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沉睡千年的南宋古船,见证了陆权衰落与海权兴起

黔程历史 2025-03-15 13:11:03

继北海涠洲岛游玩之后,小孩对海岛游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内子就寻找好玩的海岛,最终选择了中国十大美丽海岛之一的海陵岛。

我们游玩十里银滩、大角湾、马尾夕照等自然风光,寻访妈祖庙、三井庙,在南海一号博物馆,见证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变幻。

一、海陵岛

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属于江城区管辖,为广东省第四大海岛,评为“中国十大美丽海岛之一”。

岛屿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3公里,宽约10公里,面积约109平方公里。岛上海滩风光优美,有诸多神庙、寺观等人文景点。

海陵岛原名“螺洲”,因为犹如一只巨大的海螺横亘于汪洋大海;后又因海岛犹如海上丘陵,故得名海陵岛;还有一种说法是,南宋三杰之一的张世杰遇难于此海域,以海为陵,故得名海陵岛。

主岛海岸线达75.5公里,其中已开发的海滩由西往东依次有:马尾沙滩、北洛秘境、大角湾、十里银滩、黄金海岸、东岛金沙滩、红树林公园等。

我们一家人从贵阳坐高铁到达阳江,然后坐网约车到海陵岛,入住大角湾的一家酒店,属于自由行那种,没有报团,酒店是提前预定好了的。

自然风光方面,我们选择了大角湾、十里银滩、马尾沙滩、红树林公园等几处,因为同质化,就没有再去其他沙滩。

人文景点方面,去探寻了妈祖庙、园觉寺、三井庙、灵谷庙、太傅墓、山底村等,因为我对本地信仰比较感兴趣。

二、“南海一号”博物馆

01.丝绸之路

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刘彻为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率领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最后远至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月氏国(中亚阿姆河北岸一带)。

回程路径,因担心再次被匈奴俘虏,张骞选择走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路线,过青海羌人区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去程和返程均被匈奴所俘,又两次得以逃脱,前后历时十三年,100多人队伍,最后回到长安的只有两人,另一人是向导堂邑父。

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司马迁谓之“凿空西域”,影响中国及世界深远!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大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开始,经过50多年的文治武功,西域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管辖。

以长安为起点,过西域,经中亚到达罗马,从而连接亚欧大陆东西方文明,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北线就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线路,南线就是张骞返回长安的线路。

随后是数百年的大分裂,丝绸之路几乎阻断,直至大唐盛世。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大唐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自隋炀帝在张掖召见西域二十七国开始,经过30多年的文治武功,西域再次纳入中原王朝管理。

随后又是数百年的大分裂,丝绸之路再次阻断,从此几乎没有再恢复。

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未及开疆拓土,就在“烛影斧声”中离奇去世。

继位的赵光义志大才疏,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大败于辽;随后对党项、交趾的用兵也未能成功,由此,大宋转入守势,再也未能收复失地。

北方先后有辽、金,西北有西夏,丝绸之路再已无法畅通无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国完颜宗翰攻克汴京,俘虏徽、钦二帝,不思进取的大宋王朝最终吃下苦果,北宋灭亡。

宋徽宗之子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后,偏安一隅,后世皇帝虽然屡次北伐,却均以失败告终;蒙元兴起后,不过是把攻占之地当作了一个更大的牧场而已;明朝则止步于嘉峪关,不再图谋西域;清朝经康雍乾三朝,虽再次将西域纳入治理,不过此时世界早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1902年,英国地理学家托马斯·麦金德提出“世界岛”理论,认为要想控制世界,就必须控制欧亚大陆,要想控制欧亚大陆,就得控制世界岛的核心区域。

世界岛核心区域就是如今的中亚五国及阿富汗等地,是中国传统王朝所言的“西域”的一部分。

历史上,丝绸之路就是贯穿世界岛连接欧亚大路的东西大动脉;如今,中欧班列就是现代的“丝绸之路”。

02.海上丝绸之路

宋室南渡后,中国经济中心向江南转移。

皇室孱弱,文人治国,武备松弛,反而让南宋经济得到极大发展,曾经的丝绸之路早已完全阻断,由此海上贸易得到极大发展。

以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为主要港口,宋朝的瓷器渊源不断输往东南亚,或者继续前行至西亚,然后通过地中海到达欧洲。

因为宋朝对外主要贸易产品为瓷器、丝绸,因此这条贸易线路也称为“瓷器之路”;又因为往往从东南亚买卖香料,所以也称为“香料之路”;一般而言,泛称“海上丝绸之路”。

至此,海上丝绸之路代替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世界最主要的贸易路线,连接的同样是世界岛两端的欧亚大陆,不过是从陆路转为海路罢了。

与此同时,曾经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最终四分五裂,成为了十多个封建小邦。各个城邦均把从中国而来的瓷器、丝绸及从东南亚而来的香料的征税,作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过一个城邦交一次税,每个城邦都狠狠地“薅羊毛”。

再后来是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就完全得看奥斯曼帝国的眼色了,最起码“过路费”是得交的,而且很重。

中国及东南亚诸国倒无所谓,因为是离岸起点;欧洲各国则完全受不了,到岸商品价格奇高,偏偏贵族又特别喜欢这些精美的东方“奢侈品”,由此导致贸易赤字剧增。

欧洲各国没有办法,只好通过海路寻找到达东方的路径,这就是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背景和根本驱动力。

所以,从逻辑上来看,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导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经过西亚时被无止境地收取“过路费”,导致欧洲各国纷纷寻找到达东方的海路,最终陆权被海权所代替。

大航海时代由此开启!

明朝时,中国航海能力远居世界第一,与郑和七下南洋相比,哥伦布的船队就像是小孩子玩过家家,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西班牙殖民拉丁美洲后,掠夺了无数的黄金白银,然后这些黄金白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流入了中国。

既然不用出海,欧洲自己就会用船运来大量黄金白银换取丝绸、瓷器和茶叶,大明王朝又何必再出海?

由此,中国伟大的航海时代戛然而止。

世界岛东端大国逆时代潮流实行“海禁”,一千多年来的领先地位,最终让位于世界岛西端的欧洲。

欧洲人从拉丁美洲掠夺的黄金白银,让大明王朝建立了全球第一个贵金属支撑的“银本位”金融体系。

当拉丁美洲的黄金白银消耗殆尽后,欧洲再无购买东方商品的硬通货,只好想方设法提高生产力置换东方商品,由此引发了工业革命。

没有欧洲输入的黄金白银后,大明王朝的“银本位”金融体系崩溃,万历三大征耗费白银一千多万两,随后的辽东事变更是耗银六千多万两。

由此,大明国库再无库银。

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苦苦请求大臣献出银两发饷,大臣们(包括国丈周奎)就是一毛不拔,守城将士连一两饷银都拿不到。

城破,崇祯吊死,大明灭亡!

随后李自成进城,把大臣全部关押起来,严刑拷打,居然搜刮了7000多万银两。

崇祯皇帝前脚还未过奈何桥,一众大臣的后脚就跟了上来。

大清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落日余晖,最终与世界渐行渐远。

再然后就是欧洲自己作死,两次世界大战把自己打了稀巴烂,由此北美崛起。

未来世界会如何,是陆权的“世界岛”胜出,还是海权的“离岛”北美胜出,我也不知道。

不过,黔程比较看好东方大国,如今的“一带一路”其实就是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翻版,陆权、海权并重。

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这一代人就可以看到。

03.“南海一号”

南宋初期,一艘由福建泉州出发的商船,载满了瓷器,前往东南亚或西亚开展海外贸易。

熟料,前行至广东阳江海域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终沉没,由此沉睡海底800多年。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一家公司合作,寻找一艘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莱茵堡”号。

莱茵堡并没有找到,却意外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宋代古船。

南海一号深埋于23米的淤泥之下,因为淤泥隔离海水,沉船未被严重腐蚀及氧化,所以保存完好。

最初,估计南海一号载有6-8万件瓷器,最终发掘出的文物达18万多件,以瓷器、铁器为主,数量之多,商品之美,堪称水下考古第一,价值连城。

而沉船本身也被整体打捞,在海陵岛建“水晶宫”保护,就是如今的“南海一号”博物馆了。

如果不去“南海一号”博物馆,其实等于没有去过海陵岛。

我们一家三人进入博物馆参观,没有请导游,内子问我:要不扫码租一个解说器吧?

结果我一时嘴欠,说:租解说器还不如我讲得好呢!

内子深以为然,不再租解说器,在参观的路上,逼着我讲。

我只好从张骞“凿空西域”开启丝绸之路开始,讲到汉唐盛世,讲到蒙元兴起,讲到陆上丝绸之路转为海上丝绸之路,讲到阿拉伯城邦收“过路费”加速了“地理大发现”,讲到欧洲掠夺拉丁美洲的黄金白银,讲到大明王朝“银本位”金融体系,讲到两次世界大战最终北美崛起,讲到如今的“一带一路”......

讲得我口干舌燥,内子却听得津津有味。

一路上,内子不断地叫小孩来一起听,小孩子却对打捞起来的瓷器看得入迷,一会儿听我讲,一会儿又跑开......

“南海一号”瓷器:

瓷器

“南海一号”陶器:

陶器

“南海一号”金饰:

金饰

“南海一号”硬通货:

金叶子

银铤(外层被氧化)

“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

参观完后,小孩去买“南海一号”文创产品;内子还在赞叹那些精美瓷器和金饰,我对内子说:这只是极少展出的一小部分,更多更精美的那些,我们都无缘一见。

文创产品区的外面,是“十里银滩”,阳光灿烂,海天蔚蓝。

文创产品区

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区

海陵岛的十里银滩、大角湾海滩,以及南海一号博物馆、妈祖庙公园,如今统一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区”。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区

01.十里银滩

十里银滩其实本是一个泛称,不过如今基本上是特指南海一号博物馆后面的那一段海滩。

因海沙呈现一片银白色,所以得名“十里银滩”,是海陵岛最新开发的沙滩,周边设施比较新,差不多是游客的首选地。

从博物馆前望十里银滩

从十里银滩回往博物馆

我和小孩在海滩上寻找一些直径约0.5厘米的小孔,然后把沙挖出来,果然找到了一些小海螺,长条型那种,很漂亮。

很快就找到了五、六个,看到其中一个还是活的,我对小孩说:我们把它放归大海吧。

小孩颇有不舍,但最后还是让它回归大海。

小孩继续玩海沙,我则脱掉鞋子,前往大海走去,直至海浪到达膝盖处。

玩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在沙滩边上的小卖部吃东西,买了一个椰子,炒了海胆饭、鹅乸饭。

02.妈祖庙

从十里银滩沿宋康大道往西走,在海岸线转角的地方,就是妈祖庙了。

我本以为作为海岛,可能有历史比较长的妈祖庙,结果到达后发现,这个妈祖庙是新建的。

妈祖庙公园

1993年,一个名为陈杰的福建商人考察海陵岛,据说晚上妈祖托梦,于是决定在海陵岛建妈祖庙。

1995年,陈杰从湄洲妈祖祖庙割火分灵,请回妈祖金身后,动工建造海陵岛妈祖庙;次年,建造完成,被祖庙确认为分灵庙。

有一种说法,2007年打捞“南海一号”时,海平面风平浪静,但海底却暗流涌动,以至于锁底钢棒始终无法连接上

于是,工作人员提议到妈祖庙拜祭;祭祀完成后,锁底钢棒就顺利完成了。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我相信打捞工作组的人员常到妈祖庙祭祀,因为这是一种信仰,并非封建迷信。

妈祖殿

妈祖殿右侧是观音殿,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

观音殿

观音殿外侧,一个石质台阶小道直通到海岸边,有一条沿海修建的海岸栈道,不过因为失修,目前处于关闭状态。

海岸栈道

沿着宋康大道继续往西走,从半山腰上,就可以看到大角湾远景了。

大角湾远景

03.大角湾

大角湾位于闸坡镇老街处,以前海陵岛上有两个乡镇,如今合并为闸坡镇,也就是说,海陵岛就是闸坡镇,一岛,一镇,两者等同。

我喜欢游玩老街,所以内子定的宾馆就在大角湾,并非十里银滩。

大角湾是海陵岛最早开发的海滩,因形似水牛的牛角而得名。

我们一家人在大角湾玩了很久,小孩在海水中找到一个透明的胶质生物体,因为只是一部分,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动物。

直到看到完整的一只,才发现是水母,很小的那种,不过数厘米而已。

我们在大角湾的一处打卡处照了一张照片,表示自己来过。

以前海陵岛电力不足,后来在浅海处打井,开采石油用来发电,海陵岛就再也没有缺电了,即使是旅游旺季。

第二日早上,我早早地起来,沿海岸栈道步行至妈祖庙,大角湾不远处的海面上,还有灯光闪烁,就是钻井平台。

钻井平台

路程虽然看似不远,但等我从宾馆走到接近“放生台”处,天色已经大亮。

回望大角湾,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天空中,一个弦月同样呈现出半圆型,蔚蓝的天空底色让白色的月亮尤为漂亮。

大角湾之月

三、老街游玩

01.闸坡老街

下午,我建议前往闸坡镇老街一游,内子和小孩欣然前往。

老街比较繁华,到处都是卖海鲜干货或旅游纪念品的,小孩买了一串贝壳,又买了一个椰子肉做的干果脯,味道很好。

很快就逛完了主要街道,我窜入小巷中,七拐八拐,加上问人,找到了园觉寺,不过寺门是关闭的,所以没有入内。

然后往海陵岛港口方向继续前行。

内子和小孩玩了一上午,感觉很累,不想再走了,于是找了一家饮品店。

店内姐姐用本地话问小孩要买什么,小孩一句也没听懂,直接愣在那里,小姐姐瞬间明白,于是改用普通话,内子大笑。

她们在店内休息,我则继续步行,按照地图提示,前往三井庙。

因为从“三井庙”三字,就可判断这是一个本地信仰的神祇,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那种人文小景。

02.三井庙

三井庙位于莳元村山顶处,历史悠久,是历代闸坡渔港水口之神庙,也是莳元村社丁之庙。

三井庙

不过,庙宇建筑却是新建的,没关系,我就是想了解三井庙究竟是什么信仰,供奉哪位神祇?

正门

庙内有一个居士,我向他了解三井灵王。

居士告诉我:中间塑像就是三井灵王,左侧塑像是他的妻子,右侧塑像是他的儿子,前面四个塑像是三井灵王的四位大将。

主殿

我问居士:三井灵王究竟是谁,源于何时、何人?

居士说:这个庙历史太悠久了,现已不清楚这位灵王究竟是谁。

三井庙的下方是莳元村,莳元村的外面就是海陵岛港口。

旧时,莳元村渔民出海打鱼,都会先到三井庙来祭拜,保佑出海平安。

莳元村

四、马尾夕照

回到内子和小孩吃冷饮的小店,我们步行前往海陵岛港口。

在港口,一些渔民前来邀请入船出海打渔,费用不过100块,打的鱼获归游客,我很想出海一游,但内子、小孩太累了,担心晕船,所以没去。

港口

错过这个项目,我觉得挺遗憾的,但也不愿意一个人前往。

于是,打了网约车,一家人前往马尾岛。

马尾岛在海陵岛西南端,其实是一个半岛,是看落日的最佳地点,历史上这个景点叫“马尾夕照”。

马尾岛

内子和小孩走不动了,于是在沙滩上点了一些小吃,坐待日落。

我则沿着海滩一直前行,在岛的东端,有一个重建的庙宇——北帝庙,供奉“水神北帝”,渔民出海前也会来此祈求平安。

与之前没有搞清楚三井灵王是谁一样,我也没搞清楚这位水神北帝究竟是谁。

这也正常,福建、广东一带信仰的本地神祇实在太多,甚至可能是一村一神祇,多是民间信仰。

当然,一些庙宇有可能是“阴庙”,但三井庙和北帝庙肯定是“阳庙”,属于道教范畴,无需顾虑。

正是因为不清楚三井灵王和北帝究竟是谁,所以反而激发了我的兴趣。

因为一般寺庙供奉的神祇,我几乎都略有所知。了解未知,是我游玩的第一驱动力。

太阳渐渐落下,马尾夕照展现在眼前......

马尾夕照

太阳接近海平线,天空呈现出一片淡淡的浅红色,海滩也被抹上了同样的颜色,内子和小孩已经往公路处前行,我伫立原地,不愿离去。

太阳落入海平线,天空还是一片淡淡的浅红色,很有饱和度的烟煴之感,因为天的广阔,光线仍然倔强的反射、散射、衍射,仿佛它也如我般不愿离去。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十里银滩: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宋康大道。

02.南海一号: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宋康大道(十里银滩处)。

03.妈祖庙: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宋康大道(往大角湾方向)。

04.大角湾: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海滨路。

05.三井庙: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莳元村。

06.马尾夕照: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闸坡镇马尾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