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下午的时候,讨论会的风向一下子变了,先是范汉杰承认了自己的愚昧与狂妄,说自己出任冀热辽边区司令部的司令官,在锦州扩军,其目的就是为了负隅顽抗,是执行蒋介石愚蠢的战略决策,虽然也听到有人说,解放军有可能要先打锦州,但那是如同算卦式的猜测,自己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内心里一直期盼着解放军先打长春的郑洞国,让锦州方面的残敌得以苟延残喘,云云。
卢浚泉也附和了几句话,自己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解放军会先打锦州的,除了保存实力之外,他们认为,解放军如果敢打锦州城,他们有十万兵马,足可以和解放军周旋上一阵子,况且,华北的重兵集团和沈阳的主力,很快便会前来支援的,解放军不仅打锦州城,如同瓮中捉鳖,就是打击援军,那也是手到擒来。国民党部队的反动本质,决定了他们的愚蠢,决定了他们的不堪一击,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考虑到解放军将领伟大之决策的。云云。

李以劻低下了头,没有再说什么,董益三又追问了几句,李以劻辩解说:“上午下课之后,我想了好久,才算明白过来了,解放军要么先打长春、要么先打沈阳、要么先打锦州,也就是这三个选项,薛岳是说过解放军有可能先打锦州的,但他也说过,不排除解放军先打沈阳、长春的可能。说明,他也就是如此一说,并不高明,也掩盖不了他反动愚蠢的本质,更是我本人愚蠢地认为,这是他的高明,说明我的内心是反动的,是更加愚蠢的。”
而对于东北战局总决策知情甚多的原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更是语出惊人:“李以劻说得太对了,有一些人,是说过解放军有可能先打锦州的,但,绝对不是什么政治智慧,也不是出于对整个战局的实际分析,更不可能看透解放军伟大的战略决策,而是一种赌博式的臆测,甚至是为了执行蒋介石愚蠢的决策,而说出来的胡言乱语。解放军伟大的战略决策,岂是我们这些跳梁小丑们所能看得出来的?比如,当时国防部三厅的反动厅长罗泽闿,就曾经到沈阳大放厥词,说什么解放军肯定要先打锦州,其目的是威逼着卫立煌和我,把部队拉到锦州方向去,从而解了我们的兵权,而把这支主力部队拉到南京城,充当蒋介石的御林军,为他保驾护航,根本不是为了执行在东北决战的总战略,更不是为了保护锦州。他们的愚蠢的总决策,是视强大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于不在的,掩耳盗铃式的愚蠢。”
紧接着,郑庭笈等人也相继发言,纷纷承认自己当时根本没有看透解放军会先打锦州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他们只是在盲目地执行着蒋介石愚蠢的战略决策,云云。

坐在主持席上的王耀武,内心里笑开了花,管他们如何骂自己,今天下午的会议,算是圆满了。在他的经验中,战犯们只要大骂蒋介石反动,蒋介石愚蠢,自己反动,自己愚蠢,那便会万事大吉的,那些批评专家也会很享受,不会再跳出来批评什么了,毕竟,人家都在大骂自己是个大笨蛋了,你还想怎么着?难道还会生出个笨蛋儿子来?
坐在角落里的黄维,依旧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一群大笨蛋,心里明如镜,骂天骂地骂自己,难得糊涂虫!方靖用脚踏了黄维一下,黄维笑了笑,把“明如镜”三个字快速地给涂抹掉,而改为“浆糊精”了。
坐在文强身旁的杜聿明,脸色铁青,腮帮子鼓了几鼓,文强笑了笑,小声说道:“舌战群儒,诸葛亮说的是大话,众人说的是瞎话,孙仲谋要听的是屁话。”杜聿明不解,痛苦地摇了摇头,他不知道,他曾经的同学、同僚、下属、朋友,怎么一个个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们的故事讲到这儿,再暂时停顿一下,说明几点:
第一,本文所说的历史,尤其是众人所讨论的历史,有一部分不是历史史实,只是当时这些人对历史的认知,有可能是误解,有可能是错误认识,也有可能是并不知情,甚至是故意的自贬式的曲解。诸位万勿当作历史本身的史实来读。有一些观点,是要通过学习改造后,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的,我们要说的,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请诸位不要如平台一样,一出现这样的词句,便警告笔者歪曲了历史,侮辱了逝者等,其实,正确答案在后面呢。没有大错陈列于前,怎么可能有大改造、大是非、大成就呈现于后吗?
第二,再次需要说明的是,在大集中前,各地战犯管理所或各地的看守所,对于战犯的学习改造,执行的政策不统一,工作重视程度不一致,取得的效果不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杨伯涛、宋瑞珂等人所在的解放军总政治部教导大队,就比较正规,东北军区佳木斯军法看守所就比较严肃,而方靖等人所在的武昌看守所,根本就没有开设学习改造课程,更有被单独关押的杜聿明还根本不知道学习改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猛然集中到一起,好比不同班级的学生集中授课一样,杨伯涛等人已经大学毕业了,杜聿明才步入小学一年级,差异肯定是有的。

第三,特殊年代,人们对于历史的解读,不完全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带着感情解读历史,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