖蛋白质可以干扰病原体在上皮细胞的附着,预防胃肠炎、呼吸道感染,甚至可能预防中耳炎。
母乳和配方奶虽然都能满足小婴儿的营养,但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它里面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是配方奶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推荐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之后按营养原则添加辅食。在不影响添加其他食物的前提下,有条件的乳母可以喂养至2岁甚至以上。
营养均衡
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宝宝发育及增强免疫力的基础营养,不可或缺。在现代,宝宝们的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基本足够,过量的蛋白也没法吸收,只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另外,摄入蛋白过多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对宝宝的身体不利。
铁元素:铁缺乏可以破坏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增殖和迟发超敏反应。一般儿童常摄入红色肉类、动物血、动物内脏、大豆、黑木耳等食品,就可以满足铁的需求。铁摄入充足的儿童,目前不建议进一步补铁,可能有增加病原体生长和存活的风险。
锌元素:中度或重度缺锌可以破坏人体内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补锌能降低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特别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额外补锌对于体内锌足够的儿童有益。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干呆、谷类胚芽是含锌比较丰富食物。
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补充维生素A可以减少腹泻、麻疹以及其他可能的疾病的整体发病率和病死率。
然而,维生素A补充过量有中毒的风险。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是动物内脏、全奶、奶油、禽蛋;此外,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菠菜、空心菜、莴笋叶、胡萝卜、红心红薯、芒果、杏子等也是良好的来源,我们建议常选择这些食物保证维生素A的摄入。
维生素D:维生素D对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均有显著作用,并且它在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重视。美国医学研究所建议1岁以上儿童每天摄入维生素D600IU,有些学者甚至建议更高水平的剂量。维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有限(主要存在于海水鱼、肝、蛋、鸡鱼肝油制剂中),但常常做为乳制品的添加剂存在;经常晒太阳也是人体廉价获得维生素D的最好途径。
维生素C:研究显示,大剂量维生素C并不能减少感冒的发生率,但可缩短感染持续时间。新鲜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然而,很多小朋友并不喜欢吃蔬菜,把蔬菜切碎做成馅包到包子或饺子里面是一种办法,但是积极鼓励直接摄人新鲜蔬菜更加重要。一般不推荐通过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C,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维生素C。
B族维生素:中重度的维生素B6、B12、泛酸、叶酸或生物素的缺乏可抑制人体的免疫应答。但在一般人群的饮食中这些维生素的缺乏比较少见。需要警惕的是被素食主义者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或者素食主义的儿童,有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T淋巴信号转导,而ARA是参与正常免疫调节的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前体。人乳DHA和ARA的含量取决于目前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情况。乳母膳食中烹调用植物油推荐量为20~30克。
益生菌:足够的益生菌可以通过与定植的致病菌群竞争,改变宿主肠道菌群或产生代谢物增强肠道的黏膜免疫,从而保护宿主健康。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对减少婴儿及儿童的腹泻病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有一定效果。酸奶等奶制品中含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不过度保护
有些家庭习惯把东西反复消毒才放心给孩子用。实际上,家庭清洁时用清水擦桌子、拖地就可以。少量的病原可以小剂量地刺激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又不致达到生病的程度。
此外,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也能让孩子适当接触更多病原产生抗体。冬天在户外运动,冷空气的刺激恰恰能锻炼孩子的免疫系统,同时还能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对孩子的健康是益处多多。相反,经常足不出户,孩子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锻炼,更容易感染疾病。
按时接种一类、二类疫苗
疫苗能刺激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是提高宝宝免疫力非常重要的方法。一类和二类疫苗都建议接种,并且要按时接种。
优质睡眠
在睡眠中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需品。对宝宝来说,白天充足的运动和晚上优质的睡眠是相辅相成的,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运动还能调整孩子身体组成的蛋白、脂肪等比例,更好地建设免疫系统。每天应保证孩子至少进行1个小时的户外运动。
乐观的心态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尽量帮助并教会孩子保持开朗乐观的健康心理状态,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孩子也可以通过一些主动的行为来调节心理免疫力,比如多看正能量的内容,少接受过于负面的信息,多运动,多主动和家人、朋友沟通。
膳食一度,您的膳食指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