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阶段,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巧用“四个法”,为校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平安校园合力做“加法”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众多基础教育学校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安全防护网。学校与家长紧密合作,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建立家长志愿者护学岗,让家长参与到校园周边安全维护中。每天上下学时段,家长志愿者们身穿醒目马甲,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学生安全过马路,为孩子们筑牢出行的安全防线。
学校还与社区联动,邀请社区民警走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民警结合校园实际案例,生动讲解防诈骗、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学校内部也强化安保力量,配备专业保安,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多管齐下,为平安校园建设做足“加法”。

二、智慧校园着力做“减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关键。某小学引入智能化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教师们无需再为寻找教学资料而四处奔波,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就能快速获取丰富的教案、课件、试题等资源,大大节省了备课时间。
在校园管理方面,智能考勤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点名方式。学生通过人脸识别或刷卡即可完成考勤,数据实时同步到教师和家长的手机端,不仅提高了考勤效率,还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到校情况,减去了繁琐的管理流程,让校园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三、文明校园倾力做“乘法”
文明校园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其影响力也会在相互感染中不断放大。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举办“文明小天使”评选活动,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讲文明、懂礼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被评选为“文明小天使”的学生,会在升旗仪式上接受表彰,并分享自己的文明事迹,激励更多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开展校园文化节,设置书法、绘画、朗诵等多个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们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文明行为在校园中蔚然成风,产生“1+1>2”的乘法效应。

四、清风校园大力做“除法”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签订师德承诺书,坚决杜绝教师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警示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层面,学校开展廉洁教育主题班会,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向学生传递廉洁自律的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的品质,清除校园中的不良风气,让清风正气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四个法”,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为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让学生在安全、智慧、文明、清正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