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者们,现在头条平台已经开始自动维权了,再次跟你们说一声,别在其他平台搬运我的文章了,如果搬运了,不是我找你们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维权,我想放过你们都不行,感谢各位粉丝和平台,最近的流量多一些了,但是我写的东西怎么说都小众,搬运我的东西你们赚不了几个钱,别费力不讨好了,搬点流量水文它不香吗?
蜀汉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蜀中大儒谯周发表文章《仇国论》
该文以“因余”和“肇建”两个虚构的国家映射蜀汉和曹魏两个政权,其核心含义是在魏蜀两个政权内部都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蜀汉再频繁出兵北伐毫无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好好发展民生,待曹魏政权内部生变时再作计较。
谁都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发表后,宛如瘟疫般在蜀汉政权上下传播,此时姜维还在坚持的北伐,其合法性被瞬间瓦解,6年后,邓艾翻山越岭率领数千师老兵疲的残兵入蜀,川蜀本地世家大族望风而降,向成都进军过程中,魏军神奇地越打越多,合围成都时,已是4万大军。
蜀后主刘禅没做任何抵抗就开城投降,6年前,“风靡”整个蜀汉政权的《仇国论》刘禅应该也看过,但是在《仇国论》发表后不久,刘禅对谯周的处理不是惩戒,而是官升一级,或许从那时起,他就已经猜到了今天的结局。
后世之人将谯周的《仇国论》说成瓦解蜀汉政权北伐合法性的“亡国之书”,这有些言过其实了,北伐的合法性是在持续30年都未尝成功中被慢慢消耗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仇国论》确实是压垮蜀汉政权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一个人或一群人,在长时间的内外交困下处于持续的精神紧绷状态时,一句话、一篇文章、一封信都可能让他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秦军主帅章邯面前也放着一封这样信,这封信字句如刀,反复切割着章邯的内心,终于让章邯做出了那个痛苦的决定,但是章邯如果仔细阅读信中的每一个字,并好好回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和与他人的对话,他就会感觉到,这封信……有问题。
他和他的20万骊山军甚至是他们身后的大秦帝国可能已经变成了某些人封王拜相的筹码,而这个人就在他的身边。
热锅上的蚂蚁巨鹿决战后,王离的长城军团全军覆没,但章邯的骊山军受到损失并不算大,章邯见败局已成立刻放弃救援王离军,而是聚拢自己的骊山军驻扎在棘原与诸侯联军对峙。
此时章邯手中的骊山军大约还有20万上下,与其对峙的诸侯联军总人数在30万以上,秦军尚有一战之力。
稳扎稳打,长期对峙,历来是秦军的打法,这背后的逻辑是秦军的军粮供应系统是相当完善的,秦军的后方是相对稳定的,国内的内耗是相对较少的,所以整体国家运行的效率是比六国更高的,这些有利条件导致秦军与诸侯军对峙时,先受不了的往往是诸侯军。
15年,秦帝国的老将王翦,就是用这种方式耗死了楚国大将军项燕,如今章邯面对项燕的孙子项羽,似乎也只能运用拼消耗这种秦帝国的“传统手艺”了。
但这次,章邯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一方面,诸侯联军新胜,士气正旺,项羽的神勇表现也让诸侯联军有了主心骨,短时间内耗到诸侯联军因内讧而崩溃不太可能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秦帝国的内部不那么稳定,不那么高效了,内耗在帝国内部上演,而且程度大的吓人。
右丞相李斯、左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因与秦二世和赵高政见不合而被罢官,左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自杀,右丞相李斯被下狱后问斩。
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史记秦始皇本纪》
左右丞相皆死,赵高登上相位,且不分左右,而称“中丞相”,秦帝国的权柄在事实上已经落入赵高手中。
章邯最初由李斯举荐,李斯也算是他在朝中的靠山,如今靠山没了,他在前线作战是否还有意义?这个疑问时刻折磨着章邯本就因战事不利而极端焦虑的内心,而那封信又在这种焦虑情绪上来了一把火上浇油。
杀人诛心这封信来自于陈余。当初,巨鹿之围刚刚形成时,赵王歇与张耳被章邯围困于巨鹿城内,陈余勉强收拢几万常山军驻扎在巨鹿北面,无论是赵王歇还是张耳陈余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时间还没过去一年,惶惶不可终日的变成了章邯,而当初几乎被逼的走投无路的陈余如今却能气定神闲地给章邯写上一封劝降信,看到信时,章邯应该会感慨一句造化弄人。
这封信的内容实在太过杀人诛心:
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史记项羽本纪》
陈余告诉章邯:白起、蒙恬都为秦国立下大功,但是结局都是被杀,而你章邯仗打了三年,结果被诸侯联军逼到只能坚守,你的功劳与白起、蒙恬比如何?况且有秦国有杀功勋之将的传统,就算你侥幸打赢了,你的结局又会怎么样你自己想想吧。
仗打成这样,秦二世日后一定怪罪,你说赵高那号人他是会自己承担下战事不利的罪责,还是会把罪责推到了你身上,把你杀了,用你的脑袋帮他脱罪呢?
然后陈余对章邯的处境给出了一个伤害性和侮辱性都极强的总结: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最后陈余先小小地嘲讽了他一下,然后给出“好建议”:秦国要完了,你为它死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么死了,你的老婆孩子不但不会受益,反而会因你而受害,所以还等什么呢?赶快投降吧,现在你手上还有筹码,投降还能封王,等没有筹码的时候你只有死路一条了。
如果杀人诛心有段位的话,这封劝降信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这封信的内容确实句句都说到章邯心坎里去了,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细节,章邯曾就当时的局势询问过一个人,他给出的答案与陈余几乎一模一样,甚至两人都提到了那句最有杀伤力的话“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当时的心内已经崩溃的章邯或许没注意到这个细节,或者即便他注意到了也别无选择,但是站在2000多年后的置身事外的我们就不得不追问一句: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投石问路章邯率军在巨鹿围困赵军时,秦二世给章邯派了2个助手: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
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尉董翳佐章邯击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如今章邯朝中的靠山李斯倒了,作为领兵在外的将军,章邯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继续获得新的当权者的支持,章邯很识时务,立刻派长史司马欣去咸阳向赵高汇报工作,并顺便打探消息,但是章邯不知道,这次他所托非人。
司马欣有一段往事,从这件事上或许就能看出司马欣的行事风格,当时,司马欣还是栎阳狱掾,身份还是逃犯的项梁在司马欣的辖区内犯了事,被司马欣抓了,当时是蕲狱掾的曹咎给司马欣这个同行写信,希望放过项梁。
当时项梁虽然是逃犯,但是在当地有相当的威望,司马欣欣然选择卖了曹咎这个人情,放了项梁,如果司马欣恪守法度不放项梁,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司马欣的行为习惯已经跃然纸上:两头下注。
司马欣回到咸阳后求见赵高,赵高让司马欣白白等了三天也没有见他,最后司马欣感觉赵高要害他,所以匆匆返回军营,在返回军营的时候,司马欣没有走原路,而是走得另一条路,结果赵高果然要害司马欣,派人在司马欣的归路上截杀司马欣,幸亏司马欣走了另一条路才捡回一条命。
死里逃生的司马欣回到军营,对章邯说:咸阳那边已经指望不上了,现在赵高是丞相,所有事都是他把持,你有功也杀,没功也杀。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史记项羽本纪》
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史记秦始皇本纪》
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按照司马欣的描述,他是死里逃生,勉强躲过赵高的追杀,才把重要的讯息送到章邯手中。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疑点:
第一,已经在赵高府前卑微地等了三天的司马欣,为什么突然感觉情势不对,要赶紧跑?
第二,司马欣如果认为赵高会杀他,选择走另一条路也算合理,但是既然他走了另一条路,又是什么知道赵高在原路上安排了人手准备暗杀他呢?
第三,既然司马欣没有见到赵高,他又为什么能如此笃定地认为赵高最终一定会杀掉章邯呢?
从这些疑点上看,司马欣至少有可能夸大了事实,他选择不再求见赵高而是返回军营,可能并不因为什么预感赵高要杀他,而是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秦国不可保,现在应该把它卖个好价钱了。
“塞王”的买卖如果司马欣的思路已经从保卫秦帝国转变到把它卖个好价钱,那么不得不说,此时的司马欣正是成功率最高,且能够出价最高的时候。
秦军方面,项羽在全歼长城军团后又数次与章邯的骊山军交手,骊山军在章邯的稳妥的指挥下,虽然能够保证主力不被全歼,但是却也数次退却。
而诸侯联军方面,其实旷日持久的战事已经开始让联军的后勤吃紧了,从《项羽本纪》的记载上看,项羽接受章邯的投降,一定程度是因为楚军粮食不够了。
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史记项羽本纪》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
——《史记项羽本纪》
此时正好的是章邯军和诸侯军都在对峙中感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司马欣若此时要出面当一个中间人,说服章邯投降,他可以向诸侯军要一个相当不错的价码。
司马欣的消息、陈余的信和项羽的数次进攻,终于将章邯内心的防线彻底击垮了,章邯与诸侯联军联络投降,项羽同意,章邯见到项羽痛哭流涕,所说的都是赵高。
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史记项羽本纪》
此时这个内心崩溃的章邯,对项羽说的应该是心里话,相比于项羽麾下强大的楚军,那个在远在咸阳的赵高才是击垮章邯心理防线的最重要因素。
但是,章邯心中的赵高,是司马欣转述而来的赵高,当时的真实情况到底是否如司马欣所描述的那般危急,就只有天知道了。
当然,以赵高的秉性,日后收拾章邯确实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讽刺的是,赵高在几个月之后就被干掉了,秦国的最高统治变成了子婴,章邯心中那份最深刻的恐惧也就不复存在了。
历史没有如果,章邯率20万骊山军投降后,秦帝国翻盘的机会也宣告彻底丧失。
帝国的价码对于司马欣这种在秦帝国统治牢不可破的时候,都想到要释放项梁为自己多头下注的人来说,在秦帝国不行的时候,把它当成筹码卖给诸侯联军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秦帝国是被司马欣一个人卖了,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趋利避害,当初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利用人内心的欲望。
商鞅不用空洞的道德去压制人内心的欲望,而是给他们途径让他们有办法去实现欲望,这才是大秦帝国军队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战无不胜的原因,但是这世上的一切都有因果。
商鞅的聪明之处是把人的欲望和行为具体化了,比如斩杀敌人甲士一名,可以换一级爵位,一级爵位代表着100亩地和一间房子,这种具体化的方式让秦军上阵杀敌的热情更高。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秦帝国整体上属于顺风局,那些承诺的爵位、土地和房子能够兑现,但如果局势逆转,秦帝国遇到逆风局,自然会有人想到既然万物都可以交易,那么卖掉秦帝国,换个王当当,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从这个角度上说,秦帝国因欲望而生,也因欲望而死,这是一个因果轮回,世上的因果很多,一战成名的楚霸王也将迎来自己的因果。
三家分秦章邯投降后,项羽将他封为雍王,但是留在自己军中,却封司马欣为大将军,命令司马欣率领骊山军进攻自己的祖国。
这里再次证明,项羽对司马欣的信任超过章邯。
行军途中,项羽改变了主意,将20万秦军全部杀死,只带着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入秦。
后来重新划分天下时,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瓜分了秦国的祖地关中平原(分别是雍王、塞王和翟王),而原本按照怀王之约应该被封为关中王的刘邦却被赶到了巴蜀,在张良的说情下,汉中也被分给了刘邦。
如果单纯从项羽的角度看,这种安排似乎没有问题,他项羽的根基在楚地,他只能回楚地,既然他自己不能留在关中,那么他就必须削弱关中,将关中一分为三,三秦之地就能相互内耗,这是项羽的想法,看起来没问题,但是与他的其他的一些行动加在一起就是大问题。
项羽杀了20万已经投降的骊山军,这些人原本都是关中子弟,知道真相的秦国人会无比痛恨项羽,项羽离开咸阳前,纵兵大肆劫掠,秦国人对项羽的痛恨更上一层楼。
章邯、司马欣和董翳是项羽封的王,在秦国人眼中,他们是项羽的化身,秦人拥护项羽,也就会拥护以上三人,秦人痛恨项羽,也便会一并痛恨他们。
在项羽的淫威下,秦人只能接受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的统治,但是在内心中,秦人一定是鄙视这三个“带路党”的。
更要命的是,在项羽到来之前,曾经有一个人纪律严明、约法三章,给秦人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的沛公,如今他与秦人一样被项羽”欺负“,被赶到了巴蜀这样的不毛之地。
如果有一天,这个人再次打进关中,并告诉秦人,他要去对付项羽,秦人是会继续支持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这三个项羽立的叛徒,还是会支持在他们心中留有美好印象的刘邦,这一切已经不言自明。
日后的楚汉相争,刘邦的军队几次被项羽打的抬不起头,但是萧何总能从三秦大地上再给刘邦把兵源和物资补上,是什么让萧何能够一次次在秦地招到兵,是秦人对项羽的痛恨,以及对关中再次被项羽占领的恐惧,刘邦的每一次满血复活,都是项羽在为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埋单。
种下了恶之花,它结出的恶之果就必须由自己承担,这一点横扫六国的秦帝国和天下无敌的楚霸王,都不能免俗。
……司马欣最后的结局是刘邦还定三秦时投降刘邦,楚汉相争项羽占上风时又投奔项羽,最后被刘邦所杀,悬挂首级示众,看起来不能赢的刘邦赢了,这种在司马欣看来的小概率事件出现,司马欣的所有算计,也就不好使了。
章邯也未必就是光听信了司马欣的话,让司马欣找赵高时就已经深埋了怀疑的种子