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是如何发明的?女娲造人传说中透露出的真相

韬滔谈易 2024-01-25 18:09:04

近年来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吸引了世人的注意,而正是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与其他古城遗址相比,良渚古城最大特色是城门竟然建在水道上,九座城门竟然有八座水门。众多的水道纵横交错穿梭其间,而且众多的手工作坊遗迹都靠近水道。这样的规划显然是充分利用水道运输,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很方便装载到船上,利用水道运输到天下各地,良渚的兴旺与繁荣与商业贸易有很大关系。

商业文明的起源与陶器的出现有很直接的关系。农业耕种生产出来的粮食大多是细小的颗粒,如果没有陶器,即使有了粮食,如何煮饭、吃饭都成问题。由此可见,陶器的发明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多么重要。

既然陶器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如此重要,大家是否知道,陶器又是谁发明的呢?

是女娲!听到这个答案,大家是否感到吃惊呢?

不过,说到女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女娲造人。其实女娲用泥土捏造出来的人只能是泥人,经过高温烧炼后就是陶俑,著名的兵马俑就是这类陶俑。女娲造人的故事本意是赞美女娲的高超制陶技巧,只是后来被人误解了。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广泛流传着女娲造人的故事。不过,在先秦的众多文献中,如《山海经》和《楚辞》虽然都提到女娲的故事,但并没有十分明确说是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开天辟地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于是女娲便将黄土捏成团状,仿造出人类的模样。她一个人忙得又苦又累,竭尽全力也供不应求,于是用绳子搅动泥浆,然后甩起,洒落地上的泥浆便变成一个个人。据后人说,那些富贵之人是女娲专门用黄土捏造而成,而贫贱之人则是用绳子搅动的泥浆散落地上而成。

那么,人类真的是女娲用泥土捏造出来的吗?谁有这种能力?不妨捏造一个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如果说是假的,那岂不是秦始皇的兵马来俑也是假的?西安出土的兵马俑中有各种各样的武士,这些武士像不像人?是不是用泥土捏造出来的?这些陶俑的制作技术或工艺流程总得有传承吧?最先发明制作陶俑的人是谁?总得有个名称吧?

由于时间久远,到底是谁最先用黄土捏造成人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大概也只记得是一个叫女娲的人。女娲并非某一个人的真实名字,在文字出现前,何来名字?

《易》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人易之以书契。意思是说,在文字诞生前的上古时期,人们是用图形或符号记录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当然,用图形符号表达的信息,一般人是难以明白的。比如在考古挖掘中出土文物的图形符号,现在有谁能够说清楚。

不过,我们看不懂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看不懂。“后人易之以书契”的意思是,在文字诞生后,见识广博的圣人便用文字表达出来。

女娲应该是经常在锅灶旁边煮食烧饭的家族妇女,由于长期用火缘故,她发现的泥土经过高温后变得特别坚硬,于是发明了陶器炼制技术。为了让后人记住女娲的功绩,古人便将女娲造人的故事用图形表达出来,刻写在日常使用的工具或者器皿上。

女娲造人到底是真还是假?我认为这是如何理解的问题。她抟土造人,造出来的人只能是泥人,经过高温炼制后就是陶俑,而不是血肉之躯的人类。现在流行的女娲造人神话就是误解,某些人在看到这些历史画卷时,将女娲所造出来的不是陶俑误解成血肉之躯。

《风俗通义》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不知是作者摘录古代文献还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凭空捏造?如果是根据上古时期的图形符号进行解读,第一句话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既然在开天辟地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那造人的女娲是什么?

如果去掉第一句话,这个故事就容易理解了。女娲造人是不假,但她只是捏黄土来造人,造出来的是泥人,是艺术品,而不是血肉之躯。“力不暇供”则说明她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则是流水线作业,大规模批量生产。

当然,大规模生产出来的泥人,其艺术价值肯定不如精雕细琢的黄土人,通常会廉价出售,满足普通人的需求。而精雕细琢的黄土人,其销售对象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富豪,人物的形象也会根据富人外表进行模仿制作。

其实,这个故事的本意是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高度赞美。无论绘画还是雕塑,人物塑造的难度是最大的。女娲能够用泥土把人物的形象塑出来,并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就充分表现出她们在陶瓷制作工艺上的高超技巧。既然人物的形象都可以用泥土完美地表现出来,还有什么形状的陶器她们造不出来?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