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易经》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易经》在古代称为《易》,我在这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讲述了《易》的成书过程。从字义上理解,易就是交易,《易》的诞生就是为了方便不同群族的人能够在市场中顺利地进行各种商品的交易。古老的神州大地生活着众多的氏族部落,各部落之间的语言互不相通,彼此间交流很不方便,更不用说交换商品。
不过,这些氏族部落都会创造出一些图形或符号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以区别于其他的氏族部落。他们往往会将这种图形符号用在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上,如仰韶时期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图。有了这种特征图案,就方便其他人识别,类似于现代商品上的商标。
为了方便不同群族之间的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者便将各部落常用的图形符号收集起来汇编成书,方便商家交流和交易。人们看到这些图形符号,就大致知道这些商品是什么人制造、来自何处、具备多大价值等各方面的信息。不过,要记住这么多图形符号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进行交易时就需要不断地翻书认真核查。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市场越来越繁荣,商品越来越多,就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增加到书中,书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这些书都不是写在纸上的,很有可能写在羊皮上,可是一张羊皮写不了几个图形。如此下去,积累的羊皮就越来越多,可能连商铺都放不下了。慢慢地,他们开始简化这些图形符号。这些图形符号经过简化后,逐渐成为文字。
文字得到广泛使用后,人们之间的交流就更加顺利了,而不必整天在羊皮堆里翻来覆去,《易》这本原始而古老的书就完成了作为交易工具的使命。不过,这本书积累了来自天下各地的商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各地区的山川地理情况以及民风民情,《易》便开启了它的第二个使命:探索人类的生存之道。
比方说,现在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如何销售呢?哪个地方才能卖出好价钱呢?总不能挑着这些商品到处乱走吧?要知道,上古时期的神州大地到处都是荒芜之地。《易》这本书积累了来自天下各地的商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商品应该销往何处,至少知道哪个地方有人,往哪个方向走,大概要走多长时间等等。
当然,《易》所能够提供的信息远不只这些。人们在进行交易时,往往会将一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比方说,客户对某种产品提出修改意见时,或者喜欢什么类型的颜色或装饰图案时,要不要记录下来?
因此,《易》在成书之初是为了不同群族之间进行交易,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信息,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也许有人会问,不同的人所收集的信息也不尽相同,按照这个说法,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易》应该有很多版本吧?
问题是,有什么东西能够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而流传至今呢?就算有,恐怕也难逃秦始皇的一把火吧!
能够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易》,从名称上大概得知,《周易》就是周人对《易》重新进行整理编辑,增加了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当然,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自然抛弃了。
周人对《易》重新编辑,目的不再是为了市场交易,而是探索人类的生存之道,通过对《系辞》的解读就能明白。当然,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系辞》也是经过后人的整理编辑,增加了很多内容。
为什么是《易》的内容是探索人类生存之道呢?请看《系辞》上篇第五章最后一段:“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字的本义是市场交易,但《易》这本书经过周人的编辑后增加了新的内容,《易》又有了新的含义。什么是《易》?“生生之谓《易》。”前面这个“生”作名词用,就是指生命。后面这个“生”作动词用,是指生长、生育,也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生生之谓《易》”这句话对就明确指出《易》的研究方向,或者其内容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或每一爻都标有“吉”或“凶”,但是《易经》里的吉凶并不像算命先生所说那样,我们对《周易》的理解基本上被算命先生误导了。
吉凶是生的呢?《系辞》开篇的第一章就这样说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古代的书契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写在竹简上,每刻写一个字都很费劲。所以古文的表达十分简洁,能够省略的字就尽量省。上句的“方”是指方位、地方、天地之间的四面八方,下句的“物”是指物体、事物。“方”与“物”合在一起就是指世间的一切事物。“方以类聚”就是说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种类相同的群体都会聚集在一起生活。“聚”就是聚集在一起生活,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这就是从市场交易中悟出来的道理,比方说,做生意是不是要到人气旺的地段呢?如果在山沟角落,有谁会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