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便打破了多项电影票房记录,不仅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也在国际市场上引起热议。

截止今天,最新数据,哪吒2国内票房已经突破148亿,海外也有2亿多,合计超150亿票房,据说还会陆续登陆欧洲各国市场。这种现象表明国产动画电影正迎来新的高峰,市场对于具有民族文化元素和现代叙事风格的作品越来越认可。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中国大陆市场创造了单一市场最高票房纪录;
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连续45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刷新了中国影史连续日冠纪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
该片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亮眼,打破了中国大陆地区华语电影在北美的发行纪录,超过1000家影院上映;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创造了近20年华语电影最高排片纪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创下票房最高收入,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动画长片;

第一部票房超到10亿美元的非英语电影;
第一部进入全球历史票房前10名的非好莱坞制作影片;
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画电影登陆欧洲电影院,并列举这部电影创下的各项票房纪录。
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巨大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新高度。这样一个现象,预示着中国电影在全球文化产业中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也推动了国内影视产业的转型升级。
哪吒文化现象哪吒作为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反叛英雄,其人物形象本就饱满,而且故事相当曲折精彩,可以挖掘的题材是非常丰富的。电影续集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叙事和精良的制作向观众展示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影片在特效制作、角色建模和配乐等多个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准,这种技术和艺术的突破提升了国产动画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为后续作品提供了标杆。影片不仅满足了观众对高质量视觉效果的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的新认同。

通过合理的改编,影片在叙事上巧妙融合传统神话与现代元素,既有家国情怀也具商业性,说明制作团队在创意和市场运作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逐步开始掌握电影市场的商业操作。
哪吒2的热映不仅仅体现在电影票房上,还通过周边产品(如盲盒、手办等)的热销,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这一现象显示出电影成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作用,也说明中国动画电影正在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圈,从制作到发行再到衍生品开发形成联动效应。
如何看待动画电影占据电影业的半壁江山?哪吒2虽获得空前的成功,但有一说一啊,当我们打开全球票房,其实不难发现,占据前几位甚至十几位的,其实都是动画电影,对于这一现象,我们是否需要反思真人电影为何落后于动画呢?

反观真人电影,长期以来,真人电影都依赖演员的表演和真实场景的还原,忽略了一个题材的深入挖掘与情感表达,如果想改变,未来就要探索更多与当代社会、地方历史和个体体验密切相关的故事,避免太过于形式化、流水线式的制作。而忽略了故事内核,以及如何合理演绎故事剧情打造上。

在全球化背景下,真人电影应更主动吸收不同文化的元素,推动跨国合作和跨界融合,打破单一叙事模式,从而增强作品的普适性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否暗合了好莱坞的政治正确:)
不管动画电影也好,还是真人电影也罢,本质不也是为了传达一种情绪价值吗?只要剧情感人或者好看,其实观众也不会挑剔你是什么电影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