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导演郭柯想筹拍一部反映慰安妇的电影。于是,他来到了广西桂林新坪镇,此行他是为了拜访一位名叫韦绍兰的慰安妇。
郭柯知道,慰安妇的经历很悲惨,她们更不愿意揭开那道被岁月尘封的伤疤,一路上他都心存顾忌,担心自己的提问会让老人家情绪失控。
可真正和韦绍兰接触后,郭柯发现自己多虑了,老人家的情绪很平静,总是笑呵呵的,给人一种阅过千帆,心如止水的感觉。
韦绍兰不但成为了电影《三十三》的主角之一,还是国内首位公开承认,自己生下日军孩子的慰安妇。
韦绍兰惨痛的经历,要从1944年说起。那年,韦绍兰背着年幼的女儿上山砍柴,却不幸被扫荡的日本兵发现。
等韦绍兰发现日军时,敌人已经站在了眼前,其中一个日本兵拔出刺刀就砍断了她身上的背带,女儿也掉在了地上。
已经被吓呆的韦绍兰,被女儿的哭声唤醒,她赶紧抱起女儿并向日本兵求饶,但她的求饶只会刺激日本兵的占有欲,他们粗暴地将韦绍兰母女抓进了慰安所。
韦绍兰早就听说日本兵欺负女人,她吓得抱着女儿依靠在小黑屋的角落里,到了晚上,日本兵破门而入,像疯了一样扑向韦绍兰。
出于本能,韦绍兰拼命反抗,可日本兵竟然用她的女儿做威胁,看着被日本兵高高举起的女儿,韦绍兰含泪屈服了。
之后的三个月内,日本兵不分白天黑夜地侵犯她,韦绍兰生不如死,可为了女儿,她只能将苦水吞咽到肚子里。
期间,韦绍兰也也想如何逃跑,她知道出去也会遭到嘲讽,但她不能让女儿在日军军营中成长。
三个月后,韦绍兰背着女儿给日本兵洗衣服,当时日本兵外出打仗,留守在军营的并不多,而且,他们也没有注意韦绍兰。
看时机成熟,韦绍兰背着女儿从后门成功逃跑。然而,当丈夫看到她时,竟然冷冰冰地扔出一句:“你还知道回来?”
丈夫的眼神透着对她的厌恶和嫌弃,韦绍兰落下了眼泪,那是屈辱和委屈的眼泪。好在婆婆理解她的难,暖心地说:“是日本人抓她的,又不是她自己去的!”
除了丈夫外,村里人看她的眼神也不友好,有的小孩指着她喊着:“炮楼里的女人!”韦绍兰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走路都不敢抬头。
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女儿,可命运偏偏不善待她,回家后没多久,女儿因病夭折,韦绍兰抱着女儿冰冷的遗体,哭的撕心裂肺。
但折磨并没有结束,她又发现自己怀了日本兵的孩子,接二连三的打击将韦绍兰推向了绝望的边缘,她决定自杀。
可那次自杀她只是晕倒了并没有死,此后多日,韦绍兰都在研究如何“死”去,但婆婆和娘家人轮番看着她。
在韦绍兰孤独、无助,对人生毫无眷恋时,丈夫不闻不问,万幸的是,婆婆的一句话,让她打消了“死”的念头。
那天,婆婆进屋说:“好好活着吧!”韦绍兰哽咽说:“活着有什么意思!”婆婆看着她的肚子,继续说:“留下吧,当个寄托!”
直到此时,韦绍兰才想起肚子里的孩子,虽然他是仇人的骨肉,可她也是一条命,当过母亲的韦绍兰心软了,决定为了孩子活下去。
几个月后,儿子罗善学出生,丈夫没看一眼,婆婆抱起来说:“挺好个孩子!”可往后几年,韦绍兰都后悔将孩子生下,这主要源于丈夫的冷漠和村里人的瞧不起。
丈夫态度的转变,是从韦绍兰为他又生下一个儿子开始的,可丈夫还是不肯接受罗善学,从未给过他好脸色。
罗善学和母亲一样可怜,从他有记忆起,村里的同龄人就不跟他玩,他的童年是孤独的,读书后,同学更是排斥他、挤兑他,还说他是“日本人的崽子”。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罗善学养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读五年级那年,他说什么也不再读书,他受够了同学们的敌对。
韦绍兰只能善待儿子,因为他们都是苦命人。转眼间,罗善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相亲几次,对方听说他是日本人的后代,转身就走。
深受打击的罗善学最终放弃结婚,他的世界里只有母亲和干不完的农活,平日在人来人往的村子里,他显得那么孤独。
儿子的人生悲剧,让韦绍兰很自责,她只能安慰儿子说:“委屈你了!”唯一让罗善学感到欣慰的是,父亲对他态度慢慢转变了。
这都源于罗善学的孝顺,父亲人生最后几年,是在床上度过的,罗善学床前床后地照顾着,毫无怨言。
他的孝顺感动了父亲,终于开口叫他一声“儿子”,父亲去世后,弟弟因为嫌弃母亲曾经是慰安妇,也嫌弃身体上流着日本血的哥哥,选择搬出去,和他们基本断绝了来往。
家里只剩下韦绍兰和罗善学相了,他们守着破旧的房子,过着相依为命且清贫的生活,但罗善学骨子里很悲观。
他曾对来访者说:“等母亲走了,我就自杀!”儿子的话刺痛了韦绍兰,随后她开导儿子:“傻孩子,好好活着吧!”
或许是担心儿子,尽管体弱多病,但韦绍兰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平日里,她总是展现出积极、乐观一面,或许她想感染儿子。
除了陪伴儿子外,韦绍兰也曾和其她慰安妇向日本政府讨公道,可对方压根不认账,这让韦绍兰对日本人的恨更深了一层。
尽管韦绍兰放心不下儿子,可时间还是带走了她的生命。2019年5月,在儿子陪伴下,韦绍兰闭上了眼睛。
韦绍兰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儿子说的:“一定要好好活着!”罗善学哭着点点头,安葬完母亲后,罗善学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可他再也没有想过死。
如今已年近80的罗善学,还坚持自给自足,他觉得只有不停地干活,生命才有力量,至于什么时候死,那就交给老天吧。
韦绍兰和罗善学都是不幸的,但他们最终都选择用坚强去和命运博弈,当然,造成他们人生不幸的刽子手,就是侵华日军,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